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结合个人日常教学临笔学习,前面交流了“亻”与“八字底”两种偏旁(字根)楷书汉字书写技法理解。其实笔者认为,在临写基本笔画笔法基本熟练后,我们可以开始对汉字进行分类(比如按偏旁部首分类)临写了。此中的好处也很多,除可以提高效率之外,有时还可以因为处理不同汉字布局与书写笔法,自然与不自然地会将不同字况进行对比,反而更深刻地领会这些偏旁部首字根的笔法技巧与布局思想。

偏旁部首“字根”概念有时会帮助我们全面认识书法结构的布局思想。

楷书偏旁基础知识(楷书偏旁技法3冫)(1)

图:田英章先生关于书写两点水偏旁的建议

不妨我们还先来看一看田英章先生关于“冫”这个偏旁的书写经验。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冫’下点应略微偏左,以便稳定重点。两笔距离不要太远,稍需紧凑,而提锋切忌太长,并注意所指的方向。还应该体会和观察两点的呼应关系的连带关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书法汉字的观感就是从3个方面体现:

1)“笔法”技法负责的“笔画的形态”;

2)“结构”经验处理“笔画几何位置”,结构保证汉字稳定不倒;

3)笔画间在形态与位置上的“呼应关系”。

从这3方面逐级分析处理,就可以各个击破书写中的难点,提高自己的具本书写技能。

楷书偏旁基础知识(楷书偏旁技法3冫)(2)

图:田英章先生工楷《读书》

对于笔法的严格要求,并非所用书体都这么一样,静态书法的楷书,不能以动态表现,所以笔法精致对于工笔楷书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新中国简体汉字发布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楷书通用字库随之出现,这种通用字库其精巧性与标准性都超过了过去的“唐楷”与“楷书美术字”。可能这就是人类精工制造工业文明变化带来的对中国书法文化的革新冲击。简体规范字的书法文化兴起。如果说田英章先生的楷书笔法总结简化点燃了现代工笔楷书的书法之火苗,那么社会大众对“工业时代”精工制造文化认同则是工笔书法的传承的强大动力。

楷书偏旁基础知识(楷书偏旁技法3冫)(3)

图:启功行楷《乐道》田英章楷书《勤学》

什么是汉字字根?

上文中, 我们提到了“字根”这个概念,那什么是字根?“王码五笔”定义:“字根是构成汉字最基本的单位, 由若干笔画交叉连接而形成的相对不变的结构称之为字根”。根据中国汉字造字法。可以看出汉字是由“偏旁部首字根”组成,这与现代建筑中的装配式建筑理念完全一致。在笔者看来,字根我们以可以分为两类:居字左的偏旁与占位其它部位的部首,或者按王笔法拆解字根规则分为“成字字根”与非成字字根。

在文中的“冫”两点水绝大部分居左,是偏旁类字根。而且还是非成字字根的小偏旁,与“亻”一致,算是“小偏旁”,左右结构中最多占到左侧几何空间三分之一。

楷书偏旁基础知识(楷书偏旁技法3冫)(4)

图:田雪松工楷《翠竹黄花皆佛性》

“冫”左右结构偏旁字布局要点。

楷书,即使是行楷也还是以“横平竖直”为大布局框架,以此保证楷书的字形稳定与楷书体的风格。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以例字“冰”为例,左边“冫”因为是小偏旁,左右占位需小一些,而且上下分布上,也要比右边部首“水”稍短一些。实际上其它几幅作品中的“清、佛、池、读”都应该如此保证左右字根之间的呼应关系,保证布局的协调。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竹”字,左侧的“个”旁都比右侧“个”稍小。而在中心上,左偏旁与右部首上下中位线基本一致即可保证字的整体平衡。

写好笔画,以笔画组合出字根,再由字根为单位就可以象祖先们“造字”一样组合书汉字书法作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