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玩手机,我却用手机学书画知识,每天7分钟,碎片时间自我充电!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

《臧怀恪碑》

颜书的特点和临习

——欧阳恒忠

一、为什么学楷书要先学唐人

唐朝是楷书(又称真书)的成熟时期。唐代的书法成就,也和诗一样,异常光辉夺目。大书法家之多,影响之深远,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后人学楷书,多主张从唐入手,是因为楷书萌芽于汉魏,植根乎两晋,缤纷于六朝,而结实于李唐。唐以后的千多年中,楷书的用笔结体,不仅很少超出唐人的范围,而且,唐以后有成就的书家,几乎都可以直接或间接从唐人那里找到师承关系。所以前人学楷法,讲继承,多主张从五代以前的唐或六朝去找师法或范本,而尤其主张从唐入手。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汉魏时代的楷书,形体未成,真迹流传绝少,可以不学,晋人楷书真迹流传下来的,只有小字而无大字,也不适合初学者临摹,六朝虽是楷书书体最美丽的时期,但结法过于奇古,用笔又多变化,初学易流入丑怪,虽必须学,但不宜先学。唐人楷书,结体谨严,用笔应规入矩,从唐入手,可减少流弊,所以一般人都主张学楷宜先学唐人。

唐·颜真卿《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

二、唐代书风的三变

隋是南朝和北朝的书风、铭石书和简牍书的大融合时期。唐则是收成果、放异彩的时代。唐代的书法又可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期。

初唐的书法,承六朝的遗绪,守二王的正辙。六朝(连同以后的隋)是我国书法最多变、字体最美丽的时代。初唐书法,继承了六朝以来多变而仪态美丽的特点。这时期的书家们各奋才智,抒写性灵,言心达志。所以用笔结体、神理气味,都各具特色。有的峭劲(如欧阳询),有的圆腴(如虞世南),有的婉媚(如褚遂良),但都中规矩而富变化,典雅能出以自然,醇深而意韵秀发。其中楷书以欧阳询成就最高,结体用笔特备众美,影响也最大,被誉为唐楷之冠,是初唐书家的伟大代表。

中唐经过贞观、开元八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民富国强,由于海远和丝绸之路的打通,国际交往频繁,文化繁荣昌盛,进入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小邑犹芷万家宝”的全盛时期。反 映在书法上则是用笔结体富厚健康而气象恢宏,这是时代的风貌。康有为看出了个中秘密 ,说“中唐书崇肥厚”,确是有识之言。这个时期杰出的书家有张旭、颜真卿、李邕、徐浩、僧怀素、张从申、苏灵芝等,尤其是颜真卿异军突起,规循矩削,一扫江左姿媚书风,端严遒丽,开创了一个千多年仍方兴未艾的崭新书派。

晚唐国势日蹙,书风力矫中唐肥厚,多瘦硬,与诗中孟郊、贾岛的寒瘦,李贺、卢同的鬼怪,从不同的艺术角色,反映出同一时代精神——寒瘦奇崛。晚唐的名书家,有柳公绰、柳公权兄弟和裴休等人。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

颜真卿《谒金天王神祠题记》

三、颜真卿的变法

初唐欧、虞、褚、薛、陆诸家,虽然都有很高的成就,但由于传统书风的影响,和唐李世民的提倡,二王的势力笼罩着书坛。他们从二王到智永这些正统文人书风中继承到的东西,仍多于从北派中得到的刚健、清新、粗犷的丰神。所以,尽管他们各奋才智,但南朝欹侧取姿、圆熟取媚的习气仍不免时露毫端。

初唐的大书法家褚遂良,在楷法上有意变古,企图摆脱二王的牢笼。他的《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朴拙深茂,空明飞动,独饶分隶遗意,是隋《龙芷寺碑》的直接继续和发展。所发褚派书法在唐贞观、永徽到盛唐百多年间,曾风靡一时,是有原因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信行禅师碑》、《砖塔铭》、《卫景开公碑》、《姜遐碑》以及其它一些不著名的小碑,与褚书直谓一家眷属。褚在唐成为大家,就在于他既继承、又改变了二王的法门。大凡书通即变,变了才有自己的生命,这已是书法史上的一条规律了。

