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范冰冰“阴阳合同偷税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阴阳合同”行为引起税务部门、司法机关及相关监管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值得每一个试图签订这类合同的人或企业等商事主体熟知其中的问题和风险。

什么是“阴阳合同”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合同或口头协议。

“阴阳合同”是一种见不得阳光的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预示着很大的风险。

签订“阴阳合同”的目的

实践中,签订这类合同大多是以逃避国家税收为目的。

此外,在建筑工程领域,主要是未经过合法的招投标程序且该合同未在建设工程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变更登记,以规避政府管理为目的。在二手房交易中,“阴合同”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而“阳合同”则根据使用需要有所不同,一种是虚高的房价合同交给银行,以申请更多按揭贷款。

“阴阳合同”的法律责任

1、“阴阳合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实践中,以“避税”为目的“阴阳合同”中,如果买卖双方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税收管理规定,有关部门查实后,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

2、“阴阳合同”中介的法律责任。多见于房屋买卖中介行为中,只要有证据证明中介参与了“阴阳合同”,就会有责任问题,证据主要指中介在过户价格确认书或补充协议上签字或盖章,或者同时在预约和现售上盖章但两份合同差价悬殊。但是,即便有证据证明中介参与“阴阳合同”,但现有民事、刑事法律对于中介这一行为并无明确规定,仅有行业规范和行政性处罚规范,故法院一般不会直接判决中介因协助避税而承担责任,最多是依职权建议有关机关追缴税款和进行行政处罚。因此,“阴阳合同”中介法律责任的追究,主要在于行政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对此类中介行为的严格监管。

阴阳合同的法律依据(一文读懂阴阳合同)(1)

律师提醒

“阴阳合同”不仅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国家有效监管被规避,而且动摇社会对诚信经营和履约的信心,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轻则受罚,重则犯罪,即便也可能有一部分人侥幸蒙混过关,但由于这类合同大多都存在约定不明甚至只是口头约定的情况、依法需要登记未经登记等,履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矛盾和纠纷,导致合同目的不能顺利达成,白白耗费合同双方当事人大量精力,得不偿失。

因此,律师建议,对签订任何“阴阳合同”都要慎之又慎,尽可能让每一份合同都见得了阳光,才是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明智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