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7日(5月7日,这是一个让浙江金华人民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孟擎宇部解放金华盘踞金华火车站的邢小显残匪在师长金式的带领下,仓惶逃往岭下朱国民党驻金守军二O三师司令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剿匪记真实历史事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剿匪记真实历史事件(解放战争剿匪史之)

剿匪记真实历史事件

1949年5月7日(5月7日,这是一个让浙江金华人民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孟擎宇部解放金华。盘踞金华火车站的邢小显残匪在师长金式的带领下,仓惶逃往岭下朱国民党驻金守军二O三师司令部。

5、6月间,金式组建“陆军十二军二0三师八婺纵队”,委任邢小显为“八婺纵队”纵队长兼第一支队长,纠集1200多名亡命之徒,以金华南北两山为据点,图谋东山再起。

当时金华市军管会公安部(金华县公安局尚未建立,县内公安工作由公安部直接管理)首先对匪情报特工组织及其人员开展侦破工作,揭开剿匪序幕。公安人员在金华城区四牌楼附近跟踪盘查两名可疑人员。

不久,又在城区盐埠头(今小码头一带)查获一家以茶店为掩护的匪特联络据点。根据审讯和情报线索,公安机关接连破获匪行动中队、联络站、南山办事处、南山政工室等匪特工情报组织。

解放军三十五军便衣侦察队队长杨民经(后任金华县公安局侦审股副股长)率公安剿匪部队60余人进驻山南村和方山岭。第二天凌晨,剿匪小分队用一排手榴弹炸毁了敌掩体,俘获“八婺纵队”第二支队长徐川松以下匪徒40余人。

自命为“北山王”的邢小显和“南山王”的第三支队支队长郑志培,将“八婺纵队”改编为“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八婺纵队”,纠集约350名匪徒,采取日散夜聚昼伏夜击方式,抢劫粮库,疯狂杀害区乡干部,破坏农村基层政权。

金华县公安局和公安处、军分区组成6小组前往金华县南山大山村青塘、两头门的大山,采取“梯队”战术,击毙“南山王”郑志培。

抓捕金华头号匪首邢小显的战斗打响。邢小显,金华县小黄村乡午塘头村人,金华沦陷后,曾与金萧支队八大队一起抗日。后来,邢小显两次袭击八大队,公开与共产党为敌。

1951年2月2日晚,邢小显窜回老家午塘头,在村东北一间柴屋里熬过一夜。第二天清晨,被村民发现,在东龙畈山垅被公安剿匪部队击毙。至此,公安剿匪部队历时两年全歼“八婺纵队”。

金华解放之际,武装股匪活动猖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了威胁。自称为“北山王”的匪首邢小显和“南山王”的郑志培,纠集匪徒1200余人,组建了匪“八婺纵队”,盘踞金华南北两山,企图负隅顽抗,与我新生的人民政府决一死战。

为保卫新生的人民政府,我公安剿匪卫士采取多种侦察手段,与顽匪斗智斗勇,历时2年全歼残匪。大获全胜。

揭开序幕

1949年5月7日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孟擎宇率领的十二军(军长王近山,《亮剑》李云龙原型)三十五师一0四团和十一军三十三师指战员,由安徽经建德、兰溪直插浙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军事重镇金华。

从火车站、兰溪门和上浮桥三方面向金华城挺进。约经半小时的激战,解放军在硝烟迷漫中进入城区,迅速占领各主要街道、重要部门和国民党的党政机关。

盘踞金华火车站的邢小显残匪在师长金式的带领下,仓惶逃往岭下朱国民党驻金守军二O三师司令部。

5月下旬,金式企图挽回残局,先后窜到金华县山口村、北山双龙洞、武平殿等处纠集残部骨干,秘密召开会议,以蒋介石“武装游击”建立“军事政权”的反革命应变策略,组织“陆军十二军二0三师八婺纵队”,委任二0三师突击第一营营长邢小显为“八婺纵队”纵队长。

6月初,邢小显、许士龙和徐川松等二0三师残部骨干,根据金式的旨意,以金华南北两山为据点,以二0三师国民党金华县自卫大队残部为基干,四处收罗地痞流氓,组成2个支队1个办事处。

