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开始,人们逐步习惯了移动支付,二维码不仅是支付手段,也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现在,不论支付宝还是微信,或者是大小商家,都觉得刷脸支付可能是下一个“入口”。

对于商家而言,刷脸支付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 它还是一个可以获取很多利益的渠道,也是一个大大节约成本的方式。一台刷脸机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3个收银员,同时假如10个消费者同时结账,传统模式需要用时56秒,而刷脸只需10秒。

效率提高的同时商家的经营成本由此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刷脸设备对商家来说就是一个引流入口,不同于刷卡与二维码支付商家并不可能判断消费者是否为用户本人,刷脸支付具有唯一性,从而有利于商家准确判断与掌握消费实体,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并制定出精准的营销策略,进而提高用户的黏性。

刷脸支付前景(刷脸支付刷脸致富)(1)

刷脸支付与安全


当然在支付体验的方面上,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支付体验,使用无感刷脸支付,对消费者来说应当是一次力度不小的支付体验升级。除了消费过程中不需要携带现金、银行卡外,用户也可以摆脱对手机介质的依赖。

因此,综合来说刷脸支付是一次完全脱离实物承载介质的支付变革;另外,在手机忘带或丢失、手机无电或者断网、手提大包沉重行李物品等诸多特殊场景下,消费者通过刷脸依然能完成交易,而且刷脸支付还能缩短消费者的结算等候以及支付时间,消费便捷体验度大大提升;不仅如此,刷脸支付还能为特殊人群如老人、聋哑盲人等提供最直接的便利。

但是,公众在收获着消费便捷快感的同时,更多地则对刷脸支付的安全性与风险性提出了质疑。与指纹、虹膜等相比,人脸具有弱隐私性的生物特征,而且正是由于手机这一介质的缺失,人脸信息的“克隆”与利用也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应地,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的风险也就更高。


刷脸支付前景(刷脸支付刷脸致富)(2)

刷脸支付的技术


应当说公众对于刷脸支付的风险担忧不无道理,但令人欣喜地是,正如支付工具的迭代总是高出人们的预估一样,技术的进化对于风险的隔离与屏蔽能量同样超过了民众的想象。

在人脸特征采集方面,目前不仅需要100%的获得用户授权,而且人脸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还分散存储,且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即便是前端机器获取的人脸信息也都不会长期保留,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目前的刷脸支付均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这种技术具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功能——活体检测,即系统摄像头在识别人脸是否为本人的同时,还能检验是否有人利用照片等手段冒充用户,由此封闭了假体攻击的空间。

其实关于刷脸支付这个行业,我听到的最直接但可能也最切实的观点是:支付作为一种介质,便利性提升是必然的进化,但与其说某种支付方式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如说大家都希望将关于未来的确定答案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谁都输不起。


刷脸支付前景(刷脸支付刷脸致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