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轮台陆游(来孙却见九州同)(1)

陆游的这首《示儿》可以算是耳熟能详了,历代文人凡读过此诗,无不感动。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我知道死去之后,世间的事情与我无关,但是我痛心在生前没有见到国家统一。等到大军收复中原失地的时候,你们在家祭的时候别忘了告诉我。

这是陆游去世前留下的诗,算是这位著名的爱国诗人的“遗嘱”。这首诗传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家祭无忘告乃翁”更是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

陆游出生于公元1125年11月13日。

这一年,金对宋全面开战。当时,在位的是宋徽宗。

情性暴躁的宋哲宗在1100年2月驾崩后,太后扶持宋神宗的第11个儿子当了皇帝,就是后来的宋徽宗。当时宰相章惇等人虽然反对,认为“端王(指徽宗)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是当时并没有更适合的人选,再加上徽宗本人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出格行为,最后种种势力妥协后,徽宗得以继位。

宋徽宗在位共计25年。他不是从开始就抱定要做享乐皇帝的,而是要进行一场严厉的改革。

在任何一个时代,改革都是件比较困难及痛苦的事情。太有前瞻性的政策在执行的时候,并不容易被基层理解。尤其是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已经得到利益的群体,又会被中高层部分具有话语权的集团抵制。

但是,宋徽宗在位期间改革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倒不是因为执行难度及利益问题......因为他从开始就用错了人。

宋徽宗重用了蔡京、童贯等人。

尽管在评价政治人物不能简单用好与坏来定义,但是这两位真算不上什么“好”。北宋歌谣唱道"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也道出了民众的心声。

蔡京声称自己是王安石的继承者,实际上他是颗“墙头草”,王安石变法时候他支持,司马光(就是砸缸这位)推翻新政的时候他也支持......

但是,蔡京的书法是真的非常好,而宋徽宗也是个书画大家,两个人在艺术方面倒确实“知音”。

人都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会因为某种“质”来连接,而达成连接后,又会转移扩大好感。于是,在徽宗的认知里,他觉得蔡京或许存在私利,但是对他是忠心且积极支持他的政策。

如此一来,在徽宗信任的目光下,蔡京参与并起草了一份诏书。这份诏书把对变法的反对者都贬称其“奸党”,并且把他们排挤出政治中心,这导致了数以百计的官员被流放及贬谪。

官场如此动荡,势必造成官员人心慌动。且一些有能力的官员被排挤,这更导致了在交接中,原本执行中的政策进程变得混乱。

本质来说,这样的举动削弱了北宋的政治力量,这也为后来外交政策失误亡国埋下了伏笔。

戍轮台陆游(来孙却见九州同)(2)

宋徽宗试图用激进的外交政策来实现他的雄心,他认为自己有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

公元1117年至1123年间,宋金多次会谈,准备结成反辽同盟。

当时大臣中对此并不是完全支持,比如宰相王珪之婿郑居中,他认为自澶渊之盟以来“至今几二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虽汉唐和戎,未有我宋之策也”。

这样的观点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并不能被当时野心勃勃的徽宗所采纳。

1122年,金军独自打击辽军,控制了华北。

如此危机关头,徽宗依然没有意识到凶险,且朝内大臣要么也意识不到,要么劝了没用。而朝外处江湖之远的那帮政治骨干,又不在其位,谋不了什么事情。

1123年,宋、金两国正式结盟。宋承诺每年给金国绢30万匹,银20万两,外加100万贯钱。这笔钱对金的战时经济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宋来说,却是麻烦的开始。

1125年,金对宋全面开战。金军兵分两路进今天山西和河北境内,直逼京城与太原。

宋朝上下没有任何防备,军事上一路溃败,政治上再次开始了换血自救。

1126年1月18日,徽宗宣布退位,钦宗登基。这一年罢免了造成灾难性局面的官员和宦官,其中就有蔡京、童贯等人,也就是被认为应为徽宗统治时期王朝崩溃负责的“六贼”皆伏法。

