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写专业军事文章,不做空谈派标题党,无论过往己经写过文章还是未来准备写的文章,都尽力做到每一篇都是增长知识的好文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的请加个关注吧,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1)

随着日德兰大海战的爆发,英德主力舰队的对决给美国军政各界都带来极大的震惊,美国国会再次对海军扩充展开讨论,但是与半年前的光景截然不同的是,先前抱怨花钱太多、步子太快的议员们统一批评之前的扩军计划拨款太少,耗时过长,很快国会通过了军方的计划,1915年9月28日,总委员会决定以新墨西哥级设计中的2略案作为设计基础,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造修局提出四个布局方案:1号案是直接在“田纳西”级的舰体中塞进第五座主饱塔,位置在两座烟囱之间;2号案是在前部2号主炮塔后方增加一座炮塔,呈阶梯形布局:3号案仿“纽约”级的布局,在主塔之后增设座主炮塔;4号案则参照“内华达”级的布局,将1号4号主炮塔由双联装改为三联装,1号案很快被放弃了,4号案在设计和使用上都已有先例可循,效果良好,在控制排水量和舰体重量方面也有其他方案所不其备的优势,但军械局对此却最为排斥,因为他们知道无力同时开发双联装和三联装两种炮塔,于是搬出了舰队使用报告中对三联装炮塔恶劣批评加以阻塞,宣称最新的406毫米50倍径Mk2型舰炮的研制已接近完成,炮弹初速从Mk1型的792.5米/秒提高到853.4米/秒,没必要用旧炮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2)

总员会和海军各局署争论不休时,丹尼尔斯于6月28日做出指示,要求1917财年项目以“田纳西”级为基础,直接以双联装406毫米舰炮替换原有的三联装356毫米舰炮以提升火力,引起了海军全体的激烈反对,上至总委员会,下至舰队都不能接受只有8门主炮的新战列舰,各方由先前的各执一词转为同仇敌忾,一致要求部长收回成命。总委员会抗辩道,尽管单发406毫米炮弹威力明显超过356毫米炮弹,但8门406毫米舰炮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射能力相较12门356毫米舰炮并无太大优势。丹尼尔斯无视海军的抗议坚持己见,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独断专行已经引起了军方的强烈不满,于是他随口口头承诺在1918财年新舰的设计上给予海军充分的自由,造修局和总委员会想想丹尼尔斯还有一年任期,等他下台就可以随便发挥了,于是接受了部长在“田纳西级基础上更换炮塔,迅速完成了新舰的最终设计方案。这型著名的战列舰就在部长画个饼的情况下定型了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3)

“科罗拉多”级是美国海军第一级装载406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充分吸纳了前辈的成熟经验,又全面采用最新技术,将自“内华达”级开始的标准化战列舰之路推向顶峰。三艘“科罗拉多”级和两艘“田纳西”级是20-30年代美国海军的顶梁柱,,而“科罗拉多”级更是与日本海军的“长门”级和英国海军的“纳尔逊”级并列当时世界最强大的7艘顶级主力舰,相对而言,最晚面世的“纳尔逊”级由于受到条约限制,虽然防御结构最为先进、火炮数量最多,但存在大面积的火力盲区、数据光鲜但性能奇差的主炮、偏窄的防御面积、恶劣的抗风力和操纵性等等缺陷;日本的“长门”级在火力速度上比较出色,性能均衡,但300毫米的主装甲带是最薄的。“科罗拉多”级以牺牲速度为代价换取了防御上的优势,成为举世闻名的“重炮铁乌龟”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4)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5)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6)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7)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参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厂设计图纸)(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