褚变大王法,以分隶入楷的结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开创初唐百多年间的大书派,可算是书中的豪杰之士了。但因为以分隶入楷,法必内擫,迹必扁薄,虽饶古拙朴茂之趣,终难蜕尽大王紧敛之神,所以褚书尽管有风靡一时的运会,但发展的结果,还是挣不脱大王 的牢笼。王褚二《圣教序》的末流,变成了经生胥吏之书;虽精极笔法,已雷同得渐少个性和艺术生命,唐人尚法,至此已“法备而书微”,书风书法已到了不容不变的时候了。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3)

《干禄字书》

这个伟大的书法革命,正是由颜真卿来完成的。

颜真卿的变法路子和褚遂良不同。他抛弃了褚从分隶变法的道路,改用古籀、草篆之法入楷,所以,颜书就能从笔致上变分法的扁薄森严为浑厚道重,笔势上变分法的劲直为遒练,使转上变分法的按翻为篆法的压绞,结体上变分法的内擫为篆法的外包,情调上变内擫的紧剑典则为外拓的雄放杰出。这些情、理、法、势的不同,使颜书形成了与正统书派完全不同风格的崭新书派。这个变革,是真正的彻底而且成功了。所以前人说:颜书一扫六朝江左姿媚书风,规循矩削;其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墨 池编》说:鲁公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像,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宣和书谱》说:“颜书特立而兼括自篆、籀、分、隶而下,同为一律,号书之大雅,岂不宜哉!”近人更有溢之为断“书圣”王羲之之后的“亚圣”,我却觉得他像古文运动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颜书在书学史上地位的煊赫,由此可见了。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4)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5)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

四、颜书的发展和成熟

颜体字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和形成过程。

颜真卿的高、曾、祖、父都是以擅长籀、篆、草、隶知名的人,母系的殷令名、殷仲容家,也是数代善书的世家。颜真卿从小就生长在这样一个“书法世家”的环境里,他少孤,寄养伯父家,事亲至孝。家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学书,足见任何成就,都是要经过辛勤的劳动的。颜真卿少年时期,正是褚书风靡之时,所以他早期的作品,褚意特浓。他四十四岁时写的《多宝佛塔感碑文》已显露颜书气量恢宏,堂庞弘大的特色,笔法精严,足资初学取法,但褚法较多, 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四十五岁写的《东方画赞》、五十岁作的《金天王神祠题名》、五十四岁写的《鲜于氏离堆记》等,用笔结体、风格神情都和《多宝塔》相去不远,褚法的影响明显, 这是颜书早期风格。五十六岁写的《郭家庙碑》,笔法开始变分为篆,清劲瘦硬,已为柳公权开山。六十岁写的《颜勤礼碑》,横轻直重,转处亦转亦折,“门”字或挺腹或收腹,蝉蜕未尽,变法犹未完成。到六十三岁时写大字《麻姑仙坛记》,行笔分熔篆铸,转角及趯起处恒转鲜折,外形已撑足圆浑,规循矩削,颜书特征已渐形成而且日趋明显。到了七十二岁时写的《颜家庙碑》及《自书告身》更向凝重深沉发展,雄肆其外,秀穆其中,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颜书的楷书风格,至此遂完全成熟了。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6)

《夫子庙堂碑》

为了学好颜字,我们多涉猎些与颜体的结体用笔、神理气味相近的字,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也未始不是一个办法。例如颜书行草书朴散雄杰,篆势、籀韵、分情毕具,为了领会这种朴散的篆势籀韵,我们就不妨多观玩错落多姿的《散氏盘铭》和雄杰的《石鼓 文》;颜楷沉郁厚重,我们也不妨学点以沉郁称的《稀方碑》,以厚重称的《郁阁颂》,以笃实称的《鲁峻碑》及碑阴;颜书字势雄强,气象恢宏,我们尤不妨多临点以雄强恢宏著称的《龙藏寺碑》和《张通妻陶贵志》等。虽然,颜书和这些碑这些字不见得一定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但以他山攻错、触类旁通,还是有益处的。取法乎上,才有出兰之望。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7)

