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猫抓之后发狂犬病死亡,是一大悲剧酿成悲剧的原因,有防治知识的不足,有麻痹大意的侥幸思想,有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喂的狗就是健康的,不按期进行防疫,有喂养时不加自我保护,出现意外暴露情况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采取紧急预防措施,不一而足今天讲一个预防狂犬病的故事,以飨读者,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狂犬病救命知识你不得不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狂犬病救命知识你不得不知(见闻故事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救命知识你不得不知

狗咬猫抓之后发狂犬病死亡,是一大悲剧。酿成悲剧的原因,有防治知识的不足,有麻痹大意的侥幸思想,有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喂的狗就是健康的,不按期进行防疫,有喂养时不加自我保护,出现意外暴露情况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采取紧急预防措施,不一而足。今天讲一个预防狂犬病的故事,以飨读者。

早上八点半,县人民医院外科二病区,123病房里1134病床上躺着一个全身多处被狗咬伤的女病人,伤口全部暴露在外,没有贴纱布等敷料,病人睡久了翻一个身,就会痛得呻吟甚至大叫,偶尔还会抱怨家人和医务人员对她不好,很难伺候。

“1134床的情况怎么样?”刘晓主任问道。

“情况良好,正在规范地进行康复治疗。”主治医生白林回答。

“管床医生,请你讲一下这个病人是怎样处置的。”刘晓主任问道。

“该病人叫邓兰,于2021年3月9日在家乡赶集时,被一条流浪狗咬住小腿不放,在旁边人的帮助下,打击流浪狗,放开小腿后,又咬住其他部位不放,结果导致多出被咬伤,而且比较严重。好在该病人送医及时,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伤口处置,并及时送来我们医院进行治疗,入院后,我们再给予清创消毒,注射抗毒血清,同时注射狂犬疫苗,积极治疗预防其他细菌感染等综合措施。”

“病人的伤口为什么要暴露而不包扎?”刘晓主任插言问道。

“暴露伤口的目的有二,一是利于消毒,因为犬咬伤患者的伤口除了规范的清创缝合程序进行处理外,还要每一小时用消毒剂消毒一次;二是暴露创口不利于病毒繁殖。”管床医生回答。

“回答正确。我看了你的治疗方案,程序符合标准程序,就按照既定的治疗方案继续进行治疗。”刘晓主任说道。

“1135床的情况怎么样?”刘晓主任继续问道。

“1135床患者叫李秋,于2021年3月9日赶集时,被咬伤邓兰的那一条流浪狗咬伤右小腿,同样是别人的帮助下脱离流浪狗的。被咬伤后,李秋是送到私立医院进行处理的,私立医院仅仅做了简单的清创处理就送来我们医院了,途中未进行每一小时消毒一次的处理。从私立医院到我们医院,需要两个半小时,这两个半小时内,未对创口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入我院后,我们进行了规范的操作进行了创口的清创、消毒处理,并给予抗毒血清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一系列的处置,目前情况稳定,良好。”

“很好,按照你的治疗方案继续进行治疗了。随时关注病人的情况。”刘晓主任说道。我们去下一间病房。

“1136床情况怎样?”刘晓主任问道。

“目前情况良好。需要继续观察。”主治医生白林回答。

“管床医生,请你讲述该病人的情况?”刘晓主任说道。

“1136床患者叫黄梅,于2021年3月9日赶集时被流浪狗咬伤左前臂,伤口小,咬伤程度轻,当时送往私立医院进行处置,具体情况不详,跟李秋是同一个医生处置,一路未进行每隔一小时消毒一次的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入我院后,我们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创、消毒、注射抗毒血清、注射狂犬疫苗等综合治疗措施,目前情况稳定。”

“好,继续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刘晓主任说道。“我们去下一间病房。”

一周后,黄梅、李秋先后出院。半个月后,邓兰出院。

4月12日,疾控中心反馈信息到县人民医院外科,李秋、黄梅于4月11日狂犬病发作先后死亡。另外有一个死者的名字叫卢山,死因同为狂犬病发作死亡。引起了刘晓主任的注意,遂打电话到疾控中心,询问卢山的死亡经过。疾控中心回答说:卢山是一个月前被自家喂的小狗咬伤手指,未进行创口清洗和消毒,也未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注射狂犬疫苗。所以发病身亡。

刘晓主任赶紧向院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在全院召开了紧急专题视频会议:

刘晓主任主讲,先介绍了李秋、黄梅的处置过程,然后再介绍了卢山的情况,最后总结了经验教训。半小时内就结束了视频会议。

刘晓主任总结说:卢山之死,死于无知和自以为是的侥幸心理;李秋黄梅的死,死于处理过程中简单粗暴,并且在最初几小时内没有做到多频次消毒,致使病毒进入体内过多,导致注射的抗毒血清不能彻底中和掉,而导致发病。一旦发病就无法救治,只有死路一条。

狗也好,猫也好,都要注意自我防护,一旦被咬伤抓伤就要及时进行规范的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注射狂犬疫苗,并且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才是正确的处理之道。如果是我个人来说,由于见了几个狂犬病发作死亡病例的惨状,从而主张最好不要养狗养猫这些动物,要养这些东西,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及应急处理措施,否则,真的太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