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征文大赛#

文|老蔡

在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众实力演员参演的《大决战》中杜聿明(李强饰演)的表现格外抢眼。

剧中的杜聿明,简直就是一名“救火将军”。哪个战场危急,他就出现在哪里。这就注定了杜聿明这个人物的戏份偏重,因而会被更多的观众注意到。

然而,杜聿明这个人物之所以会格外的抢眼,并不仅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戏份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那些“有点酸”的台词。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1)

随着沈阳的失守,杜聿明在送走了最后一名国军士兵之后,也黯然的回到南京复命。在这里等待他的是即将展开的淮海战役。

此时,国军已经在此次战役中失了先手。因为从杂牌军成长起来的黄百韬兵团,已经处在我军的包围之中。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2)

由郭汝瑰制定的作战计划,虽然得到了顾祝同、何应钦、蒋介石的首肯,但是却引起了杜聿明的怀疑。

可笑的是,杜聿明对该作战计划的怀疑,并非来自于方案本身。而是来自于杜聿明在郭汝瑰眼神中看到的“清明无畏”。

“房子是租的”、“沙发是破的”、“骑自行车上下班”。郭汝瑰的这些日常生活表现,在杜聿明的眼中是“反常的”,这与国军内部贪腐成风的现象格格不入。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3)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4)

要知道,杜聿明本身就是国军之中,少数的、能够洁身自好的将领。郭汝瑰在廉洁方面,比杜聿明自己做的还要好,这已经超出了杜聿明对国军的认知。单从廉洁这方面来看,郭汝瑰的作风更像是我党所提倡的作风。

杜聿明在评价郭汝瑰时的台词,看上去是在阐述怀疑郭汝瑰的理由。实际上表达出了一种嫉妒,嫉妒我军为什么可以培养出那么多诸如郭汝瑰一样,廉洁奉公的军人。

如果郭汝瑰这样的将领多一点,杜聿明也不至于在辽沈战役中一败涂地。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5)

令杜聿明嫉妒的,不仅是我党在治军方面的作为,我党在团结人民方面的作为更令杜聿明羡慕。

沈阳失守后,国军企图毁坏电厂等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来报复我军。然而,工人和群众们却用血肉之躯与国军士兵们反抗。

其实,国军这么做已经改变不了战局,在军事上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反而是更加伤害了沈阳城中老百姓们的感情。

恰好经过的杜聿明看到了这一幕。为了挽回一丝国军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杜聿明命令士兵“放他们一条活路”。甚至还动用“上峰”的身份,命令这些士兵们不用炸电厂。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6)

可是,杜聿明前脚刚走,那些国军士兵就对电厂动手了。贵为东北剿总副司令的杜聿明也只能扔下“国军狠绝如此,我们还怎么得民心哪”的台词。

一面是自毁长城的国军,把民心伤得千疮百孔。另一面是践行土地改革的我党,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拥护。此消彼长之际,敌我双方的实力已经实现了逆转。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7)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8)

早在国共签订《东北停战协议》之后,杜聿明就发现了国共双方在对待老百姓态度上的差异。并将这一发现面陈蒋介石,甚至还用“终极武器”来形容,可惜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视。

杜聿明眼睁睁的看着,我军用“终极武器”把他们赶出了东北,心理怎么能不酸。明明他还有机会与我军一较高下,只是因为军队内部从上到下没有意识到这个“终极武器”的意义,而痛失大好开局。

杜聿明在大决战哪集被俘(大决战没想到杜聿明还是个)(9)

对于我党决策的睿智、正确,身处国民党阵营的杜聿明会不吃“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