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京剧名家肖像 京剧名家沙奶奶万一英去世(1)

1月22日晚,在样板戏《沙家浜》中扮演“沙奶奶”而被观众所喜爱的老旦名家万一英去世,享年70岁。得知万一英去世的消息后,六小龄童等人发文悼念,称是京剧老旦艺术的一大损失。

23日晚,北京京剧院青年老旦演员在微博上透露了万一英去世的消息,随即引来大批网友的悼念。绍剧演员出身的六小龄童也表达了哀悼之情,他和万一英曾在央视《夕阳红》栏目中做嘉宾评委。

万一英1960年6月考入北京京剧团学员班,之后拜李多奎学习老旦,曾与裘盛戎同台演出了《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等戏。北京京剧团在1964年排演《杜鹃山》,万一英扮演杜妈妈。裘盛戎亲自帮她设计了动作,这为她后来在《沙家浜》中成功塑造“沙奶奶”奠定了基础。

样板戏是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五个剧目。文革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其正式称呼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剧名由毛泽东主席定为《沙家浜》。

《沙家浜》讲的是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 钱江晚报记者 王湛

更多内容请见钱报网(www.qjw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