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五、颜书用笔的特点

从行笔讲,旧体多用分法,颜书并用篆籀。从使转讲,旧体多用按、翻,以“折而后 劲”为特点,颜书多用压绞,以“转而后遒”为特点。从字形上讲,旧体重矩,颜书遵规。从迹象上讲,旧体如印印泥,扁平深重;颜书如屋漏痕,质厚雄肆。从体势讲,旧体内擫,颜书外拓。从姿势上讲,旧体多欹侧取姿,颜书圆遒取势。从气度讲,旧体开豁变化,颜书雄浑丰满。从神韵上讲,旧体外扬,秀越典则;颜书中含,自在满足。

这些,就是颜书和旧体在用笔结体方面的区别,也是颜书在结体用笔方面的特点。我们再从著名的有关“屋漏痕”和“折钗股”的对话中,还可进一步阐发颜书用笔、结体的特点。

《法书苑》说,颜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书邬兵曹(彤)。有一次,鲁公问素师:“张长史看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体会到低昂回翔的姿态,兵曹对你谈过他的体会吗?”怀素回答说:“兵曹认为用笔的迹像应当像古钗脚。”鲁公回答说:“这哪里比得上屋漏痕精彩!”怀素笑着说:“你真得到了精髓。”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8)

《元结碑》

颜真卿所以认为行画的迹象“古钗脚”不如“屋漏痕”,使怀素倾服,是因为“古叙 脚”虽写小篆的笔法迹象,劲直有力,动失之直易,缺乏涵蓄,没有“屋漏痕”那种蜿蜒 曲折,节节顿挫、而又流畅自然、不可遏止的遒劲之美。“屋漏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古篆、籀书、古隶入楷的迹象。鲁公有悟于“屋漏痕”,并用以他的楷书和行草书的行笔方法,乃是他变革以分法入楷的旧体势的一种实践。后人所说的“颜筋,正是指这种特色而言的。宋米芾鄙薄颜楷为“并脚叉手田舍翁”,唯独推崇《争座位帖》,誉之“有籀篆气”,为颜书第一,也正是这个原因。

历史上以篆法入楷的书家,凡造诣精微的(如王献之、颜真卿、僧怀素、柳公权)法必外拓,因外拓势欲囊括一切,故字形必以撑满圆足为尚。这是颜书“规循矩削”的原因。由于外包,撑足圆满,结法自然雍容宽绰,外密中疏;但由于颜书内涵富丽,包含宏大,所 以反过来又有神密气郁的神理。这种内涵富丽而中实的字,基于理、用于情、现于法,自然是不屑于左低右高,欹斜取势,侧媚取姿的。这就是为什么颜书博得前人“一扫六朝江 左姿媚书风,规循矩削,其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这种崇高美誉的原因,也是颜体的要义、精蕴所在。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9)

《郭家庙碑》

六、学颜应注意的地方

一般人学颜体字,都容易学到它的雄强和堂庑宏大的特点,而不易学到颜书和穆深秀的韵致,往往鼓努为力、锋芒外曜,一味刚狠,结果只得颜书的一偏。毛病轻的,显得剑拨弩张,略无风韵;毛病重的更是牛蠢马犟,枯骨槎枒。民国初年的谭延闿,他学《麻姑仙坛记》,兼得颜书的雄强和真秀,是近代学颜书成就较高的一人,可供我们借鉴。

颜书沉郁厚重,看起来象肥厚,但并不臃肿,这完全是因为颜书以篆分入楷,“多力丰 筋”的原故。所以,一定不要用肥笨重浊之笔来写颜字,若是这样,便会有“墨猪”、“肉鸭”之诮,这是学颜的大忌,应当切实注意。

