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1)

人们谈论起太平天国的北王韦昌辉,大多会对其摇头叹息,鄙夷不已。

的确,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丑恶、太深刻了。

他为了争权夺位,诛杀了东王杨秀清全家,又党同伐异,清洗异己,掀起血雨腥风,残忍地杀掉了天京城内两万多人,心狠手辣。

诛杀杨秀清,本来翼王石达开是同意的,但看他杀人太多,说了几句。他马上翻脸,挥动屠刀,追杀石达开及石达开一家老少。

总算石达开脚长,溜得快,逃出了天京城,躲过了生死劫,但城中的一家老小,被韦昌辉杀得干干净净。

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2)

这种情况下,洪秀全为了维护自己的“一国之主”,“君权神授”之最高权威,就想到了通过韦昌辉来抑制杨秀清骄横的办法。

韦昌辉为“天父第五子”(天父第四子为冯云山,天父第六为石达开),封为北王、六千岁。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牺牲后,韦昌辉与石达开成为洪秀全、杨秀清的主要助手。建都天京后,韦昌辉主管日常政事与卫戌任务。

当时定制,各方军务必先“禀”韦昌辉、“禀报”石达开,然后“禀奏”杨秀清裁决,韦昌辉仅位列杨秀清下一等。

不难看出,韦昌辉既是牵制杨秀清的一方力量,同时,也是杨秀清所忌防的一方力量。

对于这个,杨秀清拎得门儿清。他毫不留情地夺了韦昌辉手中重兵。他先是到北王府发号施令调兵遣将,随后下令将保卫国都天京的指挥部由北王府改设于翼王府,要韦昌辉把军权转交给翼王石达开。

为了不让韦昌辉抬头,杨秀清还从各个方方面对韦昌辉进行打压。

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3)

韦昌辉派部下张子朋乘船上犯湖北。张子朋建功心切,与友军争船只。杨秀清即以失责罪杖打韦昌辉。韦昌辉被打得皮开肉绽,旬日不能起床。

最过分的是,杨秀清的妾的哥哥与韦昌辉的哥哥争夺房产,杨秀清要杀死韦昌辉的哥哥,却不亲自动手,转交韦昌辉处理。

韦昌辉无可奈何,被迫将自己的哥哥五马分尸。

韦昌辉对杨秀清的怨恨可想而知。

当洪秀全以“天王密诏”形式令韦昌辉收拾杨秀清,韦昌辉大喜过望。

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4)

事变当日,韦昌辉大开杀戒,杀杀杀,杀了杨秀清,还杀杨秀清全家,杀一切与杨秀清有关的人,犹如砍瓜切菜,杀得血流成河。

天京大面积流血,事态扩大,军民不满。

不日,石达开讨韦大军压境,洪秀全借石达开大军声势,亲自带兵,向乱党韦昌辉发起进攻。

韦昌辉无力抵抗,其父亲韦元玠、以及全家老小全部被杀,全部杀死,其本人被活捉。

为杀韦昌辉灭口,洪秀全将韦昌辉处以五马分尸酷刑。

韦昌辉死年31岁。

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5)

经过这次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虽说洪秀全是“天京事变”的始作俑者,但韦昌辉的滥杀才是破坏天国基业的最大元凶。

为了平息民愤,洪秀全下令剁韦昌辉其尸体为肉块,每块两寸见方,悬挂在天京城内格栅示众,上面标明:“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

不久,洪秀全给杨秀清予以平反,而把韦昌辉定性为巨逆,否定了其之前的所有功绩。

洪秀全这一否定,相当于把韦昌辉打下了地狱。

百多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韦昌辉就成了一个昏庸无能、却又长了一副蛇蝎心肠的小人形象。

不过,在清军阵营里,曾国藩等人不但把韦昌辉排入“悍贼”之列,还一度把韦昌辉视为太平天国的第一首脑。

认真审视太平天国早期运动轨迹,客观地说,曾国藩等人对待韦昌辉的定位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韦昌辉生于广西桂平金田村人,但其祖先是从外地迁来的客家,家虽富有,却饱受当地土著排斥。

在韦氏家谱上,韦昌辉的名字叫韦志正,早年以“韦正”之名行世,金田起义后,在东乡建制时才改名“昌辉”。

冯云山在紫荆山创建“拜上帝会”,韦昌辉在会中找到了归属感,心潮澎湃,裸捐,把全部家财都捐献给了上帝会,还拉上了父亲韦元玠、弟弟韦俊,以及全族韦姓人入会。

洪秀全从广东到了金田,大部分时间就住在韦家,异常感激韦家的厚待。

萧朝贵观颜察色,秉承洪秀全意旨,假借“天兄下凡”,宣布韦昌辉为上帝的亲儿子、耶稣和洪秀全的亲弟弟。

韦昌辉因而正式成为领导核心的一员。

当时,韦昌辉和石达开两个家族入会者众,且人才辈出,是拜上帝会最可倚赖的骨干力量。但石达开家在贵县,离金田差不多有二百多里路,所以,拜上帝会的大本营就设在韦家。

韦昌辉于是当仁不让地担任起调兵遣将的工作。

韦昌辉把自家里的房屋都改建来打造兵器的作坊。为了掩盖打铁声,特意在屋外塘里养了二三百只大鹅。鹅叫声噪聒终日,瞒过了当地的封建地主团丁的耳目。

洪秀全、杨秀清把起事的日子定在1850年阴历十二月初十,理由是这天是洪秀全的生日。

该日,两广各地的数万会众齐聚金田村,拜上帝会在韦宅举行庆典,誓师举兵。

这几万太平军中,有上千韦氏子弟。

是韦昌辉的煽情鼓动,韦氏举族从军。

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6)

这也是为什么清方在太平天国运动早期把韦昌辉误认为是太平军第一首领的原因。

可惜的是,这上千韦氏子弟跟随韦昌辉从从金田出发,绝大多数一去不归,战死异乡。

最先战死的是韦昌辉的弟弟韦志先、韦志能。这两兄弟于1851年8月28日战死在紫荆山的要隘风门岰,连桂平地界都没走出。1852年4月6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韦昌辉的叔叔韦元珖死于城外古苏冲;1854年11月24日,韦志能的儿子韦以德战死于湖北半壁山;1854年,韦昌辉的族弟韦得玲战死于安徽太平府……

韦昌辉“身材瘦小、白面高颧、须眉疏秀”,貌似文弱,实悍勇无比,行军打仗,让清军闻风丧胆。

洪大全在永安州外被俘后供称,韦昌辉“督军打仗,善能合战,是他最勇,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有一万(清)兵也不怕”。

清军因此大呼韦贼“能征善战”。

但随着大病渐愈的杨秀清坐镇中枢,萧朝贵、冯云山相继战死,韦昌辉开始改任居中理事,领兵打仗的机会锐减,敢战之名渐不为人知。

天京事变最后结果(天京事变的天杀星)(7)

天京事变前夕,韦昌辉赴湖北督师,其所带并非自己嫡系部队,最为善战的弟弟韦俊、侄子韦以琳又不在身边,到了瑞州就被湘军曾国华部打得大败。

这是韦昌辉对清的最后一战,此战也坐实了其“昏庸无能”之名。

韦昌辉却也因为这次外出督师,执掌到了部分兵权,收到洪秀全的讨杨密诏后,匆匆返京。

最终,在天京的权力杀戮游戏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太平天国大好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