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9日讯(通讯员:尹振亮 邓小霞 唐麒斌)“小王这人,别看他个子瘦小,做事忒霸蛮,又细心,就像一位男保姆。”“这些年,都搭帮小王院长的照顾,我们在这里才过得这么开心舒服。”9月18日,笔者到嘉禾县袁家镇敬老院采访,谈起镇民政办主任、敬老院院长王石平,院里的五保老人都一个劲地为他点赞,翘起大拇指。

敬老院护工逃离(嘉禾县袁家镇敬老院的)(1)

自从2011年初走进镇敬老院后,王石平一干就是11年多了。这些年来,他真的是十年如一日,把心安扎在敬老院,把爱留给了院里的五保老人,兑现着他刚进敬老院时许下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承诺。

王石平告诉我们,从事敬老院服务管理工作,自感压力大,责任重。这些特困人员在进院前都是单独过日子,一些老人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无法适应,随地吐痰,吐口水,丢果皮垃圾,把柴草和赃衣裤堆在床底下,一些老人大小便失禁,刺鼻的味道充斥着院子等。每次有新的五保老人进院来,他和管理员为打扫这些脏物,不知道呕吐了多少次。而当他每次到老人房间清理,规范杂物时,个别老人还把王院长对他们的关心误解为无理干涉,有的给脸色看,有的甚至口出粗言,让王院长哭笑不得,尴尬难堪。面对老人的不解,王石平没有往心底里装,总是告诫自己:老人如小孩,观念不一样,老人视他们的财物如生命,突然要收走他的家当,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会有危机感等。掌握了老人心理和顾虑后,王石平每次有新进的五保老人,他都首先找老人了解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等背景,并耐心细致地跟老人说:“来到敬老院,我就是你们的亲人,会想办法让大家吃好、喝好、住好,让你们生活得幸福快乐。到敬老院集中供养后,每间住房内油、盐、酱、醋、菜、灶等日常用品都有,大家就要讲卫生,共同维护好秩序。如果房间里长期堆放些柴草、杂物,或果皮垃圾,时间长了会发霉,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容易发生火灾.....”老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一时听不进,他不厌其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老人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敬老院护工逃离(嘉禾县袁家镇敬老院的)(2)

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基本上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孤寡老人。去年,院里一位姓彭的老人有天突然拉肚子,反复把屎尿屙在床上,臭气难闻,一天换了好几次床上用品,好几次衣服裤子,可他不厌其烦,悉心照顾好这位老人。老人吃不下米饭,他便三餐给老人做流食,让老人在短时间内,病情就得到遏制。这位老人,一讲起王院长,眼泪水就禁不住淌落了下来。“王院长这人对大家真的很好,好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耐得烦,吃得苦。”据院里的工作人员反映,像这样的事情,王院长每年都有几十次。

镇上的老领导李爱国告诉笔者说:王院长刚从事民政工作的那些年,为了解决袁家敬老院场地小、床位不足等问题,他多次向镇政府和县民政局建议,将原泮头乡政府机关驻地改建为敬老院。为此,县镇两级共投入100万元打造了高标准袁家敬老院,并于当年年底便组织五保老人搬入新家,集中供养特困对象达36人,成为全县入住人数最多、管理最规范的养老机构。

为了让老人们住得安心、舒心,他想方设法争取各类资金,在敬老院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每套住房安装了电视,建起了图书室等,定期请医疗机构的医生为老人做健康检查,经常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为老人献爱心,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十年多的工作中,他将敬老院打造成集生活居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幸福家园,不仅让老人在生活上得到满足,而且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充实。

采访结束,笔者问他:“你在敬老院一干就是十多年,别人都说你是敬老院的‘男保姆’,有何感想?”他不假思索地说:“这没什么。我觉得,关爱老人,特别是五保老人,这是大家的事情,应该给他们多些光爱,让他们的余生过得有意义有意思,这是我的职责职能所在。”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被记三等功2次、获嘉奖9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曾获嘉禾县“十佳优秀通讯员”,2019年被评为郴州农村党组织书记“四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优秀学员,2022年提名郴州市“最美民政人”,嘉禾县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党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