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档案和出道经历

华仔出道,经历了太多心酸,终成天王巨星。

刘德华与香港电影二十年

德 我们都叫刘德华“华仔”,管周润发叫“发

仔",梁朝伟是“伟仔”,他们好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新的演员,比如吴彦祖,我们谁也不会喊他“祖仔”

由草根走向中层的“流民太子仔”

1981年,刘德华毕业于无线电视第10期艺员训练班。他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为《花艇小英雄》,而令他开始获得声名的则是1982年12月热播的警匪剧《猎鹰》。1982年他参演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1984年因合约纠纷被无线雪藏大半年,1985年与无线改签后随即活跃于电影圈。

上世纪80年代刘德华参演的电影,明显带有他在电视剧中的气味和影子,如《英雄好汉》(1987)和《江湖情》(1987)等英雄类型片都是如此。

上世纪80年代刘德华拳演的电影,明显带有他在电视剧中的气味和影子,如《英雄好汉》(1987)和《江湖情》(1987)等英雄类型片都是如

"刘德华在表演上的特色很早就呈现出来了,我一直觉得他有一种"街坊味",他在处理攀根角色的时候,特别有亲切感。比如说,他早期柏道女片和古感仔片时候,就有一种'流民大牛仔'的感觉,一方面他是流民的姿态,但同时有火子哥的傲气和胸有成竹。"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登徒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当然也有很多演员有这种'流民'味道,但少了刘德华的明星味。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香港电影建立本土意识的影业兴旺阶段,这种流民太子仔的感觉,是刘德华找到的发展特色,他的角色每每是草根本质,却最终得到中产阶级或者专业人士的姿态,在银幕上发挥魅力。在香港影评家朗天看来,“这对应社会由下而上的阶层频繁流动,符合了主流电影观众由草根晋身中产的期望。”

“事实上,随着本土影业的愈趋兴旺,刘德华本身也愈来愈掌握中产意识和中上层身份。由《赌神》(1989)到《赌侠》(1990),正式确立了他作为周润发接班人的地位;1991年,他成立天幕,晋身电影公司老板,开业做《九一神雕侠侣》。两集《赌城大亨》(1992),扮演新哥,在银幕上直接呈现一个白手起家的传奇。表现出充分掌握上流社会玩意(从打高尔夫到卑鄙权力游戏)的天分;到了《天地雄心》(1997),刘德华扮演'企业精英”的角色,深受观众接纳。

香港演艺学院高级讲师舒琪认为,这种草根特点,使得刘德华成为一个特别有亲切感的演员。在舒琪看来,香港电影的特点,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亲切感。而香港电影衰落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演出者和电影本身都失去了原有的亲切感。

我们都叫刘德华'华仔’,管周润发叫'发梁朝伟是"伟仔’,他们好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新的演员,比如吴彦祖,我们谁也不会喊他'祖仔'。”舒琪说。

“情深烂仔”与悲剧英雄

“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刘德华主要拍两类电影,一类是追女片,一类是古惑仔片。古惑仔片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英雄片和江湖片的潮流。他在其中的角色通常是一个小混混,凭自己努力打出来,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符号象征(ICON)。”登徒说。

有影评人认为,刘德华在《旺角卡门》(1988),《天若有情》(1990)就已经建立了“情深烂仔”形象,而且他的角色总是难逃一死的神话,难免一死,成就了这个形象的浪漫英雄身份。

“在当时,他的电影形象一直是个悲剧英雄。这与80年代香港只争朝夕,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大的限期下的悲剧感非常相似,到了90年代,这种悲剧感越发加重,他还演过罹患绝症的角色,有接近

死亡的氛围。”登徒说。

“90年代之后,刘德华演出了很多反英均的角色,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来看,当时社会中已被找不到英雄,整个电影圈都不要英雄。对子城爸华来说,表演这种角色是一种突破,从英趣是向反英雄。《然火战车》是特别明显的反英雄片。

,刘德华自己也曾说过,在英雄走向反英雄的过渡中,他有一段表演上的迷恫期。他的英雄彩象已经深入人心。到了《无问道》,刘德华的反英雄角色被认为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现在看起来,他反而是在反英雄的演绎上,得到了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刘德华拍反英雄片和杜琪峰有很大关系。杜琪峰不要他英雄的一面,比如《暗战》、《大只能》、《无间道》。后来拍《全职杀手》的时候,要他演回一个英雄,他说已经做不回去了。”登徒说。

