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山海关老城里有个在建的寺庙,想去看看一直未成行,这个周日闲来无事,便带父母去寻访,找见找不见没抱多大希望,就当一次春游喽。

开车走在宽敞的秦皇东大街上,视野开阔,一路风景,尤其过了电厂路段,少了市区的拥堵,对开车者来说那叫一个过瘾。这条贯穿秦皇岛主城区的东西大街,论设施、论规格都是绝对的高标准,老爸就常向外地来的亲朋炫耀,说北京、天津那样的大城市也未必有秦皇岛的街道好。的确,秦皇大街西接京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东接机场路和直通山海关的龙海大道,双向六车道,足足二十多公里长。大街上,一座连一座的立交桥飞架路口和村庄,有效缓解了道路堵塞,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连接了开发区、海港区和山海关。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1)

一路顺畅,很快过了石河大桥,沿石河东岸新修的景观路更是水景交融、别有洞天。经过精心治理的石河水清凌凌、蓝莹莹,与刚发芽的树木花草相依相衬,美化了山海关古城的同时也让我们每一位市民倍感欣慰,因为石河是我们的大水缸,有如此环境的水源,想来我们应该吃的放心、喝的安全了。从西门进入山海关老城区,看周围的城楼、城墙都有新维修的痕迹,想那巍巍长城历经成百上千年风雨侵蚀,也应该不断的修缮加固,总不能单纯为了保持历史风貌而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毁在我们手中吧。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2)

因为寺庙尚在建设之中,沿途看不到任何标志和指示牌,问了几个人还是没找到准确位置,为此多走了不少路,从西门到北门再到古城的明清一条街,一直走到鼓楼,又拐向西大街。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3)

路北有一座老房子很像寺庙的建筑风格,门前的牌匾上写着“慈愍庵筹建处”字样,进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我们要找的地方叫大悲院,就在此处西北的二三百米远。看门牌,那一片是著名的柴禾市,因为老城的保护,不允许建现代建筑,所以街道、店铺、民房都透着古老的韵味,就是新建的一些牌坊、房屋也都是仿古风格。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4)

那青砖灰瓦的老式建筑,那屋顶上的凄凄衰草,连同街边繁花盛开的安梨树、旧门楼下步履蹒跚的老奶奶,每一处都烙印着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雨。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5)

大悲院坐落在一所学校的旧址西侧,如今学校早已废弃,大悲院的二期应该会把这个大院扩进去。从封闭的木栅栏门看进去,好像学校的前身就是一座庙,我没查过大悲院的来历,想来是有点历史渊源的。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6)

两边门柱上有类似对联的字迹,虽然有的已经脱落,但还是能辨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字样,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也是因此断定那儿曾是学校的。大悲院的布局跟其他寺庙大同小异,分别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及地藏、观音等配殿,殿中供奉着弥勒佛、观世音、财神爷。大悲阁中的千手观音像还未完工,但高达几十米,金身闪亮,栩栩如生,仪态慈祥,气势恢宏,让人很是感叹能工巧匠的手艺。

西双塘大悲院介绍(山海关大悲院)(7)

大悲院不大,认认真真转一圈也用不了个把小时,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必将使其成为天下第一关旅游的很好补充。这不,还没对外开放呢,就有三三两两的游团慕名而至,像我们这样的本地游客当然就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