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瓶装饮料,外壳上均贴着印有产品基本信息和核心卖点的纸质或塑料标签。

然而近些年,随着环保浪潮的兴起,不少品牌开始对包装去繁从简,尽可能用最少的材料完成包装事项。

更有甚者,直接尝试起“无标签”。用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证明,环保的尽头是没有包装。

康师傅首款无标签饮料上线

近日,康师傅冰红茶和康师傅无糖冰红茶在康师傅饮品旗舰店,上线了主打低碳概念的无标签PET瓶包装。

康师傅冰红茶的拼音怎么写(康师傅冰红茶的)(1)

区别于普通饮料瓶五颜六色的包装设计,无标签PET瓶包装以“裸瓶”示人,外层并未添加任何抢眼标签。

这也是康师傅推出的首个无标签饮品系列。

目前,无标签系列仍处于试水阶段,涉及到的产品只包括冰红茶和无糖冰红茶。后续会不会广泛应用,估计还是要看市场反馈情况。

康师傅冰红茶的拼音怎么写(康师傅冰红茶的)(2)

“非常不错,我买别的。”

“山寨货直呼妙啊,又可以省一笔开支。”

“生产标准都没有,怎么判断价格与价值对不对等?”

以目前消费者反馈来看,康师傅给产品去标签的行为引发了不小争议,持不支持态度的不在少数。

背后原因,从那些介于调侃和真心之间的“玩笑话”中便可窥见一二。

第一点:失去包装这一鲜明特点后,消费者该如何鉴别真品与山寨?

“康师傅”和“康帅傅”这个梗大家已经笑了很多年。

玩笑之外,虽说两者名字确实相似,但有标签的时候,人们好歹可以凭借一双慧眼,较为轻松地分辨真与假。

产品没有标签、没有相关信息之后,用户还能如什么判断?

关于这一点,康师傅应该也是有考虑到的,所以无标签版冰红茶并不单独售卖,以箱为单位出售,相关产品信息都印在最外层纸箱上。

康师傅冰红茶的拼音怎么写(康师傅冰红茶的)(3)

可线下大大小小无数个售卖点,康师傅该如何监控经销商,确保产品不会被单卖?

第二点:失去包装后,消费者该如何第一时间把握住产品的卖点?

不少人都觉得包装最大作用在于能够将颜值经济优势发挥到极致,可实际上,包装还有个更为基础且核心的功能,就是传递产品卖点。

通常在标签上,商家会将产品的主要卖点与亮点印在显然位置,方便消费者选择甄别。

没有包装之后,消费者又该怎么将产品A与产品B区别开,怎么确定价格更昂贵的产品A是否物有所值?

环保与商业

除上述两点外,品牌君觉得其实还有第三点,即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

损失厌恶,指的是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讨厌失去,是人之天性。

从有包装到无包装,部分消费者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包装”商家“省了包装费”,进而产生不满情绪。

苹果宣布将不再赠送配件的时候,消费者吐槽声铺天盖地,也有这方面原因。

康师傅冰红茶的拼音怎么写(康师傅冰红茶的)(4)

“我可以不需要,但你不能不送”这句话背后就是损失厌恶心理在作祟,人们讨厌“曾经拥有,而现在不再拥有”的感觉。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是全人类的共识,不用过多探讨。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之一,更应主动积极承担起保护赖以生存环境的责任,这也是共识。

只不过在践行环保策略的同时,品牌们或许还得结合市场环境与消费心理,细细斟酌一下具体举措。

找到环保与商业间真正的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