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克兰第93机械化旅部队(哈尔科夫师)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1)

乌克兰的第93机械化旅前身是苏联红军第93近卫步兵师,是苏联荣誉部队,在二战中第93近卫红旗步兵师获得了两次红旗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等含金量十足的荣誉。

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中,该师突破德军防线、渡过顿涅茨河及插入德军侧翼,仅仅用了不到10天就攻占了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甚至长驱直入,逼近原南方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扎波罗什。逼得希特勒直接坐着飞机飞抵了曼施坦因的司令部,对着他一顿臭骂,并声称要撤换他刚刚得到的南方集团军指挥官的头衔,但是在苏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下,临阵换将显然不适合,于是他将兰兹将军作为替罪羊直接处决了。因在哈尔科夫攻坚战中立下战功而荣获哈尔科夫师荣誉称号(1943.8.23)。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2)

在随后收复左岸的乌克兰战役中连战皆捷。向西推进约200公里,收复居民地百余处。1943年9月末,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2月初,编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近卫第五集团军。并参加克里沃罗格方向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协同其他兵团连克新普拉加(12月8日)和诺夫戈罗德卡(12月11日)两城。

1944年,基洛夫格勒战役中,在近卫第七集团军编成内作战。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在第27集团军编成内作战。而后所属各部队强渡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进入罗马尼亚作战。因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强渡普鲁特河的各项战斗任务而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4.24)。

1944年8月20日至28日期间,全师官兵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英勇作战,因而荣获红旗勋章(1944.9.15)。9月,穿越特兰西瓦尼亚山脉。1944年10月6日起,参加德布勒森战役。10月12日,近卫步兵第281团阿萨多夫中士在克卢日以西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德军土木发射点的射孔,从而保障了本分队胜利,基本完成战斗任务,建立了不朽功勋。他被追认苏联英雄。10月21日,在瓦列奥—卢伊—米哈伊地域越过罗匈国境。

1944年10月29日起,参加布达佩斯战役。11月5日夜间,在蒂萨菲赖德东北强渡蒂萨河,夺取右岸登陆场,并继续发展进攻,配合第27和第53集团军其他兵团连克埃格尔(11月30日)和米什科尔茨(12月3日)两城。

1945年1月初,转隶近卫第七集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破坏德军由科马尔诺东南地域向布达佩斯实施的反突击。全师官兵在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中作战机动灵活。在此次战役中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因而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5.17)。

哈尔科夫步兵师在第53集团军编成内参加布拉格战役,而后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

第93师从顿巴斯到布拉格横跨了6500公里。纵横千里,所向睥睨,从一支普通部队打成了苏联王牌军,在解放布拉格后,第93师就驻扎在了布拉格。成为苏联在捷克的重要统治力量。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3)

在冷战时期,该师参与了布拉格的军事行动。东欧剧变后,1991年1月该师被调入乌克兰。在1992年1月苏联解体后,这个师被划入了乌克兰国防军,隶属于第六军团。驻守在自己的荣誉之地的哈尔科夫,成为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以及乌东民兵组织的重要力量。

不过该旅在2014年乌东战争时表现十分不堪入目,在顿涅茨克机场丢失了大量技术装备,15年时甚至旅长都被乌东武装俘获。

在最近一次露面,在2022年俄乌开战的第一天,第93机械化旅从乌东北上驰援哈尔科夫,同当地守军一起顶住了包括俄军最精锐的“御林军”——近卫红旗第4坦克师在内的大部队的围攻。在3月上旬的反击中,第93机械化旅一路追着俄军第4近卫坦克师打到苏梅州,直接将其打残。前一段时间,第93机械化旅又在伊久姆的一次反击中,击溃了俄第150摩步师。不过俄军方面也称对第93机械化旅的追击给予沉重打击,直接把第93机械化旅打惨,打得毫无战斗力可言,现在战场信息真假难辨,不过作为苏联曾经的王牌部队,以这种消息出现在大家面前,也真是一种讽刺!

