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眼中的诸葛亮(从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风)(1)

《三国演义》英雄遍野,人物众多,抛开谋士不说,关羽走麦城前武将出场给人感觉是英雄对决,铁血杀伐,其后却像菜鸡互啄,你进我退,前期遇见五虎将就被打跑的张郃后来都成了连诸葛亮都忌惮不已的无敌大将,二流武将丁奉熬成了东吴的股肱之臣,屡立大功,司马懿送走了曹操,又送走了曹操儿子曹丕和孙子曹睿,终于从狼顾变成了鹰扬,看来熬过时间才是真正的赢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所有的英雄都可以成为笑谈,只有一个人不能,那就是最代入人感情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薨年五十四岁,比张飞死时还要年轻!

炎炎夏日,读到秋风五丈原一节,“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顿时暑意尽失,好像秋天真的来到身边,铁血三国,写景不多,诸葛亮出山前隆中的山野大雪和五丈原的塞上秋风最令人意犹未尽!老罗为塑造诸葛亮倾注了最多心血,下面来谈谈我心中的诸葛武侯。

不同人眼中的诸葛亮(从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风)(2)

诸葛亮出场自带霸气BGM,有刘关张三位大佬和飘逸洒脱的颍川四名士在两旁热烈鼓掌,一篇《隆中对》酣畅淋漓,基本是带着上帝视角安排了三国格局,如不是蜀汉集团一二号人物感情用事,一意孤行,不按套路出牌,以致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汉柞复兴好像不是梦!

从隆中对到白帝托孤,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完成了从客居新野到继承汉统,然这一时期的诸葛亮难称光彩夺目,还只是刘备倚重的一个谋士,新野,博望坡两把大火,再怎么看都是两场无关紧要的战斗,掩盖不了刘皇叔仓皇出逃的狼狈,倒是刘备刚能在江夏喘口气,诸葛亮立即提出生死关头的对策,联孙抗曹,浑水摸鱼,为赤壁之战开了个好头,随后亲自到东吴游说,舌战群儒,风头乍现。赤壁大战是奠定三国局势的大战役,虽然老罗一再想展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但怎样写都遮挡不住周瑜在赤壁的光芒,周瑜稳坐中军大帐,率江东群英运筹帷幄,操控一切之时,诸葛亮好像个局外人,独居于江边小船,只是能识破周瑜的各个计谋,但他们是同一阵营,有什么意义呢?要说强于周瑜的地方,就是精通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提前三天断定江面起雾,来场草船借箭,当然东吴不差这点箭,当周瑜万事俱备之时,提前二十一天预测东南风起,一锤定音!后人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赞颂孔明,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贬损周瑜,只当做小说中的笑谈吧。

不同人眼中的诸葛亮(从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风)(3)

后来刘备取荆州则是参与赤壁之战的果实,实现了战略家诸葛亮的意图,顺理成章的事,具体操作人员是枭雄刘备的爪牙关羽张飞赵云,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在荆州期间又得到了和诸葛亮齐名的庞统,下步取西川的操作上庞统出谋划策,张飞具体落实,庞统的谋略堪称狠辣,可惜命薄,这时诸葛亮的能力还不足以制约关羽,阻止刘备,刘备走上巅峰的宕渠之战,汉中之战,诸葛亮参与感不强,还是五虎将的天下,直到白帝城托孤,刘备临终一席话: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使诸葛亮真正作为蜀汉的代表走到了舞台中央,迎来了千古一相的高光时刻!

刘备与诸葛亮相互成就,刘备临死的勉励与信任也成了诸葛亮最后努力的方向,好在刘禅虽然孱弱,却始终视诸葛亮为相父,丞相干啥自有他的道理,皇帝乐得清闲,不管国事,给了诸葛亮充分的舞台空间,诸葛亮的长处在战略谋划,在治国理政,相比魏吴的朝政混乱,争权夺利,蜀汉一片平静。

此时荆州已失,国力大损,想以一州之地抗衡中原,匡扶汉室,该如何做?不计前嫌,结好东吴;攻心为上,平定南方,诸葛亮走出的是两步高棋,不愧为战略大师,但六出祁山,稳扎稳打,却真的不自量力,或如司马懿所说,自持才智,逆天而行。

至于六出祁山的结果,劳民伤财,徒劳无功,老罗一次次把责任推向别人,纸上谈兵的马谡,听信谗言的刘禅,突降大雨的天气,甚至独自支撑的劳累。说实话,我看书虽知道结果,还是一次次替丞相遗憾,希望他算无遗策,心想事成,拿下长安,但现实是,丞相确实缺少奇谋,总想稳扎稳打,依法进兵,第一次出岐山是最好的机会,士气旺盛,一鼓作气,为何直接拒绝猛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袭?最坏结果不就是损失五千兵士,顺利的话却可以一战取潼关以西,后来司马懿也评价子午谷奇袭是妙招,更不用说派马谡守最要害之街亭,为何不是赵云魏延马岱关兴等名将?

不同人眼中的诸葛亮(从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风)(4)

二出岐山时,蜀汉精锐尽出,丞相亲自指挥十万人马攻不下魏国杂牌将军郝邵领三千人拒守的小城陈仓,这就是蜀汉伐魏的转折点,从此再无胜算,只能靠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装点一下门面,一切尽落入司马懿掌握之中,只至星落秋风五丈原!

六出祁山也是《三国演义》最让人揪心的章节,我心随丞相一起进兵,一起忧虑,一起遗憾,虽每次都达不到目的,我不埋怨丞相带兵能力,根本原因还是蜀汉地小人少,国力窘迫,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不出祁山,倒要天天等着魏国把战火烧到蜀境,防守岂不同样耗费国力和兵力?

诸葛亮已经是最好的丞相,治国有方,平戎有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产只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聪明与智慧的化身,勤奋与敬业的楷模,羽扇纶巾,流芳千古,为后世为官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