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田玉分类一般按颜色分为两个系列七个品种,即为青白玉和有色玉两个系列。青白玉系列中有白玉和青玉两种,有色玉系列中分为红玉、黄玉、碧玉、墨玉和青花玉等五个品种,共为七个品种。2003年,国家和田玉标准(俗称国标)出台,其按照和田玉的颜色和质地来划分,具体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和糖玉等八个品种。按传统的观点和行业惯例,和田玉分类以颜色特征为依据而命名,这一分类并不代表和田玉品质的好坏和级别差异。比较上述两个分类方法,除碧玉的概念没有差别外,其他玉种的内涵有不少差异,也会混淆一定的概念,以下作主要几项差异的分析。

和田玉分类有哪几种(为什么和田玉分类有七类和八类之说)(1)

差异之二珍稀有色玉及概念混淆 有色玉系列中,国标中没有红玉,因为红玉少到几乎没有,可以忽略。传统标准中黄玉专指和田黄玉子料或者戈壁料,目前尚未发现黄玉山料。国标中的黄玉,因国标和田玉范围的扩大化,新疆叶城、且末、若羌等县以及青海等地出产的黄口料、岫岩河磨黄玉等都称为黄玉。然而绝大多数黄口料的品质根本无法与和田黄玉相媲美,这是大家选择时千万要辨别的差异。比如优质新疆黄口料手镯价格应该在5-6万,然而有的店家要标价50-60万,因为从国标来鉴定都可以标成和田黄玉。和田黄玉子料是名贵玉种,真正的和田黄玉子料手镯价值肯定更高。

和田玉分类有哪几种(为什么和田玉分类有七类和八类之说)(2)

差异之三墨玉和青花玉的分辨 国标和田玉把占30%以上的,颜色呈灰黑-黑色的称为墨玉。致色因素是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体。黑色多呈浸染状、叶片状、条带状聚集,可夹杂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匀。而传统和田玉把黑白分明或者纯黑的玉称为墨玉;把黑白相间的、黑白有过渡的称为青花玉(简称青花)。青花最早是因白玉中飘有黑色的“花”而命名为青花玉。由定义来看这两种分类方法差异较大,传统标准有一定道理,国标则把此简单化了。假如有的教科书上介绍说“和田墨玉分为全墨、聚墨和线墨三类”时,我们应该清楚这适合国标分类。

和田玉分类有哪几种(为什么和田玉分类有七类和八类之说)(3)

差异之四糖玉的概念 国标中把糖玉作为一大类别,这是一个较大的差异。国标中把糖色部分占到整件样品85%以上时,定名为糖玉。何谓糖玉?国标称“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铁、氧化锰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褐黄色、黑褐色等色调。”的为糖玉。而传统标准中没有糖玉的类别,因为在各种玉种上都有可能带糖色,糖色是当成沁色的一种,然而各种玉的沁色很多,也无法一一区分命名。还有一大原因是传统标准的和田玉中糖色玉并不多,而国标中涵盖了的且末料、若羌料和俄料中带糖色却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大家要千万注意不同标准分类带来的概念混淆和差异,真正把握和田玉品种的内涵和价值。

和田玉分类有哪几种(为什么和田玉分类有七类和八类之说)(4)

暮山品玉

专注新疆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