“对应香港影业逐渐走下坡路,加上刘德华的年纪渐长,情深烂仔的故事开始出现了'夕阳无限好'的慨叹。于是,《龙在江湖》(1998)、《酵侠I999》(1998)的刘德华在消失的边缘留下最潇酒的姿态;相比于《赌城大亨》的意气风发,《龙在边缘》的飞龙已经面对末路降临的气息。"影评人朗天曾有这样的分析。

而在影评人李照兴看来,情深烂仔,或者悲剧英雄,一定程度上总括了刘德华在香港影坛最为无可取代的地位;这样的角色往往奸中有正。不管角色的职业是什么,总之他有情有又,为兄弟赴汤蹈火,为情人烈火战车。

“刘德华惯常的烂仔或者英雄造型是属于旺角的,一种草根的,打不死的活力,一种80年代的豪气,仅仅因为这个,他也是难以取代的。外面的潮流不知改了多少遍,时尚风吹走了又再回来,日本的,英国的,韩国的,只有旺角的永远不变。那是一种最地道的香港美学,或者更具体一点,旺角美学。他告诉年轻的我们,英雄该如何有型。”李照兴说。

中年转身

刘德华的电影事业多产期为1988至1992年,1988年10部,1989年16部,1990年12部,1991年3部,1992年10部)。1989年,随着周润发减产,利德华承接了电影市道的需要,成为当时流行的英雄片最抢手的头号小生。

但处于多产期的刘德华,也往往被认为“处理性格和情感没有深度,角色类型化”影津人张伟雄说:“他喜欢在镜头里玩形态。玩火机,玩枪,玩小动作,连发型都不能改可以说,他是同一时期一直演两种角色而已路最甚窄。多产期还造就了刘德华在表演上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模仿。

随着香港电影业的姜靡,不想跟着香港电第一起完蛋的刘德华,便要在电影中转型了他要去寻求多个刘德华的可能性。

“刘德华是如此专心一意急急去走出自己。《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只穿底裤在夜里很雨的兰桂坊被奚落的挣扎。《暗战》以假粉作为有限人生的生趣。《瘦身男女》和《大只佬》组成'假身两部曲’,是一个偶像向自己一个阶段说再见吗?这是他的转型,自我放弃,重新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张伟雄分析。

《大只化》(2003)被认为是刘德华转型的一个童要标志。"《大只佬》这个角色引导刘德华校开一切,由固有形象先行,到角色性格与演技的大转型,此后我们看到另一个刘德华,《十面埋伏》中的古代差人,天下无贼的很放下刘德华自身,放下了,天空自然大。”李照兴说。

对于刘德华的转型,杜琪峰曾有评价:“我觉得他的转变是在拍《喑战》的时候开始的,我们商量过好不好用不同于以往的演法去演绎,他答应去尝试,其实他付出了很多,才能冲破这一关。我觉得那次之后,他已经少了以往那种'很刘德华”的演法。开始着重Character(性格)。以前你是怎样看他都是刘德华,近年他的电影层面广了。"

不断寻求转型和突破的刘德华,得到了更多好评。他为自己的演员生涯冲出了一条血路。在他放下了架式之后,在他逐渐步入中年之后,他表现出更多的可塑性。“我们已经看不到一个小子一般的刘德华,而是看到一个心态成熟的角色。

他进入成熟期后一个屡被提起的角色是《无闻道川终极无间》中的刘健明,结局一场,他依然不死地坐在轮椅上。“几许慰问,刘健明俨如永劫不返地活在记忆中,与我顿为好一个永远的青春啸歌的画面,把曾经幼稚、浮躁、自卑又自满、招展等偏颇品质,好好思忆凝留--我的刘德华时刻。”张伟雄感慨说

走向大陆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香港和大陆的电影有了合作,刘德华是其中的代表,周星驰是另外一个,但我看周星驰的电影,总觉得是亚洲电影,两

贼》就是这样。”登徒的观感非常细腻。 着刘德华拍的就会觉得是国产电影。比如《天下无

“刘德华应该算第一个在内地发展得很好的香港明星,他能找到与国内电影工作者合作的方法。其实,能拍香港电影,又能拍大陆电影,这样的明星很少。”登徒说。

走向大陆,在一些影评人看来,是香港电影萎缩之后的必然选择。朗天这样阐述,“谁说《龙凤斗》(2004)不是关于香港电影之死。以港片天王刘德华为代表,无比风光的过去,得心应手偷来换去(以前不少人说港产片都是拿来主义,没有真正的创意),到了2004年,终于是药石无灵,葬在路边了!”