颜的行草书虽然成熟得比楷书早,但用笔、结体和章法都是以精严的楷书技法为基础的。颜书行草的籀情、篆势、分韵中,所充溢的遒郁而豁达的神理,正是颜书沉郁、雄强气度的升华。所以,若无颜楷的基本功,只追求颜体行草的形式美,必然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的。前人说《争座位帖》是“震赫寰宇的名作,然不可学,学则踬矣?”正是劝告后 人学颜体行草书,不要误入不讲内涵、只追求形似的死胡同。其实,《争座位帖》等行草书帖并非不可学,而是只有学得颜楷的神髓,尤其是使自己的意识素养,能接近鲁公其人时, 才会有乳水之合的效果。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0)

《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

作者:欧阳恒忠,1929-1987广西桂林人。195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继于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到北大荒和广西农学院劳动。1978年在广西农学院任教,1983年调广西艺术学院讲授书法。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学书法几十年,能书诸体,尤喜隶、楷。注重书法理论研究,兼及碑帖勘校。撰有《从书法的角度校碑》、《论唐三大家书法》、《书法是意象艺术》等书论。有《刘熙载艺概书概签注》(与人合作)出版。

附件1:颜真卿《争座位帖》

原文:

十一月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谨奉书于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阁下:

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谓不朽。抑又闻之:端揆者,百寮之师长;诸侯王者,人臣之极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业,当人臣之极地,岂不以才为世出、功冠一时?挫思明跋扈之师,抗回纥无厌之请;故得身画凌烟之阁,名藏太室之廷,吁足畏也。然美则美矣,而终之始难。故曰: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可不儆惧乎。《书》曰:尔唯弗矜,天下莫与汝争功;尔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以齐桓公之盛业,片言勤王,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从古至今,暨我高祖、太宗已来,未有行此而不理,废此而不乱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麾宰相与两省台省已下常参官并为一行坐,鱼开府及仆射率诸军将为一行坐。若一时从权,亦犹未可,何况积习更行之乎?

一,昨以郭令公以父子之军,破犬羊凶逆之众,众情欣喜,恨不顶而戴之,是用有兴道之会。仆射又不悟前失,径率意而指麾,不顾班秩之高下,不论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悦军容为心,曾不顾百寮之侧目,亦何异清昼攫金之士哉?甚非谓也。君子爱人以礼,不闻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

真卿窃闻军容之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况乎收东京有殄贼之业,守陕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景仰,岂独有分于仆射哉!加以利衰涂割,恬然于心;固不以一毁加怒,一敬加喜;尚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汩其志哉?且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长幼。故得彝伦叙而天下和平也。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纵是开府、特进,并是勋官,用荫即有高卑,会宴合依伦叙;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彜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一至於此,振古未闻!

如鱼军容阶虽开府,官即监门将军,朝廷列位,自有次叙。但以功绩既高,恩泽莫二,出入王命,众人不敢为比,不可令居本位,须别示有尊崇,只可于宰相师保座南横安一位,如御史台众尊、知杂事御史别置一榻,使百寮共得瞻仰,不亦可乎?圣皇时,开府高力士承恩宣傅,亦只如此横座,亦不闻别有礼数。亦何必令他失位,如李辅国倚承恩泽,径居左右仆射及三公之上,令天下疑怪乎?古人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愿仆射与军容为直谅之友,不愿仆射为军容佞柔之友。

又一,昨裴仆射误欲令左右丞勾当尚书,当时辄有酬对。仆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今者兴道之会,还尔遂非,再喝八座尚书,欲令便向下座。州县军城之礼,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应若此。今既若此,仆射意只应以为尚书之与仆射,若州佐之与县令乎?若以尚书同于县令,则仆射见尚书令,得如上佐事刺史乎?益不然矣。今既三厅齐列,足明不同刺史。且尚书令与仆射,同是二品,只校上下之阶,六曹尚书并正三品,又非隔品致敬之类。尚书之事仆射,礼数未敢有失;仆射之顾尚书,何乃欲同卑吏?又据《宋书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国家始升,别作二品。高自标致,诚则尊崇;向下挤排,无乃伤甚?况再于公堂,喝咄常伯?当为令公初到,不欲纷披?黾勉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纪纲,须共存立,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斁彜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1)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时。

《争座位帖》与颜的《祭侄文稿》、《祭伯文稿》被合称为“颜书三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为世所珍。

