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大约在乾隆年后,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即开始流传于民间,而当时的大才子袁枚更是在其所著《随园诗话》中直截了当地表示:

“(《红楼梦》)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当然,也有人说,大观园的雏形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所在的江宁织造府署西花园,更有人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不在南京而在京城,并极可能是恭王府花园。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在哪,这一问题对于红学研究及历史考证无疑都需要严肃对待并严加考量的。那么,以上这些说法哪个更具有说服力呢?

北京的大观园是真的吗(大观园究竟在南京还是在北京)(1)

从历史脉络上看,曹雪芹先祖从曹玺开始即任职江宁并由此建府筑园。曹玺之后,江宁织造一职又传于曹寅,时间长达六十余年。

康熙五十一年(1912年)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及过继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仍居住于此。

雍正五年(1727年),曹頫被革职抄家,改由隋赫德接任江宁织造,曹家的家产被赏给新织造隋赫德,曹园也就此成了隋园。

据载,曹家花园位于当时南京城西北门桥外二里的小仓山(又称五台山)北麓。但隋赫德任职不久也被去职,隋园由此荒废。

乾隆十三年(1748年),江南才子袁枚以300两银子的代价买下此园并加以改造,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随园”。

从这一历史变迁看,袁枚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随园,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他买下的这个随园,之前确实是曹家花园!

作为辅证,曹雪芹的友人明义,也是最早看到《红楼梦》的数人之一,他也曾在《和随园自寿诗十首》中明确指出:“随园旧址即红楼,粉腻脂香梦未休。”

诗下更有自注云:“新出《红楼梦》一书,或指随园故址。”

北京的大观园是真的吗(大观园究竟在南京还是在北京)(2)

雍正六年(1728)夏,曹雪芹随全家老少回到京城崇文门外曹家旧宅时,大约刚满18岁。因此,曹雪芹既对当年的曹家花园应有所印象。

只不过,袁枚的随园已经大加改造,其与曹家花园势必有较大差别,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或有曹家花园或随园的影子,但也未必完全照搬。

毕竟,《红楼梦》里或者说文学上的大观园毕竟只是想象,不能与现实中的曹家花园或随园相提并论。

正因为如此,红学家周汝昌曾提出不同看法,即大观园未必在南京,其原型很可能是果亲王允礼的承泽园,其理由是:小说中描绘的园林格局建构与承泽园最为接近。

当然,曹雪芹成年后主要生活在京城,创作《红楼梦》时也主要在京城,其小说也确实看不出有南京的影子。从这个就角度上说,周汝昌的说法不无道理。

但有一点,曹雪芹是否有机会接触果亲王允礼并熟悉承泽园呢?这个目前却没有实质性证据。由此,也有人说,大观园未必是果亲王承泽园而是恭王府。

北京的大观园是真的吗(大观园究竟在南京还是在北京)(3)

众所周知,恭王府原是权贵和珅的豪宅,其被抄家后,乾隆第十七子永璘得到这处宅子,晚清时又成了恭亲王奕䜣的王府。

说恭王府花园可能是大观园的原型的主要依据是,和珅造花园时曾派人到随园画图仿作,袁枚在《八十自寿》中即提及:

“甲辰春,和致斋(珅)相公遣人来画随园图”。(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当然,袁枚的说法似乎只是孤证,毕竟江南园林大多相似,即使和珅派人前往南方画图,也未必只画随园,也可能参考了其他园林。

更重要的是,如果和珅花园是大观园,那曹雪芹的创作时间和建园时间上似乎过于紧凑甚至有所冲突了。

最后,以笔者之见,《红楼梦》毕竟是文学,曹雪芹等人的经历纯属历史,以此而论,《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或许在现实中存在,或者只是在现实中的艺术加工。

从这个意义上说,曹雪芹或许见过很多园子,包括曹家花园、袁枚的随园、京城的承泽园、和珅花园乃至其他未被人提及的花园,这些都有可能包含有“大观园”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