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简单来说,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或部门负责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公司内部岗位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从工作分析的具体过程来看,工作分析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具体讲,它是岗位分析者采用科学的、适用的、恰当的手段与途径,直接或间接的收集、比较、综合分析有关工作岗位的信息,并就工作岗位的基本职责、资格要求、任职条件、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做出规范性和格式化的描述与说明,其目的是为组织的发展、组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简单来讲,工作分析的目的就是厘清岗位的“职、责、权、利”。

岗位分析的方法有几种(岗位分析的三种方法)(1)

工作分析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分析是个过程,工作分析的结果---职务规范;也叫工作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或岗位描述。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岗位分析的对象是岗位,而非人;这一点尤为重要!

  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讲,岗位分析的方法很多,诸如:职务分析问卷(PAQ)、工作要素法(JEM)、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MPDQ)、临界特质分析系统(TTAS)、职能工作分析法(FJA)、任务清单分析系统(TIA)和关键事件法(CIM)等。

岗位分析的方法有几种(岗位分析的三种方法)(2)

结合管理咨询实践经验,实则在实际的岗位分析过程当中,最常用,也是对好用的工作分析有三种,具体内容如下: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顾名思义,就是以问卷的形式和途径,对公司内部所有岗位的“职、责、权、利”进行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输出的方法。从其过程来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预先制定“岗位说明书制式模板”,然后将岗位说明书模板下发至各部门、各岗位;可以先由岗位任职者按照本岗位的工作任职条件、任职内容等模板要求的内容进行初稿填写。随后、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可以组成岗位说明书初稿评审“三人组”,即岗位任职者、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人员组成评审小组,对岗位说明书进行最终的评审和修订。

二、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由岗位说明书的撰写人,与任职者本人,部门负责人等人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谈。通过详细的面谈,了解和记录访谈对象任职岗位的“职、责、权、利”,然后形成职位说明书初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访谈对象的访谈并非是漫无目的访谈,而是有预先确定的访谈内容。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实预先确定的访谈内容大致是和岗位说明书模板是雷同的。原则上能够使用问卷法就不使用访谈法,因为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一样的;只不多,对于书写能力较差的岗位,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访谈这种“笨拙”的方法了。

岗位分析的方法有几种(岗位分析的三种方法)(3)

三、观察法

这是一种更加“不聪明”的岗位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在一些特殊岗位,比如书写能力不强(甚至不会写字)、又无法通过访谈进行工作分析的岗位。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被迫无奈”才适用出来的方法。可能会有读者问了?有这种字不会写,话不会说的岗位吗?答案是肯定的。

2014年,我带队为浙江一家大型影视拍摄基地进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该影视城是国内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在岗位分析阶段,就遇到该影视城的下属餐饮公司有一个“烧饭工”岗位,这个岗位是由几个大爷组成的一个小组,每天蒸大米饭,浙江本地人,一口的浙江本地“乡音”。这些大爷饭烧的很香,但就是不识字,也不会讲普通话,为此,咨询小组甚是着急和为难。最后,迫于无奈,我让咨询小组的两位助理(浙大在读研究生)跟着这几位大爷学习了几天,每天从仓库领米到米饭蒸熟,全程跟踪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之后,这个“烧饭工”岗位说明书顺利完工。

最后,在此提示一下,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岗位,而非这个岗位的任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