2、芬兰第9步兵师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4)

芬兰第9步兵师组建于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之际,当时苏联借口卡累利阿地峡领土纠纷入侵芬兰,当时的苏联拥有450万军队,作战飞机2万架,坦克2.4万辆,汽车27万辆(不含82万辆民用汽车)。而芬兰全国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芬兰武装在强大苏联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5)

当1939年11月30日,45万苏联军队攻入芬兰,所有人都认为芬兰会迎来一场干净利落的惨败。斯大林甚至认为芬兰人最多抵抗2周,而赫鲁晓夫更认为“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但很快傲慢的苏联人就付出了惨痛代价。

芬兰第9师在苏奥穆萨尔米,正面碰见了苏联王牌部队--摩步第44师,它来自乌克兰,在俄国内战中荣获过“基辅荣誉师”的称号,30年代初在全苏军政大比武中荣获过红旗勋章,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是一流的。不过芬兰第九师可不惯着摩步第44师,沿着拉泰公路顽强阻击,值得一提的是,芬军还有大量马拉甚至狗拉机枪雪橇,可以把笨重的马克沁重机枪送到阵地上,“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不断损耗苏军有生力量。最终将豪基拉镇通往苏联边界的最后一条通路切断,把苏联摩步第44师包围在豪基拉镇的中心地带。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6)

虽然苏联拼命组织部队援救,但顽强的芬兰人他们用燃烧瓶打退坦克,再用机枪和冲锋枪逐退苏联步兵,顽强得打退苏联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在包围圈的摩步第44师全军覆没,第44师师长维诺格拉多夫乘坐一辆坦克逃回国后被处以极刑。最终芬苏战争期间芬兰用20万大军吊打苏联120万红军,最终以战死10万芬兰军队的代价收复了所有失地,而苏联则战死了37万人,一战扬名。在二战期间芬兰战斗力堪比德军,装备精良,军队素养高,打得苏联对整个北欧都有阴影,不敢轻易对西北用兵!

3、南斯拉夫无产者第一旅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7)

南斯拉夫是二战期间,唯二依靠自身的力量,赶跑纳粹的国家(另一个是苏联),南斯拉夫在这点上比法国强。南斯拉夫长期牵制着轴心国精锐部队,粉碎了轴心国7次围剿,先后歼敌逾98万人,最终靠着自己的实力于1945年将德国法西斯驱逐出境,而南斯拉夫军民自身也付出了近170万人死亡(占当时全国人口11%)的巨大牺牲。

正是由于牵制法西斯精锐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加上在二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它在当时拥有特别崇高的政治地位。南斯拉夫是欧洲唯一一个没有依靠苏联力量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到可以与苏联说不。

1941年12月21日,南共成立了无产者第一旅,这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及游击队的第一支正规军。粉碎了轴心国多次围剿,取得辉煌的胜利,第一旅组建完毕后,曾试图返回塞尔维亚西部重建根据地,虽然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若干小部队建立了联系,但也遭到了当地切特尼克武装的顽强抵抗。1942年1月,鉴于未能在乌日策全歼南共游击队主力,德军针对桑扎克和塞尔维亚西部的南共游击队发起新一轮围剿,即南解战史中俗称的第二次攻势,游击队主力被迫向波斯尼亚东部转移。

这时单独活动的第一旅也转移到波斯尼亚东部的罗马尼亚山区,该山区的名字可能和古罗马时期的战事有关,因地势险要而在之后也多次成为游击队在波斯尼亚东部的重要据点。为了围歼第一旅,德军调集了第342、718两个整步兵师、第714步兵师的一个营、六个独立榴弹炮连、两个独立工兵分队、两个独立侦察中队及克罗地亚乌斯塔莎伪军的一个营,并对山区形成了合围态势。

在得知陷入合围后,趁着敌人尚未完全发动进攻,旅长波波维奇决定尽快突围,向游击队总参谋部靠拢。总参谋部原本给第一旅划定了一条向南会合的路线,但第一旅的两个先头营在通过这一路线时遭到德军第342、718师的截击,损失惨重。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8)

