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1)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对于一些滥用权力的人总是深恶痛绝的,前有“我爸是李刚”的嚣张跋扈,后有开大奔进故宫的无知愚昧,这些事一旦被曝光,就会引起群众的口诛笔伐。

然而有这么一件事,却让大家深深动容:徐向前的幼子徐小岩曾经说过,自己在那个年代能上清华这件事,虽然名义上是推荐,其实就是内定的,这是徐向前一生唯一一个利用“特权”达成的目的,导致他晚年仍然无法释怀。

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一位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无能为力。

“布衣元帅”的精神

1901年,徐向前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普通农村里,他本名为“象谦”,接触到革命事业之后才按照谐音给自己改名为“向前”,寓意着他对于革命事业一往无前的决心。

徐向前的家庭背景不算很好,从小是父亲教他念书识字,在私塾仅仅上了5年学之后就因为交不出学费被迫辍学,只能在河北的一家杂货店打零工。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2)

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读书梦,始终坚持着阅读的习惯,一有空闲就终于等到时机到来的时候一把抓住,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批学员,后来更是留校任教,也做过孙中山先生的护卫。

但是在国共合作期间,他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和军阀的腐败,于是转身投入了共产党的怀抱,并且积极鼓动其他学员一起加入共产党,晚年退休后还坚持和黄埔军校同学的联系,希望能够缓和海峡两岸关系。

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关心是印在他骨子里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徐向前的原部下从大别山到北京看望自己的长官,徐向前高兴之余不停地询问大别山的经济状况,得知有户人家7口人只能用6只碗,从此以后取消了生日宴会,还向党中央递交了关于老区建设的意见。

因为徐向前自己是从底层苦出身的,因此对于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生活中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决不允许铺张浪费的情况出现,即使是身为赫赫有名的开国时十大元帅之一,家里的餐桌上也很少出现荤腥,就算是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这种重要场合也没有例外。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3)

对此,徐向前说:“吃得再好不也是一辈子吗?粗茶淡饭我吃习惯了,再说,五谷杂粮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其它物质生活上他也始终保持着勤俭的作风,作为扛得起枪、拿得了针的元帅,他经常自己缝补衣服,亲手织的一件毛背心更是穿了30年。

因此获得了“布衣元帅”的雅称,和在开国大典上穿破了四个洞的毛衣的教员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徐小岩回忆道:“以前父亲的老部下送两箱橘子,他都会不高兴地板起脸来训人,别人以后就再不敢给家里送东西了。”

徐向前这种爱民如子和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年幼的徐小岩得到了完美熏陶。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4)

巾帼英雄的勇敢

徐小岩的母亲黄杰,也是个人如其名的巾帼英雄。1924年,不满15岁的黄杰为了反抗大伯包办的封建婚姻,独自从农村勇敢地出逃,坐船来到了武汉,两年后以中学生的学历考上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批女学生,是小有名气的“军校之鹰”。

和徐向前相遇的时候,黄杰已经是保育院院长了,当时两个人都经历了两段不幸的婚姻,彼此的伴侣都因为革命丧生,因此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两人结婚后,黄杰开始了一边当护士一边照顾家庭的生活,缠绵病榻的徐向前、年幼可怜的徐鲁溪,都被黄杰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对徐鲁溪视如己出,就算以后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没有因此怠慢徐鲁溪。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5)

1946年11月,前方战事吃紧,在后方养病的徐向前再也按捺不住,向当时还有三个月到预产期的黄杰说:“我应该去前线!”黄杰十分理解徐向前,也十分支持他,夫妻俩开始了并肩作战。

1947年2月,徐小岩在山西长治呱呱坠地,而他出生的环境却十分恶劣,最惊险的一次,敌人的炸弹已经震碎了窗户玻璃,再有几十米黄杰就一尸两命了!建国后,黄杰则在纺织部工作。

尽管官衔最高,但是平易近人,身为老革命却能放低身段,在干部评选的时候坚决把自己的职称压低了一级,获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爱戴。可以说,黄杰的豁达乐观、坚毅顽强和谦和待人完美地遗传给了徐小岩,让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一颗向上的心。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6)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父亲是开国元帅,母亲也是一位资深的革命人士,按理说这个家庭的孩子很有横着走路的资本,然而徐向前和黄杰却从来没有利用职权为子女谋过私利。

徐向前自小教育四个孩子“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他不求子女能够有多大贡献,只希望子女能够清白做人,永远求新上进。

他的四个子女在这种言传身教之下受益匪浅,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成就:大女儿徐松枝曾经担任解放军某医院的医生,一生奋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二女儿徐鲁溪是一位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家,后来更是考入了中国科学院,成为我国第一代硕士。

曾经担任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后来离开体系内,自己创办了北京佳威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并且出任董事长。当时还有个趣事,徐鲁溪单位重新分配住房的时候,她从原来八平方米的房子搬到了大房子里,却引来了父亲的好一顿盘问。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7)

徐向前生怕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让女儿受到优待,后来了解到一切都是按照正常手续,没有特殊化才彻底放心下来。徐家最小的女儿徐小涛继承了大姐的衣钵,也在解放军304医院任职过,主管小儿科和实验室。