盗生,固然是一个人生魔术师,也实在集合了刘德华之前所有美丽形象于一身(情深浪荡的专业精英)。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面对真正的末路,影片的结局只不过为大家留下了一个美丽的梦,动人的记忆而已。

“香港电影固然面对末路,但刘德华转过头来仍然漂亮,而且还昂然开拓新天。在《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成功为冯小刚讲述一个但愿天下无贼的理想。这个梦固然已非香港的,但也显示刘德华朝大陆的走向,加上之前的《十面埋伏》(2004),刘德华明确已朝大中华明星的康庄大道迈开脚步。”期天分析。

关于走向大陆,刘华自己曾说过一段“最近,陈可辛看完《天下无贼》恭喜我的话,令我一生受用。他说,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香港演员回内地拍戏,可以将自己的 Tempo(节奏)调教到和内地演员一样,而没有观众抗拒我扮演大陆人。陈可辛跟我说,'恭喜你,你可以演绎一个大陆人,香港暂时找不到这样的演员。其实因为大陆有这个市场,如果有一天我拍《活着》,办得到吗?以前办不到,现在我觉得可以

香港象征

”刘德华一直是超级努力,对事业热情,专业投入。近几年,刚好香港经济衰退和转型,香港人需要寻找一个心目中的ICON(代言)、这时候,很自然就选中了刘德华。这段时间以来,对的华成为香港很多电视广告,尤其是公益广告的主角。也许,香港人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信念,他给了香港人很多的启发,甚至成为香港人某种精神上的寄托。”登徒这样理解刘德华对于香港的象征作用。

另外一位香港著名影评人石琪在接受采访时说,“1990年代下半期,到2000年初,都是香港电影的低迷时期,很多大明星都没有拍片子,或者去了美国,比如周润发、李连杰、成龙,在这个过程中,刘德华对于香港电影的支持作用很

大。

“刘德华之前已经红了很多年,但不算是最红的明星。他拍了许多小制作的电影,像《旺角卡门》一类的。但这10年来,香港娱乐圈走下坡路,他不离不弃努力投入,又演又唱,做忠做奸,扮肥扮瘦,对港片逆境重生很重要。叫座的《暗战》:《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阿虎》。《全职杀手》、《无间道》、《大只佬》等,他都是功臣之一。他与郑秀文合演的爱情喜剧《孤男寡女》最开心,使死气沉沉的港片在2000年反弹复苏。”

石淇觉得刘德华这几年的表现特别好。"他不断改变戏路,拍了很多另类片,不再是原来的她情扣英雄,也扮老豆,有时也不做主角,还跑去拍大陆电影,一直保持活力,成为香港电影低述刚期的象征。有了他的支持,香港电影不至于在今天完全迷失。

“原来香港人的归属感很强的,但近10年来大人的自信心差了。刘德华算是香港制造的最两代男明星,他提醒着香港人和香港娱乐工常经有过的辉煌。

踏入新千禧年以来,刘德华的演技也开始获得广泛承认,在多年角逐失利之后,终于凭《暗战》首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2年的《无间道》更将他推上天王巨星的最高点。2003年他还凭《无间道Ш终极无间》当上台湾金马奖影帝。

"我觉得刘德华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他的Popularity(通俗流行),他的Output(产量),他的多元化,都是极少有的。他的流行,将跨过几个年代。”这是舒琪概括刘德华在香港电影史上的位置的说法,又何尝不是广大观众的想法呢?

刘德华与“亚洲新星导”

"那种感觉就是被爸妈安排去相亲,进去看里面坐的是全智贤。”刘德华这样描述他第一次看到他投资的《疯狂的石头》的感受。他在2005年3月23日启动“亚洲新星导”计划,支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7位年轻导演拍摄6部华语高清电影。当时刘德华表示将拿出三部电影的片酬作为资金支持,总计1250万港元。刘德华以前支持的香港年轻导演陈果的《香港制造》大获成功,这次《疯狂的石头》出人意料的成功又捧红了导演宁浩,演员刘德华正以个人之力培养导演新人。

屡败屡战

出生于1961年的刘德华在他20岁的时候加入了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到了1990年的电影《天若有情》,刘德华已经从颇受欢迎的电视副演员跻身香港一线电影演员行列。转年,他创三天服制作有限公司,拍摄多部电影。2004年,对德华又独贵成立了电影制片公司"映艺娱

近十几年,香港电影行业持续下滑,每年位刻下60多部左右的作品。票房收入也从十多亿作元,跌到4亿港元上下,即使加上外语片,只不过8亿港元。因此,“亚洲新星导"计划被比作"冰河世纪中的一丛绿草"。香港从来不走热门的清视歌三栖明星,但既具备这些优势,又肯卖力拐携后辈的,环顾全港也只有刘德华能够做到。

