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对父母尽孝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1)

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父母来说,虽然子女是他们最重要的人,但是陪伴他们最久的还是彼此。

少年夫妻老来伴,当两个人相守一生,共同抚养子女,期待着晚年可以相依相伴携手到老时。如果其中一人先离开了,对于剩下的那个人来说都是莫大的缺憾和悲哀。

剩下那个心里的痛,就像心上有一个大洞呼呼地灌着冷风,怎么补都补不齐。

孝顺的子女在这时候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以下这几件事来缓解父母丧失伴侣的悲痛。

为什么说对父母尽孝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2)

一:多陪伴父母

子女对于父母最好的安慰,就是陪伴。

对于丧失伴侣的父母来说,他们的世界已经缺了一块,这时候就需要子女有更多的爱陪伴和耐心慢慢地替他们补上这块缺口,帮助他们度过那一段难捱的时光,逐渐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子女的陪伴与关心并不是简单地和他们相处,而应该是多与他们交流,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陪伴,而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共处一室。

如果你们同在一个房间里,但是你依旧专注于自己的手机或者工作,这样的陪伴对父母来说毫无意义。

有些子女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缺席这段陪伴。

为什么说对父母尽孝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3)

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就算没办法在父母身边,打个电话,发个微信,总会有办法能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关心。

人生总是在不停的取舍,你工作的时间可能有很长,但是你陪伴父母的时间,也许只有这一段。

所有的分离来的都是猝不及防,不要等到父母离开了再来后悔当初没有多陪他们一些,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最大的悲剧。

为什么说对父母尽孝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4)

二:倾听他们的唠叨

当父母中的某一方离开后,剩下的那个人会像祥林嫂一样开启了无尽的唠叨模式。他们可能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你描述他们的生活,他去世前的一些情况以及他悲痛的心情。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唠叨,让他们把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而不是不耐烦,甚至打断他们的宣泄。

所有的负面情绪压在心里,都不会自己消化,而是会沉淀下来成为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父母愿意和你沟通,愿意把这种情绪说出来是一件好事,当他们多次诉说这种情绪时,实际上也是他们自我疗伤的一个过程。

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体贴保护他们的唠叨,也就是在保护他们的人生。

为什么说对父母尽孝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5)

三:允许他们寻找自己的幸福

即使是夫妻,可能也只是人生路上一段路程中的伴侣,当其中有人已经先离开时,剩下的那个人要怎么走完他人生的路,这是他的选择。

他可以带着对伴侣的爱和思念,孤独地走下去,他也可以选择接受其他人进入他的生活,陪伴他走完剩下的人生。

无论他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他的权利,即使是子女也不应该干涉。

对于孝顺的子女来说,他们不仅不会干涉父母再去寻找伴侣,反而会在适当的时机,遇到适当的人选时促成这件事。

因为子女同样也是爱着父母的,他们希望的是剩下的那个人也可以幸福平静,而不是只能在今后漫长的人生中孤独地抱着思念生活下去。

子女可以是父母的观众,但是永远不会是那个陪他们共度一生的人,因为子女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有他们的责任,总有人在他们的生命中比父母更重要。

所以当父母中有一方先离开,剩下那个人的幸福应该交给他自己手里,而不是由于子女们的一些观念和偏见让他们最终只能孤独终老。

为什么说对父母尽孝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6)

父母和子女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彼此之间拥有的应该是无尽的爱意和体谅。他们是互相最坚实的港湾和依靠。

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够将心比心,把父母的幸福看做最需要坚持的原则,为他们做好自己力所能及能做到的事情,让剩下的那个人依然可以有一个安稳的余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