《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此本被称为“西安本”),因摹刻精妙且真迹失传,好事者皆以该本为据辗转翻刻,传世摹勒翻刻计有12种之多,故传世诸本以其最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传,南宋拓本亦稀如星凤。其中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宋拓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上海图书馆藏南宋拓本比较有名。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2)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3)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4)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5)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6)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7)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8)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19)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0)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1)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2)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3)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4)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5)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6)

附件:2:刘宗煜:怎样学习颜体书法

1、用悬腕悬肘的执笔法。颜字笔力沉雄,气势开张。在执笔问题上,最好能做到腕肘离开桌面,这样提按方便。如果能站着写,视野扩大,写起来就更能铺陈舒展。书写匾额大字,更是如此。脚站成前后弓箭步,以便将全身之力运到笔尖,才能写出笔力雄强,气势开张的榜书。

2、用笔灵活多样。一般说书法的常规写横划要直下笔锋。直下笔为的是逆势铺毫,这是用笔的一种方法。但写颜字可以直下,也可以斜下,又可以从上面下笔,也有从下面逆锋推向上的,更有筑锋下笔着纸右行的。从颜书《自书告身帖》的墨迹中可以看出,下笔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法要讲,但不能机械,它有很大的灵活性。也就是有法而无定法。 从真迹中还可以体味到颜字转笔用提,不取折笔。十二意中说:所谓“曲折”,又各“暗过”,指的就是这个。颜字点划遒劲,所以人们称它作“颜筋”。如果写得肥厚臃肿,这就有损雄强遒劲的特点,《笔阵图》中有这样的话。“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对学习颜体值得特别注意。

3、要深刻领会颜字的结构特点。颜字端严中正,以拙为巧。由于它的结构特别宽绰, 所以外密中疏,偏旁独立,笔划之间,自为起讫,又各有边际,这就起到形密而实疏的效果。如果用笔的根本方法掌握了,那么俯仰向背,顾盼呼应,就会产生似欹反正,若断还连的笔势,因势生形,结构自然有活气。

4、要学会读帖与临帖。学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首先懂得帖上字的好坏。如果不搞懂,依葫芦画瓢,那是事倍功半的。徐悲鸿先生临帖,是将一本字帖中好的,并有代表性的字选出来加以精心研究,再临写。他在学习书法上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学一本字帖,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掌握字的外形,更应理解内涵的笔势。从懂得一点到理解全面,随认识而深化。在实践中就会不断提高。帖要临得象,还要看得细,要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番分析。例如;写一个“大”字,先写一横。这一短而粗的一横,在方格内的什么位置,写多长才适当。又怎样写带方头的直下落禾,然后逆势铺毫行笔,再回锋收笔。写一撇时,从下面逆锋推向上落笔,运笔直下,过中心点后向左弧,放锋收笔,最后藏锋落笔。写一捺时,中锋变侧锋行笔,至捺脚时以笔腹写出刀口,提笔放锋收笔。先读懂了帖后将这些用笔方法在习字本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背得出来,临过几次,印象就深了。如果进一步能够应用,得心应手,那学习的成绩就很不错了。

5、学习要专一,不浅尝即止。首先取一本颜体有代表性的字帖,专心临习,直到把这本帖上的大部分的字背临下来,而且还比较像为止,再换取它帖。不可今天临《多宝塔》,明目临《麻姑仙帖》,还没有初见成效,见了《东方画赞碑》又不加分析的临摹起来。特别基在有困难的时候,要能坚持,知难而进,越过这一关,就会有进步。更不能怀疑自己的天资,把自己向笨字上推。我也反对有的人临帖不动脑筋,看一笔,写一笔,甚至写一笔都要看两三次帖,或者以临得多来充质量,那也是自欺欺人的学习方法,无助于学好颜体。

入帖在乎约取,出帖需要博览。学习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要泛览,就是要对颜体的其它帖进行临习。还要在诸家字帖中吸取营养。临帖是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一种手段。有继承才能有发展。只有集诸家所长,并把它融会贯通,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才能达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书法艺术的目的。

颜真卿擅长的书体是什么(颜书的特点和临习)(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