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次去医院或者是体检时,总能在抽血处或是接种处窗口看到几个瑟瑟发抖的……成年人。

其实每次我去医院时,最关心的也是“会不会抽血?”“会不会打针?”

到了医院知道要打针的恐惧会一直延续至打完针后。

但又碍于自己已经成年了,每次也只能咬紧后槽牙,面无表情假装冷静把胳膊伸出去。

儿童打针怎么克服恐惧(你都是成年人了还怕)(1)

成年人也不容易。成年人也有自己的脆弱。

但是看着自己旁边的五岁小朋友淡定地伸出小胳膊,云淡风轻看完自己抽血全过程,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我汗颜了。


“人类最原始且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洛夫克拉夫特


为什么有的人从小就不怕打针?我们家长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克服打针的恐惧?

这不仅是如何克服打针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让我们甚至我们的孩子,如何从小学会克服恐惧,建立勇气的问题。

儿童打针怎么克服恐惧(你都是成年人了还怕)(2)

用打针举例,我们先要了解孩子恐针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孩子第一次打针时,对未知事物的自然性恐惧。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自然性的,孩子在第一次打针表现出的害怕担心是正常的,家长可以表示理解,无需当面指出孩子的“不勇敢”行为,否则孩子其实也会为自己的“不勇敢”而感到羞愧。

儿童打针怎么克服恐惧(你都是成年人了还怕)(3)


2.打针时家长或护士对打针疼痛感的不实描述。

孩子其实是最懂事的,只要你能以正确方式和他讲道理,孩子是最容易理解事物的。在他将要打针时如果告诉他“打针不疼”,等他打针时发现其实会疼,而且这疼是他无法预料的时候,他会产生应激反应,以后不肯再上当了。

在会失去培养勇气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不信任大人的心理。

但是如果你夸大了打针的疼痛感,又会造成孩子的紧张恐惧心理。

所以平淡地如实相告,是最好的方式。

先告诉他为什么我们要打针“因为你现在生病了难受,妈妈也心疼,打针会让你很快好起来,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再如实形容打针的疼痛感,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让孩子提前准备好心理状态,这也是孩子获得挑战自己的一次机会。“打针会有一点点疼,但是在宝宝承受范围内的,就像一只小蚂蚁在你胳膊上咬了一下,小蚂蚁很小,伤口也很小,所以宝宝不用担心,妈妈知道你非常勇敢的。”

孩子的忍耐力其实远超成年人的想象,只要给他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孩子会迸发出超出我们想象的勇气。


儿童打针怎么克服恐惧(你都是成年人了还怕)(4)

3.打针时家长用不恰当方式如哄骗、威吓、强制手段让孩子打针。

曾经我在医院也见过好多孩子打针时,被家长抱着,强制压着不让动弹,孩子在还没打针时就哭的撕心裂肺。

如果没到一个恐惧害怕的程度,孩子也不会哭的那样极端。

但是也有家长对孩子说“你乖乖打了针我就奖励你小玩具”。其实这样的方式能达到目的,但也缓解不了孩子内心的恐惧,更不利于孩子未来道德感发展,他会觉得以后很多事做了都会有“奖励”。如果后期没有“奖励”,孩子对打针最真实的恐惧也会迸发出来。

儿童打针怎么克服恐惧(你都是成年人了还怕)(5)

所以,这时候家长的理性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尽可能平静,给孩子营造一种“打针只是件小事”的感觉,坦率的告诉孩子打针时的场景,让他心里有所准备,同时对孩子后期可能表现出来的“害怕”“哭泣”表示理解:“有的小朋友打针会哭,有的很勇敢不会哭,如果你想哭,也可以哭出来,没什么关系的,但我相信你比其他小朋友更坚强。”给孩子鼓励的同时,又留出退路。

当孩子看见你的表情是这样坦然又轻松时,他的心理也会放松许多,觉得打针就是那回事,我可以哭,也可以不哭,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下而已。


儿童打针怎么克服恐惧(你都是成年人了还怕)(6)

打针这件小事,看似是简单的小事,其实也蕴含了太多教育道理。当我们第一次打针时能有正确应对方式,也不至于到成年了,还会在抽血处窗口前瑟瑟发抖。

从小事培养孩子的勇气,从细节读出教育的道理。

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愿每一位大人都能保持童心。[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