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崛起的一百余年中,有三位相国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

变法革新,使大秦由弱变强,开始绝地反击的商鞅;

连横天下,让大秦打破六国围攻、终得东出的张仪;

远交近攻,为大秦一统指明方向的范睢。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商鞅与张仪在当时的结局都比较惨淡,可是,千百年来,此二人却备受推崇;而那个最终得以善终的范睢,却一直不怎么“讨喜”!人们说起他,总是有点嗤之以鼻,甚至直骂他是小人一个!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范睢的故事。看一看这个本该流芳千古的战略大才,为何会最终会落得一个骂名漫天的结局!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1)

出身微寒,忠于母国

范睢(sui),字叔,魏国人,战国后期最为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

史书上对于他的具体出身、师承何人,没有详细记载,只说其“辩才过人”、曾经游说诸侯以求显名。

在这里青史君有必要申明一下:范睢游说诸侯、博取名声不是为了单纯地去混一口饭吃——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报效自己的母国(魏国)。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2)

像范睢这样,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的标准爱国青年,要是放在现在,肯定会大备受重用;可惜,他却生在了“大魏国”。

当时的魏国,虽然早已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可是,全国上下仍然是一片虚华混乱之象,根本没有一点改过自新之气——即便是范睢这样的大才,要是没有引荐资本(财货),也只能在“编外”徘徊。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为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秉持操守,却遭诬陷

公元前279年,魏国中大夫须贾作为使臣,出使东方大国齐国,范睢以门客身份随行;

当须贾等人来到齐国之后,齐国朝堂竟然没人愿意理他们,将须贾等人晾在驿馆里达几个月之久。

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

当然,这并不是齐国没有“外交礼仪”,究其原因还是魏国自己作的。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3)

原来,当年在燕将乐毅伐齐之际,想占便宜的大魏国也跟着插了一脚(五国伐齐)、猛踹齐国。

现在,人家齐国不仅复国了,更是逐渐恢复了往日东方大国的雄风;而魏国呢?还是一如既往的猥琐。

此次魏国突然出使齐国的根本原因,就是想和人家重新签订友好盟约(主要是怕齐国揍自己)!

有这样的渊源在这里,你说齐国能给须贾等人好脸色吗?

眼看此次出使任务要无功而返,范睢自告奋勇地去和齐国官员交涉。

范睢:“齐愍王骄暴无餍;五国同仇,岂独魏国?今大王光武盖世,应思重振齐桓公、齐威王之余烈,如果斤斤计较齐愍王时的恩恩怨怨,但知责人而不知自责,恐怕又要重蹈齐愍王的覆辙了!”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4)

齐王在听到的这一番言论之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十分赞赏范睢的勇气与才学,欲将范睢收为己用。

于是,齐王特意让人给范睢,送去黄金十斤、牛肉、美酒若干,以示慰问;主要是借机询问一下范睢,有没有“跳槽”的意图。

前面我们说了,素有大才的范睢其实在魏国一直是不得志的,所以面对齐王伸出的橄榄枝,他完全有理由去选择“良禽择木而栖”(在战国时期,此种现象几乎是一种常态,并没有人会指责什么。)

可是,范睢是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义正言辞地拒绝道:"臣与使者同出,而不与同入,不信无义,何以为人?"

齐王听说以后更加敬重。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5)

话分两边。

虽然范睢正式拒绝了齐王,但是对于送来的礼物到底该如何处置,他是有点没底的。于是,范睢选择去征询主公须贾的意见。

很明显,范睢这么做,已经完全可以表达出自己对魏国的忠诚了!

可是须贾却不这么认为:我一个正使,人家都不理睬,你范睢一个家臣,竟然得到如此厚待,你们之间肯定有猫腻!

不过,由于身处齐国,须贾并没有发难;他一边向范睢表示相信,一边吩咐范睢将齐王送来的黄金退回去,将酒肉留下来。

范睢觉得很合理,就照做了!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6)

等回到魏国之后,须贾立马向魏相魏齐告发范睢,说私下接受齐王礼物、里通外国(须贾够阴险啊)。

而这个魏齐呢,是个典型的官僚主义者,没经过一点调查研究,也不听范睢解释,直接就命人开始打范睢。

史书上说当时的范睢被打的肋骨尽折、牙齿脱落(折胁摺齿),就差一口气了。好在范睢机灵,及时装死,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但是,魏齐还不解气,他令人把已经奄奄一息的范睢扔到厕所,让众人朝范睢身上撒尿,吐痰,极尽侮辱。

可怜范睢,本是一个坚贞的爱国主义者,却因小人陷害,最终被冠上了“叛国”之名,想来真是讽刺!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7)

远交近攻,为大秦一统指明方向

在生死一线之际,范睢说通看守,让其以处理尸体的名义,将自己带出魏齐的丞相府。后来,范睢又在义士郑平安的协助下,以“张禄”的化名,搭上秦国使臣王稽,最终来到了咸阳。

