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

猪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属于RNA型病毒, 病毒呈球形,无囊膜,FMD 病病毒有多型性和易变性,病毒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其7 个血型为A、O、C,南非1、2、3、亚洲1 型。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尤其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口蹄疫的流行虽然没有季节性,但在寒冷干燥的冬春季节,病毒适宜生存,发病率较高。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土壤、和毛皮传染性可保持数周至数月。但对紫外线、热、酸、碱对敏感, 1%~2%的NaOH 溶液、3%~5%的福尔马林溶液有效, 该病毒对热敏感,60℃ 30min 灭活, 80~100℃立即灭活。

怎么预防猪口蹄疫发生(养猪详解猪口蹄疫流行病学及综合诊断防治)(1)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通过水疱皮、水疱液及发热期的乳、唾液、眼泪、粪尿、呼出的气溶胶等排毒。特别是猪通过气溶胶排毒量最大。潜伏期和康复后动物是本病危险的传染源。

2.2 传染途径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经呼吸道、消化道、损重的皮肤黏膜而感染。通过经呼吸道与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饲料、墊草、用具、饲养管理人员及犬、猫、鼠类、家禽

等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该病的潜伏期最短1~2h,最长潜伏期为14h。

2.3 易感动物

口蹄疫的易感动物多达30 余种,但主要是偶蹄动物,其中奶牛、黄牛最易感; 牦牛、水牛和猪次之; 绵羊、山羊、骆驼再次之。一般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人也可感染, 实验动物中豚鼠、10 日龄以内的乳鼠易感。

3类症鉴别

在临床症状上,口蹄疫主要是在口腔黏膜或蹄部皮肤发生特征性水疱,但水疱性口炎、猪传染性水疱病或猪水疱疹,都有水疱,可能与口蹄疫混淆,而发生诊断上的失误。鉴别应考虑其流行情况,如感染动物的种类,蔓延范围及传播速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情况,加以区分,必要时还应进行动物接种或血清学实验加以确诊。

怎么预防猪口蹄疫发生(养猪详解猪口蹄疫流行病学及综合诊断防治)(2)

4 诊断

4.1 流行病学诊断

FMD 流行的最大特点是传染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FMD的潜伏期一般为2~14d, 一般情况下,被感染过的反刍动物会成为不表现临床、持续感染的带毒者。FMD 在发病初

期传染性最强,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该病与一般传染病不同的是,它较易从一种动物传染到另一种动物。但在某些流行过程中,只感染牛、羊,而不感染猪,或仅感染猪而不感染牛、羊。

4.2 临床诊断

患病猪一般有以下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时可以结合这些临床表现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1)病猪体温升高到40.3~42.0℃,全身症状明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稳的行走和站立,疼痛的四肢蹄,同时伴随全身性的发抖和惊厥等。

(2)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流涎、步履跛行,仔细检查病猪口腔会发现病猪舌面、齿龈、唇内侧部位会有明显的水疱,母猪的乳头和鼻盘为多发部位。

(3)病猪四蹄的蹄冠、趾间、踵及副蹄等部位均出现水疱和烂斑, 并且还会伴有流诞的现象。

(4)若患病猪处于发病初期,病猪四蹄的皮肤会出现红肿,随着病程深入,四蹄部分部位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皮内有淡黄、淡红稍混浊的液体。

(5)若哺乳期仔猪,染上猪口蹄疫,很可能引发心肌炎、肠炎等疾病而死亡;

(6)并不是所有病猪四蹄均会出现症状,部分病猪只有其中一蹄或者两蹄出现症状。

怎么预防猪口蹄疫发生(养猪详解猪口蹄疫流行病学及综合诊断防治)(3)

(7)如果患病猪病情严重,水疱会出现化脓、坏死的情况,蹄部会出现无法抬起甚至猪蹄壳脱落,卧地不起;但精神、食欲正常,与患口蹄疫的病猪呈明显区别。

5病理变化

对患猪口蹄疫的猪仔的咽喉、支气管及胃粘膜溃疡等进行检查可以发现,患猪在死亡后存在明显的心包膜出血现象,且心肌切面上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斑点、条纹等,因其形似老虎皮肤上的斑纹,遂常称之为虎斑心。

6防制措施

6.1 加强管理与消毒

加强患病病猪的饲养管理,加强病猪营养,保持猪舍干净、干燥、温湿度适宜,要实施全面消毒,对进出厂区的所有车辆和物品都要统一进行消毒处理; 保证厂区内卫生,垃圾和杂物要及时整理和处理,最后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一般情况下一周至少要消毒一次。猪群用0.1%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擦拭2遍,消毒作用10~15min。猪栏用40%甲醛熏蒸消毒。猪场用2%的火碱溶液进行喷雾消毒。6.2 免疫与控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制度,根据疫情选择疫苗种类、剂量和次数。做好免疫首先必须要严格做好传染病免疫规划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猪只进行猪口蹄疫疫苗接种,彻底清除所有可掌控和可消灭的病疫因素;;以此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口蹄疫的流行范围和发病率。实施免疫接种应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要确保疫苗温度与室内温度及猪只自身体温相接近,最佳注射部位是耳后肌肉。一般2~4 周的猪只选用2.5cm 针头、4 周以上的猪只选用4cm 的针头。

怎么预防猪口蹄疫发生(养猪详解猪口蹄疫流行病学及综合诊断防治)(4)

6.3 防治措施目前针对猪口蹄疫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够尽量减轻疾病症状,不能够完全阻止疫情蔓延和传播扩散。因此,做好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员当发现一头患病猪只后,应当尽快将病猪进行隔离,防止其与其他健康猪只接触;对其他病猪产品、病猪排泄物、病猪尚未食完的饲料及其他所有与病猪有接触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7对症治疗

对患病猪口唇、鼻镜、乳房和蹄部等部位出现的水疱和破溃,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在猪得口蹄疫期间一定要减少猪发生应激,因为应激是导致猪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尽量让猪多休息,在水中加入维生素c,和电解多维减少猪应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