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皮草行情怎么样了(皮草为啥卖不动了)(1)

虽然一件也是批发价,但仍少有顾客问津。

现在皮草行情怎么样了(皮草为啥卖不动了)(2)

冷冷清清的皮草行。

“成败就看今年了。如果再赔,就不干了。”已经经营裘皮服装生意10年的皮草行老板柯文琦沮丧地说。近几年,柯文琦几乎每年都在赔钱,从去年开始,她不得不将一些库存服装以成本价销售,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记者了解到,从年初至9月份,国内已有上千家毛皮企业倒闭,九成以上毛皮动物养殖场转行。业内人士认为,貂皮价格已经跌无可跌,养殖场绝大部分的倒闭会导致皮毛产量大幅减少,皮草价格可能触底反弹。那么,现在是抄底皮草的时机吗?

两三千元是市场主力

成交价仅为吊牌价三分之一

哈尔滨海宁皮革城是市区内专门经营皮草服装的大型商场。初冬是皮草热销的季节,但在商场里走一圈,很难见到几个顾客。商场里多数店铺都设置了折扣专区,女款皮草价格多数在两三千元之间,有些低至1000多元。一些用料较好的男款皮草价格,较以前大幅下降。

在一家知名皮草行店铺,店员拿出一件男士貂皮上衣说:“这款衣服用料是最好的美国天鹅绒貂皮,你看绒底多厚。”这件衣服的吊牌上写着售价为23800元,店员说,现在正在搞活动,9800元就卖。随后,店员又主动降价说:“找店长申请一下,还能便宜一些。如果诚心买,7800元可以拿走。”吊牌价和成交价的差距为何如此大?店员说:“这种质量的貂皮服装,以前要卖到两三万。现在同行之间相互竞争,如果卖贵了顾客就到别人家买了,所以不得不压价卖。”

在二楼一家店铺内,两名顾客正在同店员讲价,一件吊牌价为14000元的男士貂皮,经过讨价还价后,店家已经让利到5000多元,可是顾客仍然嫌贵。最后,老板将这件服装以4800元的价格卖给了顾客。

不只貂皮服装降价,皮毛一体的裘皮服装也大多在3000元左右。有店主说,这种质量的衣服以前可以卖到七八千元。曾经被很多人视为奢侈品的皮草,如今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价格跳水赛。

从六年前至今一路下跌

时长和跌幅都挺罕见

“现在很多人不喜欢穿貂儿了。”柯文琦说:“以前皮草进货价高,销售时加价也高,一件貂皮挣不上5000元基本不会卖。现在进货价低,加价也少了,一件衣服加一两千元甚至几百元就卖。服装加价少了,可是支出一样没少,场租、库房、人工等各项费用还出现了上涨。”

“现在的行情几乎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前一年进价一万多元的貂皮,今年只要七八千元,零售价也就一万元左右。如果前一年进的货当年没有卖完,下一年别人的零售价可能比你前一年的进价还便宜。这个时候为了回笼资金,就只能将库存赔钱往外卖了。”柯文琦说,“2013年前,皮草价格一路上涨,这让很多经销商感到赚钱的机会来了,开始大量囤货,期待2014年出现更好的行情。可是,从2014年开始,裘皮价格突然下滑并且一路向下,至今已经将近6年。当年囤的货全砸在手里了,现在市场上一些超低价打折款,有的就是那个时候囤下来的。皮草行业的涨涨跌跌我也经历过,可是从来没有下跌时间这么长、幅度这么大。”

面对皮草服装弱市行情,柯文琦萌生退意:“经济实力强的经销商可以等待价格回暖,经济实力弱的前两年就已经退出去了。而对我这样不强不弱的来说,现在就是一种煎熬。退出觉得已经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万一明年行情好了岂不可惜,可是不退又看不到行业回暖的迹象。真不知道这一波行情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如果再这样下去也只能转行了。”

皮草热销黄金时代

养殖户包机去丹麦进种貂

在尚志市开养貂场已经近10年的杨宝成(化名)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貂皮市场原料是供大于求。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前些年行业赚钱快,技术门槛不高,所以吸引了很多人进入到这个行业里来。

“我是2010年开始开办养貂场的,当时有个朋友对我说这个行业很赚钱。经过一番考察后,我东挪西凑了400万办起了养殖场。”杨宝成说,养殖场在开办的第二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当时,饲养毛皮动物的生意好,收购的人也多。2013年,尚志市周围饲养水貂、狐狸、貉子的养殖场大大小小有上百家。收购貂皮的客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俄罗斯人。”

养貂赚到钱的杨宝成决定在养殖行业大干一场,第二年贷款扩大了养殖场,增加了养殖数量。“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丹麦水貂好,我就想去丹麦进种貂,找到几个朋友一商量,结果大家都同意。我们几个人就凑钱去丹麦买种貂,包了一架飞机将种貂运回来。当时,仅运费一项就花了200多万元。”杨宝成说,“那个时候感觉赚钱真是很容易。”

中国皮革协会一项统计表明,2000年至2013年的13年间,国内毛皮动物养殖行业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市场。

不忍心貂被捕杀

动物保护意识逐年增强

“2013年时,一张貂皮卖1200元,收购商们抢着要。从2014年开始,貂皮价格逐年下降,现在一张貂皮只能买到170元,价格相差了7倍还多。”杨宝成说,“俄国是世界第二大皮草消费国,但2014年以来收皮货的商人一下子少了许多,而国内的收购商在2013年囤积了大量貂皮还没有销售出去,两方面因素的打压导致市场开始滞销。”

业内人士介绍,除了市场原因,消费者也不太认皮草了。随着市民的动物保护意识逐年增强,在冰城人的时尚字典里,不再有皮草了。面对相同的价格,许多人选择高端羽绒服也不选皮草。一位曾经买过皮草的市民说,自从她看了活貂剥皮的视频后,就决定再也不买皮草了。

杨宝成说:“皮草行情好的时候,我周边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毛皮动物养殖场,现在只剩下七八家。也就是说,90%以上的养殖场都转行了。”养殖水貂利润小甚至没有利润,是养殖场关门的主要原因。“一只母水貂从貂种到能够打皮,仅饲养成本就需要140元。公水貂虽然可以卖得贵一些,可是貂种也比较贵。”

链接

价格几乎跌无可跌

业内人期待行情拐点

面对几乎无利可图的市场,杨宝成并没有放弃,在他看来,毛皮市场的寒冬即将过去。“现在貂皮行情已经达到了成本边际,价格已经到了跌无可跌的程度。另外,这几年全国的养殖场绝大部分倒闭关门,也导致皮毛产量大幅减少。”他说,此外,开办养殖场的成本也大幅降低。“以前开办一家饲养1000只水貂的养殖场至少需要400万元,现在五六十万元就可以兑到一家设施完备的养貂场。”杨宝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行情拐点应该不会太远了。”

皮草行业能够在这个冬天里迎来春天,这还需要消费者的认可。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