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圣地 魅力平凉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及平凉工业园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28万人。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境内有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森林公园云崖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南石窟寺、泾川王母宫、崇信龙泉寺等自然景观100多处,魅力独具、闻名遐迩,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

2018年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暨“弈决崆峒”世界道教名山围棋邀请赛启动仪式旗袍秀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3)

百人古筝演奏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4)

47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三次登临崆峒问道宫 ,问道于广成子,寻求治国和养生之道。刘咸平 摄

区位优势: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东端的交通要塞,是甘肃省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特别是西平、天平铁路以及银武、平定、西长凤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和交通战略通道作用将更加突出。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5)

泾川大云寺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6)

秀水云崖。武文祥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7)

山村新貌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8)

灵台县举办《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传承国际研讨会暨皇甫谧文化节。 夏建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9)

崇信大槐树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 刘咸平 摄

历史文化: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历史上曾孕育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2257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9件。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独具魅力,出土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盒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与少林、武当、峨眉齐名的崆峒派武术等10多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0)

庄浪县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1)

崇信牧场 武文祥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2)

农民采收山药 刘咸平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3)

又是一年柿子红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4)

平凉红牛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5)

金果飘香 武文祥 摄

自然生态:平凉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8.5℃,年降水量420--600毫米之间,平均日照总时数2144--2380小时,无霜期156--188天,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资源多样,森林覆盖率31%,盛产小麦、玉米、洋芋、谷类,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党参、黄芪、甘草、冬花等150多种中药材和山药、百合、蕨菜等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是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西北重要畜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地,是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基地和农林产品基地。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6)

现代化矿井 谢洪烈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7)

华能平凉电厂 韩力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8)

华能平凉电厂 韩力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19)

华亭煤业 李书义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0)

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陈光泰 摄

自然资源:全市煤炭地质储量650亿吨,已探明储量97.26亿吨,石油资源量4.3亿吨,石灰石储量30亿吨,原煤产量、火电装机容量分别占甘肃全省的一半和五分之一,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1)

泾川武社火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2)

乡村模特队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3)

崆峒古镇好戏连台 刘咸平 摄

发展基础: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培育形成了煤电化、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打造推出了“平凉煤电”“平凉红牛”“ 平凉金果”“ 平凉旅游”四大产业品牌,现有火电装机容量420万千瓦,煤炭产能2914万吨,煤制甲醇60万吨;肉牛饲养量113万头,“平凉红牛”成为全国唯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苹果栽植面积累计达到260万亩,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建设快速推进,养生产业初具规模,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排在全省前列,成为甘肃东部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城市。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4)

崆峒区四十铺镇智能控制玻璃温室。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5)

现代农业1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 刘咸平 摄

平凉市崆峒古镇介绍(道源圣地魅力平凉)(26)

蔬菜工厂化育苗,每年可为5000亩种植基地提供优质种苗。 刘咸平 摄

开发前景:平凉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重点实施精准扶贫、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六大战略任务”,加快实施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十大工程”,全力打造全省转型升级先行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陇东旱码头商贸物流中心、全国文化旅游养生第一地、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图文来源——每日甘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