几经周折之下,张禄终于见到了秦昭襄王。

当时的秦昭襄王虽然已经继位三十六年之久,但是,秦国的军政大权,其实一直掌握在宣太后(芈八子)、魏冉等“四贵”手上。用范睢的话说就是: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

对于这样的困境,已经年富力强且素有雄心的秦昭襄王也一直想改变,所以在听到范睢的“揶揄”之词后,秦昭襄王立马意识到,此人肯可以帮助自己。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但是,疏不离亲。范睢知道自己刚到秦国,如果贸然提出“驱除四贵、夺回王权”的主张,必然会不容人。

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8)

所以,范睢先以秦国具体的战略失误为契机,以求打开缺口,站稳脚跟。

当时,秦国的主要对外作战规划都由丞相魏冉做主。

这个魏冉呢,虽然对秦国的崛起立有不世之功,但是他也并非一个完人——在有些事情上,他也并不是完全为秦国的发展着想,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差不多就是范睢觐见秦王的这一段时间,魏冉准备越过韩、魏,直接攻打齐国。

魏冉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他脑子抽抽了,而是私心在作祟——原来,魏冉的封地陶邑,紧靠齐国,所以他想打下齐国之地,扩大自己的封邑。

及穰侯为秦将,且欲越韩、魏而伐齐纲寿,欲以广其陶封。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9)

对于魏冉的所作所为,范睢直言不讳地说道:这是“谋国不忠”。

为什么呢?

因为,即便秦军能够越过韩魏,奔袭千里,打败齐国,可是攻下来的地盘,却对秦国国力没有丝毫裨益,反而会招致列国愤恨。

那么,秦国的对外战争应该怎么打呢?

很简单:远交近攻,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盟友;而且秦国也可以切切实实地得到实惠!

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朋友们,可不要小看“远交近攻,”这简单的四个字。

从秦国变法图强开始,山东各国都将大秦视为“虎狼之国”,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多次“合众攻秦”事件,虽然有张仪的连横化解之术,但是由于彼时的秦国对外作战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针(总是在“乱打一气”),以致树敌太多,秦国的东出一统之路,走的很曲折。

而范睢的这四个字,犹如黑夜中的一座灯塔,给大秦的一统指明了道路。从此以后,山东六国再不可能齐心协力抵抗强秦了(秦国在逐一灭掉、韩赵魏燕之际,齐楚两个大国却置之不理,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也是范睢能够和商鞅、张仪并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在秦国朝堂站稳脚跟之后,范睢又向秦昭襄王提出了“驱除四贵、收回王权”的主张,让已经五十多岁的秦王终于享受到了集权的快乐,而范睢也因此坐上了丞相之位。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10)

阴杀白起、睚眦必报

说起范睢,战神白起之死绝对是一个不可绕过的话题。

按照大多数史书中的记载,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曾建议秦王,一鼓作气灭掉赵国。可是在这个时候,范睢却害怕白起有灭国之功后,会取代自己的丞相之位。所以,他从中作梗,搅黄了这个计划。而白起更是由此和秦王有了嫌隙,最终被赐自尽身亡。

但是,青史君曾经在《战神之殇——武安君白起死亡的背后,尽是政治斗争的龌龊》一文中说过,其实白起之所以会被秦王赐死,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在魏冉已经被“打倒”的情况下,白起却因为意气用事,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给秦王面子,简直就是找死。

而范睢的所作所为,只不过在配合秦王而已。这就好比,岳飞之死,秦桧只是个具体执行者,而隐藏在背后的宋高宗才是真凶,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把白起之死完全归咎于范睢是非常不客观的。

范雎下令杀白起(素有操守却睚眦必报)(11)

不过,范睢确实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

还记得当年那个诬陷他的须贾吗?

后来有一次,须贾作为使臣出使秦国;由于此时的范睢依然用的是化名(张禄),所以须贾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谁。

当须贾得知大秦的张禄丞相,就是自己曾经的门客范睢时,已经为时晚矣,他吓得连连磕头谢罪;最终又在众人面前结结实实地吃了一顿马食、草料,才得以保全性命(范睢故意羞辱)。

而那个魏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范睢不惜动用秦国之力,最终逼得魏齐自尽,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因报恩而最终黯然离场

不过范睢也不是单纯地“只报仇,不报恩”,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王稽、郑平安等人,范睢也在秦王面前竭力推举,最终让他们得到了高官厚禄。史书上说其是“有恩必偿,有仇必报”。

范睢於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但讽刺的是,素以忠君著称的范睢,他举荐的这两个人,却先后叛秦。最终,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以及白起之死的持续发酵下,范睢决定听从辩士蔡泽的建议,决定退位让贤。

郑安平为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后二岁,郑安平为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

结语:

一代战神白起最终因其而死,而他的举荐的几个人又先后变节,再加上其“睚眦必报”的个性,范睢这个人确实不怎么让人喜欢;但是青史君认为:范睢出身微寒,又矢志报国;素有操守,反遭诬陷;睚眦必报却恩怨分明;虽然白起之死,他的确脱不了干系,但是说到底,他也只不过是替秦王背了一个锅而已!

这样的范睢,虽然算不上可爱,但貌似也不是一个小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