即使如此,北宋的灭亡命运并没有改变。

开封陷落,帝国垮台。

1127年5月13日,包括两位皇帝在内的一万五千多人被押送前往金人的东北本土。

几次辗转,1130年宋廷在绍兴安顿下来,并且开始重建杭州。1138年,重建一新的杭州成为了南宋的都城。

陆游出生在这样一个时局、政局皆动荡的年代,抗金是那个时代主战的旋律,也是有志文人的目标。

陆游在诗歌中“王师北定中原”需要面对的敌人是指“金”,他生平的心愿就是收复这些被金占领的国土。

可惜,南宋并没有能力收复故土,恢复昔年的荣光。

带着无法亲眼得见收复故土的遗憾,公元1210年,写完《示儿》的诗人陆游离开了这个世界。

诗人是有理想的,他死时的唯一理想就是指望有一天国家能统一,中原能恢复。他盼望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希望到了那一天,儿孙们在祭奠他时献上捷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戍轮台陆游(来孙却见九州同)(3)

后来呢?

后来,金真的被灭了。

陆游去世后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234年2月9日,金哀宗自杀,标志着金朝的灭亡。

金哀宗自杀前也曾逃到蔡州,向南宋求救。南宋当然没有去救金,而是与蒙古合作共同对金作战。

这一年,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沦陷多年的国土终于回到了宋朝的手中。

于是,南宋另外一位诗人刘克庄写道:“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首诗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陆游生前没有看到金的覆灭,临终都是郁结难解痛缠心肺的。他想象中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

刘克农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兴奋的。

陆游的儿孙们也等到了这一天,可以在“家祭告乃翁”。

然而,“王师入洛阳”是真的喜事吗?

此时的南宋相比陆游在世时更加危机四伏——没有了金,蒙古军队挥舞马鞭指向了南宋。

蒙古灭金后,依然继续挺进。1241年,窝阔台的去世令蒙古内部产生分歧,导致对外的军事行动停滞,直到1251年,才又开始重新备战。

1254年,忽必烈已经开始攻打南宋了,几年的战争下来,蒙古军渡过了长江。不过在1259年,时任蒙古大汗的蒙哥因伤去世,这导致汗位争取再次使对外军事暂缓。

1260年,忽必烈成为了蒙古大汗,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征服南宋。

只不过,他的骑兵还不习惯长江以南的战场——那边有宽大的河湖、泥泞的稻田、潮湿淡热的气候。而且,远距离作战对于运输后勤保障要求比较高,显然当时蒙古军团并不能做好这一点。

与蒙古的积极备战不同,南宋在蒙古已经的马鞭已经指向自己的时候,还没有意识问题的严重性。

在宋的历史上,对待蛮夷是通过外交手段。

简单来说,就是以金钱换时间,等待其他强大的外族军事力量击败原先的入侵者。

然而,蒙古显然不是像原来的入侵者那样抢掠可以满足的。

这一次,征服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南宋朝臣并没有察觉到蒙古的真实意图,也没有真的思考解决之道。

戍轮台陆游(来孙却见九州同)(4)

再后来?

大家也都知道的结局,公元1276年,也就是陆游去世后六十六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

1279年3月19日,蒙古舰队在海战中击败了宋军的残余部队,不可计数的宋朝军民和他们的小皇帝一起,在这次战役中或失踪或死亡。

对于那些忠于宋朝的臣民来说,他们遵循新儒学的理念,选择了殉国而不是投降;对他们的眷属来说,他们以自尽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其中,就有陆游的孙子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陆传义在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坚持不降,投海自尽。

看到南宋灭亡的诗人林景熙怀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作诗一首: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首诗的作者林景熙也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学生时代读陆游《示儿》诗,总被陆游伟大的爱国情怀所感动。等到成年后读林景熙的这首诗,不禁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林景熙与陆游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曾做过官,也都对当时朝廷政治腐败、权奸当道、国力衰竭、世事日非的局面感到失望。他们也都曾有一番建功立业的雄心,但是最后弃官归乡。

可以说,林景熙是懂陆游的。

陆游一生没见到的“九州同”,终于在蒙古的铁骑下“统一”了。这样的残酷“统一”,终究不是陆游念念不忘的宋室的“统一”。子孙们在家祭之时又怎么可以告诉九泉之下的“乃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