邢小显兼第一支队长,活动在北山一带,自称“北山王”。徐川松与郑志培等匪部相结合,在南山组成第二支队,徐任支队长。许士龙在南山建立南山办事处。

8月,邢小显扩充势力,又在宣平县俞源将郑志培的二大队改编为第三支队,提升郑为支队长。

至此,“八婺纵队”共有3个支队、21个大队、51个中队和两个政工室,除隐蔽在城乡各地的匪情报、联络组之外,纠集了1200多名亡命之徒,妄图东山在起,卷土重来。从此揭开了解放后由公安力量配合剿匪部队开展的剿匪作战序幕。

跟踪追击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配合剿匪部队有效地打击匪特的嚣张气焰,金华市军管会公安部(当时金华县公安局还未建立,县内公安工作由公安部直接管理)决定加强对匪情报特工组织及其人员的侦破工作,开辟了没有硝烟的第二战场。

1949年7月底,金华县双芙区(今罗店,新狮一带)人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接待三名自称是被邢小显欺骗、前来登记的自首人员,三人办完自首登记后,就离开双芙区政府。可是,这三个人自首时并没有交待出同伙及其组织,引起工作人员的警惕。

几天后,在金华城区四牌楼胡金生商店门口,突然出现曾自首登记的两个人,挑着一双箩筐,东张西望,行踪反常。

公安人员邵某发现后即上前盘问,两人顿时慌张起来,邵某在请示公安部领导同意后,立即跟踪,最后在九德堂药店了解到,这两个人住在天主堂附近中药仓库内。

经公安部研究决定,当晚12时由邵某等五名公安人员前往中药仓库执行逮捕。经审讯,原来一人是“八婺纵队”政工队民运股长,一人是政工队宣传股长,并供出了“八婺纵队”北山政工室在城区和城郊的14个情报特工组织的组长。

匪犯供出情报和特工组织后,公安机关立即研究捕特行动计划。为了避免走漏风声,防匪互通,采取“分区、秘密、快速”的方针,分头行动。

城区由公安部侦察科派出公安人员深入匪徒藏匿地,以查户口方式迅速破获在四牌楼、上浮桥等处的特工组织,并逮捕其人员。乡村由区政府按照公安机关的部署,采取“即捕即审再捕”的方式,将匪特工组织人员迅速、及时抓获归案。

事隔数日,金华城区健民药房突然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上写着:“请明日上午送一批药到城南张家凉亭”。

此信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决定顺藤摸瓜,如期派出公安人员前往秘密侦察。这天果然发现在凉亭附近有一个40来岁、中等身材的人忐忑不安地等候着。

经过几天的跟踪,公安人员发现此人经常出现在城区盐埠头(今小码头一带)茶店,茶店店主姓戴,茶店整天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于是,公安部派出特情人员张某“贴近”茶店。

一天,一位姓郭的旧相识忽然出现在张某跟前,两人一边打招呼,一边同桌落座。经过一番寒喧,郭某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环顾四周后贴近张某耳边:“怎么样?跟我们一起干吧。”“干什么?”“上山去。”

“现在风声很紧呀!”张某故意迟疑了一阵便点了点头。经过几次接触,特情张某终于获悉那40来岁的人是匪第二支队通讯站站长,姓张,郭为督导参谋,这个茶店正是匪特联络和搜集情报的据点。

进一步取得匪特证据后,公安人员先后秘密将张、郭两匪捕获,经审讯又供出了一批匪情报组织。根据新获得的情报线索,公安机关先后又破获匪行动中队、联络站、南山办事处、南山政工室等匪特工情报组织。

1949年6至8月,金华公安机关在各级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协助下,采取多种秘密侦察手段,共破获匪情报、特工组织20余个、计300余人,缴获电台6部、电话机9部、短枪20余支。

在剿匪隐蔽战线上取得了重大胜利。连匪头目也不得不连连叹息:“城内工作没法开展,人一派去就被逮捕。”

山南之战

由于公安机关全面摧毁了股匪散布在各地的耳目组织,切断了山区与城内、匪部与股匪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剿匪部队处于主动地位,为全面清剿开辟了道路。

1949年7月初,根据上级部署,解放军三十五师调驻金华,以一个团和一个特务营分驻金华、汤溪等六县负责剿匪。第八军分区武装和金华、汤溪的县大队、区中队经整编集训后,立即投入剿匪斗争。

