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原名柳三变,北宋年间一个重要的婉约派词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一个典型的官二代。柳永其人,虽出生很好,又颇具才华,但个人命运实在称不上好。一辈子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仕途坎何,非常落魄,终其一身,又常出没于花街柳巷与妓女为伴。一个大词人,他的人生为什么会演绎成这样?

表示风流不羁的诗句:风流不羁的青楼词人(1)

984年,柳永出生福建崇安,祖父,父亲都曾出仕。柳永天资聪颖,7,8岁就能诗文,10岁作《劝学文》,13岁作《题中峰寺》,这让他从小就有神童之名。1002年,因着是官宦之家,光耀门第,18岁的柳永决定进京赶考。在路过苏杭时,江南的湖光山色,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都打动了这个年轻人,柳永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其身上浪漫风流的天性战胜了豪情壮志,柳永忘记了临出门时,亲人朋友的嘱咐,在这江南繁华胜地,驻足6年。柳永不但饱览美景,也将其诉诸笔端。在这期间,柳永拜访了杭州知府孙何,并作了《望海潮.东南形胜》作为见面礼,“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词面世,惊 艳众人,很快广为传诵,这是柳永的成名作。

1008年,带着江南人文胜地获得的光环荣耀,柳永踌躇满志的来到京城。此次进京博取功名,柳永志在必得,甚至提前放出话,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而 东京的热闹,繁华又是另外一幅光景,很快柳永就没心思欣赏了,因为现实打脸了。柳永写得都是男欢女爱的艳情之词,跟当时朝廷提倡的文风完全不在一个频道,柳永落榜了。在这巨大的落差下,这个文艺青年忍不住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发泄了一下对科举的不满与牢骚,很快传到了宫里,宋真宗知道了,自此,柳永上了北宋国家公务年员招聘系统的黑名单,与仕途无缘。但柳永对出仕仍然心存幻想,1015年,1018两次进京参加科考,无一例外都名落孙山。

表示风流不羁的诗句:风流不羁的青楼词人(2)

1022年,真宗去世,仁宗继位。1024年,心有不甘的柳永第四次参加科举。在阅卷的名单中,宋仁宗又看到了柳永的名字,仁宗知道《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词,生气地说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吟,让他填词去”。至此,入仕之路彻底绝望。有了皇帝的金口,柳永也就大大方方奉旨填词了,从此,柳永流连于青楼,楚馆,出没于市井之间。

别人常说上帝关上一扇门,但会打开另一扇窗户。柳永虽仕途无望,但在这花团锦簇的烟花之地,却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其风流不羁的性格也得到了释放,他为这些歌妓写了很多词。同是天涯沦落人,柳永知道这些歌妓的辛酸无奈,多愁善感,柳永又精通音律,所以柳永创作的词曲,经歌妓之口唱出,很快名噪一时,而首唱者也会成为当时网红,很快有了身价,名利双收。这青楼,楚馆也是柳永灵魂得以藉慰的地方,他孤寂的内心暂时也得到安置,柳永跟这些歌妓也互为知己。柳永的这些词不但为这些妓女所写,同时又朗朗上口,又接地气,市井之间也到处传唱。凡有水井处,皆歌柳词,柳永完全成了全国性文化人物。

表示风流不羁的诗句:风流不羁的青楼词人(3)

1034,宋仁宗开设恩科,柳永中了进士,并被授正式官职。但此时的柳永已来到人生暮年,做官的意义不大,更多的是对这个终身与妓女相伴,往返于花丛之间,并为歌妓写词的,一个非主流的文化人物,文学成就上的肯定。

1053年,柳永病逝,死前身边无一个亲人,死后又无钱下葬。还是那些跟他相好的妓女,念着柳永生前的好,他的才华,他的风 流,他的真性情,通过众筹的方式,凑了一 笔钱购置了上好的棺木,把柳永安葬。这些歌妓又给柳永安排了风光,体面的葬礼。谁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人家照样做得挺好,至少比那些假道学强多了,柳永的付出也算得到了很好的 回报。

一代词曲大家柳永一生落魄,无论生前生后都比较孤苦凄凉,正史也很少记载。但柳永创作的那些精美的词曲却传唱至今,甚至曾经收录于当代中学语文教科书,这也是对这位命运坎坷, 风流不羁的一代大词人柳永最好的纪念吧。

作者:冬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