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辽河的环境变化(辽河生态环境变化有多大)(1)

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辽河的环境变化(辽河生态环境变化有多大)(2)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的白鹤

9月24日,沿着辽河干流的轨迹,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跟随“辽河生态景观建设媒体行”活动走进康平县和法库县。在白云飘逸、绿水环绕、群鸟振翅间,感受万物融合、如诗如画的生态之光。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除了天工造物的生态旖旎,沿途还有浓郁浑厚的人文景观以及唇齿留香的百年窖藏,惊喜满满。

在卧龙湖湿地科普馆邂逅国宝级鸟类

坐着大巴车一路向北,距离市中心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参加活动的一行人便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沈阳卧龙湖湿地科普馆。

作为亚洲东部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站,每年有上百万只鸟类在康平卧龙湖湿地停歇、栖息和繁殖。基于此,康平县卧龙湖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共同支持下,修建了这处集收藏、展示、宣教、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科普展示场馆。这里也成为沈阳市唯一的一座湿地类科普场馆。

三层的建筑,展示卧龙湖湿地元素的同时又借鉴了法国自然博物馆的建筑和布局特色,以原木色为主色调的设计将原生态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眼下还不到候鸟迁徙的时节,但是在这里,却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卧龙湖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景观与丰富的鸟类资源,零距离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标本,还可以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观赏上百万只鸟类停歇、栖息和繁殖的壮观景象。

生态封育恢复辽河生态环境

科普馆里的潺潺河水、清脆鸟鸣,勾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又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画面中的那山那水便出现在了眼前。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青龙山,对面就是青龙湾。以前这里都是庄稼,清一色的玉米地。”在一处刻有青龙山的石碑旁,康平县自然资源保护中心主任孙汉勇感叹,“经过10年的治理,辽河康平段的生态环境改善了不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即是蜿蜒流淌的辽河水湾,清风习习、波光粼粼。

孙汉勇介绍,2011年,康平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治理辽河、恢复辽河生态”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辽河干流康平段的治理保护工作。包括土地回收回租、岸坎修复、阻隔带建设、管理路建设、节点建设、违章建筑清理、支流河污染治理等工作,使支流河水达标排入辽河,既为辽河在全国率先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做出了应有贡献,也为进一步实施生态带、旅游带、城镇带“辽河三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这河里没有耕地,没有排污口,没有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孙汉勇说,工作人员24小时看护河流,除了禁止人员进入外,还要在汛期注意堤防安全,做好防汛工作,“就是要从源头上恢复辽河环境”。

目前,辽河干流康平段已实现全面封育,水质达到5类,林地面积两万亩,草场4万亩,植物种类180余种,鱼类25种,野生鸟类超过100种,哺乳和爬行类动物达到40种,鸟类迁徙时单日最高观测记录9220只。这些成果的实现,离不开“孙汉勇们”的守护。

辽代古塔、百年老宅增添人文厚度

在即将离开辽河干流康平段时,车辆行至康平县郝官屯镇小塔子村,一座辽代古塔、一栋百年老宅,给康平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人文风采。

据塔的建筑风格及辽代祺州城址推断,这处古塔的修建年代当与辽代祺州置年相同或稍晚,大约在公元921—926年间,是一座辽代佛塔。

近观,塔为青砖建筑,实心密檐式,8面13级。塔身各面设佛龛,内砖雕坐佛。各角陪衬砖雕小壁塔,密檐结构严谨。据郝官屯镇副镇长刘桂春介绍,这种陪衬砖雕小壁塔的造型,很是罕见。如今,古塔经千余年风剥雨蚀,稍向东南倾斜。1858年(清咸丰八年)村人曾集资维修塔基。1981年9月,辽宁省文化厅拨款对塔基再次维修。1980年10月,该塔先后被确定为县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栋百年老宅现在村委会的院内,是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老宅始建于清末,原为四合院建筑,有正房、东西厢房及门房,现仅存正房五间,辽北地区囤顶式建筑,为梁架结构,正房窗台下的十组石刻尤为精美,雕刻为金鸡报晓、猛虎下山、丹凤朝阳、花鸟鱼虫等10组图案,由此可知此前的繁华景象和其主人的显赫地位。类似该建筑的图案样式,在张氏帅府中也能找到一二。

目前,该处老宅用作民俗展示馆,与辽代佛塔形成了小塔子村文物古迹群。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鸟类乐园

与康平县青龙湾打造生态带、旅游带异曲同工的,还有沈阳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还有个别致的雅称——“鹤栖圣地、候鸟乐园”。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是白鹤等迁徙候鸟停歇的重要驿站,通过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在逐年增加,通过近两年来的监测,春秋两季在獾子洞湿地迁徙停歇的各种野生鸟类高峰期数量高达十几万只。其中,国际极度濒危、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鹤2400多只,全球濒危的东方白鹳314只,国家I级保护动物白头鹤7只,国家II级保护动物大天鹅970只、小天鹅700只、白枕鹤6只以及其他雁、鸭类野生候鸟10万余只。

目前,獾子洞湿地公园已成为国内外鸟类专家研究迁徙期白鹤习性与湿地生态环境关系、分析人类活动对白鹤影响的重要区域。湿地公园与叶茂台镇的辽墓群、古枫林、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等旅游景点遥相呼应,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来此观鸟,为当地居民的农家院、采摘园和庭院经济带来了无限的旅游资源。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关彤

摄影记者孙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