当年所有学生都有插队下乡的任务,作为最小的孩子,再加上身子骨弱,只要徐向前向有关部门递句话,完全可以让小女儿免去插队之苦,但是他还是认为“孩子的路要靠自己去走”,甚至在徐小涛去美国进修期间也是靠着自己打工赚生活费的,难怪徐小涛自嘲是“草根阶层”。

而徐小岩作为家里唯一一个男孩,自然是被寄予厚望,从小被徐向前特别严格要求,但是对于这种“特殊对待”,徐小岩觉得十分感激,他说:“我从父亲身上承继了淳朴善良的品德,好学不倦的生活态度,以及严谨的军人作风。父亲的言谈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一生。”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8)

徐小岩不愧是将门虎子,于1995年获得中将军衔,先后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加拿大新斯克舍技术大学进行学习,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参与制作了中国第一代汉字计算机。

而在政途上,徐小岩先后担任了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可以说是十分居功至伟了,真正走出了自己的路,没有一丝是依靠父亲的荫蔽。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9)

平凡的家庭

徐小岩是徐向前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唯一一个儿子,而且当年徐向前已经46岁,从不惑之年迈向了知天命,徐小岩的到来让他欣喜若狂,他甚至怜惜地含住徐小岩的脚丫子,可见他对于儿子的疼爱。

但是同时他也清楚,自己必须让儿子独立行走,这种严格恰恰是出自于深切的爱子之情。除了功课上的高要求之外,家庭生活中的徐向前也很严格,当时徐小岩在八一小学读书,同学都是干部子弟,经常互相攀比谁的家长官最大,还常常因此引发争执。

而每当问到徐小岩的时候,他却显得十分困惑,因为家里从来不会提起父亲的官职,只知道别人都叫父亲“首长”,但是首长是多大的官?

年幼的徐小岩不清楚,毕竟在徐家,如果谁对着工作人员喊老刘或者郭秘书这种称呼,可是要被批评的,因为徐向前认为这样不尊重人,这是最原则的错误。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10)

还有一件事也是徐小岩小学时期的烦心事,就是每周一次的上下学问题。当时虽然徐向前已经有了自己名下的配车,但是他严令禁止这台车用在公务之外的地方,所以徐小岩每次只能拿着两毛五分钱倒两班公交车回家,多一分钱都是不可能的。

可是小孩子馋啊,看着别的孩子吃着炸灌肠、小年糕,徐小岩终于忍不住挪用了车费,一饱口腹之欲。

那天他花了一个小时走回家,徐向前一直在院子里等着,得知徐小岩晚回家是因为把车票花在了零食上,徐向前没有说什么,但是第二天给徐小岩的零花钱还是两毛五分钱,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到底是吃零食还是坐公车。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11)

徐向前的工资不是不能让徐小岩坐着公车吃零食,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艰苦朴素,绝对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除此之外,徐向前也有普通父亲的温情一面,他继续发挥“布衣元帅”的手艺,为孩子们补衣服、钉扣子,也会为生病的孩子洗手作羹汤……在这个平凡的家庭他还担任了启蒙老师的作用,徐小岩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启蒙都来自于父亲买的科普类小书。

在时代洪流中

1966年,徐小岩从北京四中毕业,正好遇到那特殊时期,全国的教育事业停摆。本来徐小岩完全可以考上清华的,却不得不去参军。21岁的徐小岩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去当时条件最艰难的海军当兵,被派到山东半岛驻守。

在部队里,他也不宣扬自己的身份,而是在最脏最累的岗位挥洒汗水,和农工子弟别无二般,和部队的兄弟们打成一片。

在山东一待就是三年,徐小岩没有得到回家的机会,有时候部队里的同学为了骗取回家的机会,会让家里发“父病重”或者“母病重”的电报,但是徐小岩知道,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家里的,父母再想自己也不会做出超过底线的事情。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12)

推荐还是内定?

一晃四年过去了,一位海军首长到徐向前元帅府上进行探望,询问徐小岩未来的发展方向。徐向前沉思良久,最后仿佛下定决心般说:“小岩已经学到高三了,希望他能继续回到学校上学。”

就这样,25岁的徐小岩作为第二批工农兵学员,被海军推荐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得知这个消息后,徐小岩坦言道:“说是推荐,其实就是内定,不可能有那么巧的事情。”

而这就是徐向前一生唯一一次利用权力办的私事,让儿子能够再次回到课堂进行学习,是他当时最大的期望。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孩子的将来他不得不打破自己的原则,为孩子破例,这一次例外让他抱憾终身,晚年也不能释怀。

徐向前解放山西太原的连续剧(每周一次放学回家)(13)

而徐小岩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里,当时计算机专业对于国内来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连专门的研究人员也很少见到。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徐小岩在毕业后作为交流生前往加拿大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且成功获得了计算机硕士学位。

回国之后他就在二炮的一个研究所工作,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专业著作都是外文的,译本不多而且不精确,徐小岩就自己找了许多相关的外文书籍,进行查阅翻译,终于和同事一起成功在最早的音哦按系统里加入汉字的选项,研发出第一代军用汉显计算机。

如今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也是高科技战争时代,国防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虽然徐小岩没有像父亲徐向前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是他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建设信息化部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保疆卫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