这条路线最大的阻碍是,第一旅必须翻越环绕萨拉热窝的伊格曼山,该山山顶终年积雪,最高峰海拔1502米,曾在1984年作为冬奥会主办地,在严冬翻越绝非易事。第一旅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耐心和组织力开启了南斯拉夫版长征,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最终胜利抵达波斯尼亚东南部城市、已经成为游击队总参谋部新驻地的福查。为最终解放南斯拉夫全国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3年6月德国及其轴心仆从国集结13个师共计13万人,其中就包括刚在法国完成集训的精锐党卫队第一山地师、党卫队“欧根亲王”第七步兵师,还有经历过欧洲战场硝烟的德国正规军的第118阻击步兵师、第369阻击步兵师和104阻击步兵师,他还被授权可以指挥驻扎在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威尼斯师、费拉拉师和陶里嫩塞师,亲纳粹的保加利亚也派出了2个团进入黑山,另外还有15000名纳粹扶植下的安特·帕韦利奇分子配合作战;从德国本土还特意调来德军总参谋部直属的特种作战部队——勃兰登堡团。发动代号''黑森林''的''围剿'',企图将南军主力1.6万人歼灭在黑塞哥维那与门的内哥罗交界的苏捷斯卡地区。

6月7日至14日,南军以寡敌众,殊死搏斗,损失惨重,在利姆河和德里纳河打了几仗后,最高统帅部作出决定,向北突围到波斯尼亚去。命令很快下达到部队,停止向塞尔维亚方向的进攻,无产者第一旅作为先头突击部队向富查方向进攻,在那里与德军展开激烈战斗,全旅排成战斗队形向德军第369师在巴利若维茨的防线发起冲锋,占领了阵地。利用战术突破口,迅速将缺口扩大,6月12日成功越过富查-卡利若维克公路,杀出了包围圈。突围后的游击队主力在挺进波斯尼亚东部的途中坚持战斗,解放了斯雷布雷尼察等数座城市,缴获了一批武器。德军指挥部在总结战役时不得不承认,战役目标没有实现。

随着第6、第7次的''围剿''失败,德国军队已无力在南斯拉夫发动大规模进攻。南军也在1944年夏秋季发动战略反攻,1944年9月28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会同苏联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队共6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47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辆、作战飞机1292架,对南斯拉夫境内的德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发动进攻。10月20日,南、苏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南军还配合保加利亚军队占领重要交通枢纽尼什,并解放克拉列沃,切断德军E集团军群北撤道路。粉碎了德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为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创造了条件。1944年5月9日,负责南斯拉夫战线的德军主要指挥官冯·莱尔将军于宣布其指挥下的部队的全体投降。

4、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9)

二战时罗马尼亚是纳粹真正的帮凶,不仅为机械化战争提供了必备的石油,还提供了70万正规军参加苏德战场,战斗力远在同盟国意大利之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罗马尼亚的鼎立支持,德国根本没有能力发动苏德战争,也坚持不到1945年。

从巴巴罗萨计划刚开始之时,罗马尼亚军队就是轴心国的主力。战斗力稍逊德国主力,但远比纳粹其他仆从国强大。其中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苏德战场上表现极其抢眼。

1941年8月3日,敖德萨战役打响,苏军人力超过德罗军50%;战车几乎是4倍;飞机是3倍,但仅仅过了6天,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便突破外围防线,这道防线是苏联精心设计。在城市周围修建的由战壕,反坦克阵地,碉堡组成的三道保护圈,最外围的距离市区20-30公里,全长80公里,中间一层距离,城市6-8公里,全程也是80公里,最初设计是抵御纳粹攻势50天左右,没想到仅6天就被罗马尼亚突破。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10)

在克里米亚战役期间,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与德军的几个摩步连混编成了格罗戴克战斗群,以微弱兵力深入克里米亚腹地,最终配合曼师坦因主力围歼苏军16.2万人;当蓝色行动展开后罗马尼亚部队扫荡亚述海周边的苏军残余,为高加索A集团军的深入作战免除后顾之忧。

同时作为保卢斯的两翼配合在斯大林格勒的作战。由于斯大林格勒两翼没有大河作为天险,在冰雪茫茫的草原上,缺乏反坦克火力的罗马尼亚军队被朱可夫击败并不丢人,罗军的施耐德47毫米火炮对T-34无可奈何,但它们打的足够顽强,指挥官的表现让带兵投降的保卢斯都黯然失色。

