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方建国“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我第一次听到是在1964年看电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从第一场《黑夜难明》的乌云密布,受欺压的工农大众在黑夜里呻吟的压抑中,进入第二场《星火燎原》,画面一转,“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工农群众举起刀枪,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在欢快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歌声中载歌载舞,迎接胜利的曙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郭兰英唱八月桂花遍地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郭兰英唱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

郭兰英唱八月桂花遍地开

●讲述:方建国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我第一次听到是在1964年看电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从第一场《黑夜难明》的乌云密布,受欺压的工农大众在黑夜里呻吟的压抑中,进入第二场《星火燎原》,画面一转,“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工农群众举起刀枪,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在欢快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歌声中载歌载舞,迎接胜利的曙光。

其实,这首经典红歌,诞生地是安徽金寨。1929年农历八月,金寨西部地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人民欢欣鼓舞,张灯结彩。中共党员、佛堂坳小学校长罗银青根据当地民歌“八段锦”曲调,填写《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词,交红军32师政委李梯云审阅,定稿后在金寨第一区苏维埃成立大会演出,迅速传遍鄂豫皖苏区。之后,原在鄂豫皖苏区工作的金寨红军32师副师长漆德玮等一批同志,调到中央苏区工作,他们带来的这首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民歌,也很快在中央根据地流传开来。1959年音乐家李焕之将这首民歌改编成合唱曲,1964年搬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二场《星火燎原》中,以女声合唱的方式震撼呈现,从此响遍神州大地。

我的同学皮国光就是金寨人。1960年我从福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三明任教员,皮国光回安徽合肥工作。60年没有联系了,能不能通过金寨红色旅游中心找到他?我想应该有可能。皮国光的亲叔叔皮定均将军,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金寨红色旅游培训中心负责人叶丙勇先生写信,请他帮忙。叶丙勇是个热心人,收信当天就给我打来电话:“没问题,我通过微信朋友圈找人,应该很快就有消息。”果然,3天后,8月18日,有个合肥市的电话打来,说:“我是皮国光的儿子皮卫东。”我连忙问:“你爸还好吗?”皮卫东说:“我爸爸2003年去世了,母亲也走了。”一时间,我悲从心头起,好不容易联系上了,老同学却已作古,只有往事仍历历在目。

皮国光的父亲也是老红军,在长征中牺牲,皮国光在叔叔皮定均家生活。皮国光比我大几岁,兄长般呵护我、帮助我。最难忘的是,1960年8月25日晚上8时,我在福州火车站候车,即将西行三明。皮国光骑一辆自行车赶来送行。我们有很多话,却不知怎么说,直到检票上车,他握着我的手说:“三明是福建省重工业基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建国,好好工作,干出成绩!”这句话我记住一辈子。他又说:“我要回到安徽工作了,我们以后再联系。”从此一别,天南地北各一方。我不懂他在安徽何处,他也不知我在三明具体地址,再没有联系上,令我遗憾终身!

与皮卫东联系上不久,我收到他寄来的《皮定均一生》(上下册)两本书。这本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编辑、皮将军大儿子皮效农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巨著,记录了皮定均平生事迹。书中有皮定均亲自写的《中岳狂飙》《铁流千里》,有战友叶飞、王直写的回忆录,有军旅作家写的皮将军戎马生涯风采。中秋节前夕,皮卫东又寄来安徽特产怀远石榴,说安徽人过中秋都要吃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天长地久。怀远石榴个大,子多,特别甜。

《八月桂花遍地开》穿透历史时空,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成全了我和皮卫东忘年交的一段佳话。

来源: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