7月7日,三十五师便衣侦察队,由队长杨民经(后任金华县公安局治安股副股长)带领,前往金华县土匪经常出没的雅畈一带侦察,在雅畈镇街上发现两名可疑人员,杨队长便借故将他们带到区政府。

经过一番政策教育,供出“八婺纵队”第二支队数百人进犯宣平县城后,潜伏澧浦方山岭、山南一带活动,指挥部设在山南村,大部分土匪扎营方山岭。

杨队长把情况报告区政府和驻金剿匪部队后,当晚三O一营三连和机炮连一排、以及便衣侦察队共60余人,由王营长和杨队长率领,进剿山南村和方山岭。

8日凌晨3时许,部队到达目的地,根据敌众我寡的形势,决定以歼灭山南指挥部为重点,相机歼灭方山岭之匪。

是时,由王营长率领40人,占领方山岭以南小高地,以防止方山岭匪徒出援山南指挥部;由杨队长带领20人,携带短枪和冲锋枪,接近山南村。

当杨队长带领的部队快要接近敌掩体时,匪徒突然以密集的火力向剿匪小分队扫射。战士们借着夜色,利用坑洼不平的地势匍匐前进。

忽然,匪机枪停止了射击,小分队迅速冲上去,用一排手榴弹炸毁了掩体,继而又冲向匪指挥部,砸开指挥部大门。“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战士们举枪对准土匪。匪徒们见状,乱作一团,不知所措,纷纷举枪投降。

当剿匪部队清理战场时,一名战士发现石凳底下伏卧着一个土匪,即向杨队长叫喊,杨队长转过身,只见土匪举起手枪正要射击,杨队长飞起一脚,踢掉了土匪的手枪。

土匪顽抗不成,只好乖乖地从石凳底下爬出来。待到天亮,大家才认出这个土匪就是“八婺纵队”第二支队长徐川松。

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剿匪战斗,共俘获匪支队长徐川松、参谋长朱庚堂以下40余人,毙伤9人;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1支、步枪11支、短枪4支、子弹844发。匪部受到沉重打击后,“锐气”大挫。

山南之战前后,金华、汤溪两县军、警、民协同作战,频频出剿,连续取得了剿匪、破案的胜利。

7月下旬,汤溪县公安局、公安队与县大队一起运用撒网战术清剿土匪,捕获在汤溪、琅琊、古方、罗埠一带活动的匪特70人。8月,汤溪县公安局与县大队在洋埠、塔石、琅琊徐捕获匪特46人,破获情报联络站3个,缴获机枪2挺、步枪18支、短枪6支、电话机3部。9月,汤溪县公安局与县大队,捕获匪特23人,摧毁匪组织4个。

10月,金华、汤溪两县公安武装力量,在金、汤交界地区破获匪特组织7个,捕获匪特146名,缴获步枪82支,短枪6支,机枪2挺,冲锋枪1支。12月,金华县公安局统计剿匪战果,缴获炮4门、机枪20挺,长、短枪264支及弹药一批;毙匪大队长以下14人,俘245人,遣返回家干余人。

自徐川松9月山南一战被剿匪部队俘获后,邢小显为维持东山残部,委任匪参谋主任沈寿喜为二支队支队长。然而好景不长,11月中旬支队长沈寿喜以下22人,即被金华剿匪部队、公安武装采用政治攻势的攻心战术争取了过来,先后携带轻机枪1挺、步枪9支、汤姆枪2支、短枪8支,向剿匪部队投降。

邢小显一支队盘踞在金华北山的武坪殿、盘前、白兰山等处,在金华剿匪部队、公安、民兵联合搜山围剿打击下,伤亡惨重。

特务队长邢加福败逃中被抓获;大队长蔡科举带领部下前来假自首被识破后,其部全被歼灭;大队长翁良斌带匪徒20余人,自感大势已去,携轻机枪1挺、六0炮2门、步枪20支向政府投降;大队长詹品尧等7人也先后投降。

至此,“八婺纵队”匪部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下,已溃不成军。其主子金式预感到末日来临,逃亡他乡,销声匿迹。

——作者郑朝舟,原《金华县志》编撰、《金华公安》责任编辑、《金华县公安志》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