长期以来,刘德华一直在用高频率接拍电影换来的片酬从事电影投资,但经营成绩却并不好他的艺德那样足以成为演艺圈的楷模。天幕电公司制作的多是主流题材之外的文艺电影。除是公司的创业之作《九一神雕侠侣》在整个亚洲国内大获全胜之外,之后所有电影都是血本归。在《天与地》惨败之后,刘德华累计大致3000万港元的亏损,并被迫将天幕公司抵偿给湾片商蔡松林。

后来,刘德华将剩余胶片支持陈果拍福《香港制造》。结果,这部电影在1998年的香电影金像奖上,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大奖。该片的良好声誉,促使刘德华有信心再度投资电影,并且在2000年引入其他股东。不过,在《给他们一个机会》票房惨淡之后,合伙人麦绍棠与刘德华矛盾公开激化,最终刘德华一手创立的天幕以出局告终。

与麦绍棠的官司期间,刘德华在接受电台节目访问时,曾经心灰意冷地表示“的确对影迷和我是有打击,总之短期内,我也不会做老板拍戏了,我也不会在电影中参与意见,否则就会涉及官司,所以我专心做演员”。尽管此处有限制条件,可是理想主义的刘德华根本无法停下脚步。2004年他又参与投资艺术电影《江湖》,因为剧本没有通过审查而无缘内地大银幕,只能在删节之后进入影像制品市场。

刘德华的韧性,或多或少地源于他投资电影业时的心态。“我其实没有想过投资电影可以赚大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可能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一部戏亏少许不要紧,只要出来的效果好就行了。”刘德华说,“后来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眼光以及方向不大正确,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亚洲新星导”计划中,刘德华波取了此前的经验。为了给予新导演最大的发挥空间,投资方不会对影片的选材。演员等方面进行任何干涉。但是,“映艺娱乐”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他们投资拍摄的影片都是剧情片,不能让观众感觉太沉问。《疯狂的石头》是一邻荒诞不经的纯娱乐电影,却处处折射出熟悉条切的城市空间和平民生活,市场因素的巧妙选择让它成为中国大陆市场2006上半年最卖座的电影。

前浪拉后浪

“电影业不景气,就不做电影了吗?就是因为电影业不景气,我知道很多幕后工作人员没工开,也有很多新导演,他们没有任何机会,既然我有能力,便来试一下为大家提供-个开工抗业的机会,也给一些新导演一个发挥的机会。否则可能两年,三年后,这些导演便会消失,再有才华但因为无授资,无人找他们开戏,结果要转行。"刘德华将自己比作一块“踏板”,愿意用自己累积下来的资源在行业低迷的时候逆流托起一批有实力的新人。

凭借一人的力量挽救整个电影市场,这听起来像是漫画电影中不切实际的情节。但这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由好莱坞著名男影星罗伯特 雷德福自己亲手创办的圣丹斯电影节则是前辈扶植新人的极佳案例。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成立了圣丹斯学院。圣丹斯学院在1985年接手已有8年历史的“犹他州美国电影节”,1991年正式为它冠以圣丹斯之名。10年后它从传统的关注美国影片。每年只设剧情片和纪录片两项评奖,突然扩张成十数个奖项的“国际接轨”的电影节。

每年,无数的电影业新人带着自己的毕业作品成是业余制作的短片来这里竞争各个单元的奖金,希望从此一回自己的电影梦。过去来到圣丹斯的不少小人物,今天已经是好莱坞体系中的生力军。1989年穷得只能在公园城的山路上步行的斯蒂芬,索德伯格如今同时担任着10部电影的制片人,成为典型的“圣丹斯神话”。

为了“亚洲新星导”计划有足够的启动资刘德华在此前拍摄的三部影片中自涨身价。对于那些老板来说,一两百万不是大事。但这笔对新导演实现自己的梦想却非常重要。“我个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回来,再提机会给这些有才华的导演,让他们去发挥。也是供我的知名度出来,让大家会比较留意一下这些新朋友的作品。”刘德华说。

“电影处在这个阶段确实需要他这样的艺人挺身而出,因为全华语区的电影都在萎缩。电影业还是需要新生的力量,他这个做法很有意义。”这是导演宁浩在《疯狂的石头》取得成功之后对刘德华的感恩之语。

刘德华二胎是不是真的(刘德华)(1)

刘德华二胎是不是真的(刘德华)(2)

刘德华二胎是不是真的(刘德华)(3)

刘德华二胎是不是真的(刘德华)(4)

刘德华二胎是不是真的(刘德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