但溃败的罗军在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师长米哈依尔-莱斯特少将带领下组成一个4万多人的战斗群,被包围的时刻米哈依尔-莱斯特少将始终拒绝投降。与此同时苏军步兵潮水般冲进罗德两个装甲师之间的隔离地带,罗军阵地爆发了惨烈的肉搏战,激战持续到晚上苏军依然没有突破,但其他地方的罗军实在撑不住了,这一天结束苏军的中央突破口扩大到70公里,第五坦克军已经从缺口绕到罗军后方,这意味着138公里的防线已经完全崩溃,罗军落入了苏军的口袋。

直到11月23日,包围圈里的罗军每门炮只剩下40发炮弹,有的士兵只剩下手榴弹了,苏联西南方面军指挥部发出对拒不投降的敌人无情打击的命令,四万罗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个坚守机场的营逃出了包围圈。世界大战中的小国在无法选择中立的时候,只能在大国身上押宝,有首鼠两端的也有趁火打劫的,罗马尼亚跟谁都比较卖力,所以它算是幸运的。因此罗马尼亚军队的战败不丢人,恰恰是他们给了德国持续作战的可能。

5、匈牙利第9步兵军(匈牙利第二集团军)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11)

匈牙利第9步兵军于1942年春组建,其前身是匈牙利第三摩托化旅。由于匈牙利是小国,全国总兵力才42万,二战时期能够出动20万大军随德国加入苏德战场,已经不容易,对德国已经非常够意思了。

纵观整个二战期间,匈牙利武装受装备劣势,进攻乏力,缺乏亮点,但是防守很强,很能抗揍。

从1944年10 月29日到1945年1月18日,苏联发动布达佩斯战役,苏联集结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辖第40(司令为日马琴科中将)、第27(司令为特罗菲缅科上将)、第53集团军(司令为马纳加罗夫中将,1944年12月—1944年1月为塔拉索夫少将,1—2月为加拉宁中将),近卫第7集团军(司令为舒米洛夫上将),第46集团军(司令为什列明中将,1945年1月为菲利波夫斯基少将),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为克拉夫钦科坦克兵上将),空军第5集团军(司令为戈留诺夫空军上将)以及罗马尼亚第4、第1集团军和普利耶夫中将指挥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罗马尼亚1944年8月31日投诚苏联),共计110万万大军携火炮近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约2300辆,飞机2300架,气势汹汹的围剿布达佩斯。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12)

而此时纳粹已经强弩之末,德匈联军不过50万人(35万德军和15万匈牙利人),坦克、驱逐坦克和突击炮约400辆且士气低落,原以为这场战役苏军会以摧枯拉朽般取得胜利。没想到遇到了德匈联军的强力抵抗,共坚持了108天(二战当中最为漫长),让苏军付出35万人的巨大代价,才占领布达佩斯。

在这场硬仗中,匈牙利第9步兵军打得很是顽强,先是在布达佩斯的15千米处阻击苏军乌克兰方面军,使苏军迟迟不能合围,共消耗苏军乌克兰方面军98000人,才勉强于26日在埃斯泰尔戈姆地域实现了多军团会师,完成对布达佩斯的包围。随后匈牙利第9步兵军就撤入城内,同苏军展开了堪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血腥巷战。

各国巅峰和现在对比(世界各国五大主力发展历程)(13)

苏联红军每前进一米就付出9人的代价,打到激烈处,匈牙利第9步兵军将匈牙利皇家墓地扒开,取兼顾的棺材做掩体,抵挡苏联百万钢铁洪流。苏联红军也杀红了眼,由于在攻城遭受了巨大的伤亡,苏联红军在破城之后也对平民实施了残酷的“报复性”暴行:抢劫、殴打、强奸甚至蓄意枪杀时有发生,苏联红军肆意的掠夺了整个城市,他们几乎闯进了每一处居民住所---不管主人是个富翁还是个穷人,拿走一切他们想要的东西,尤其是食物,衣物和贵重物品,商店均被数次洗劫,拿不走的家具或是类似艺术品的大件物品就任意销毁,在大部分情况下,房屋在掠夺一空后被付之一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