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入诗入词在唐诗宋词中常见。

唐人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1)

图片鸣谢网络

杜甫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人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花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陆游的“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秦观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2)

图片鸣谢网络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含义多层。首先代表春天来了,“桃花春色暖光开”;其次代表青春爱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再次代表逃避世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木还与道教有关,可以辟邪,“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3)

图片鸣谢网络

唐代诗人崔护(?-831年),字殷功,博陵(今河北保定)人,是博陵望族崔氏后人。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大和三年(829年)为京兆尹,后任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按说这人生经历已算丰富,但就是少见于正史记载,有关他的事迹多是民间传说。

崔护有一首诗,只四句,却比人红,涉及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名《题都城南庄》,我看还不如就叫“人面桃花”呢!知道这诗的人大都不知道诗的名字,严格说这诗的名字是后人根据故事后加上的,并不是崔护诗的原题。

崔护是博陵人,“资质甚美”,这里的“资质”指姿态容貌。但他“孤洁寡合”,很难与人沟通交往,按今天的话说,情商不高。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4)

图片鸣谢网络

有一年清明,崔护自己一个人到都城长安南边游览,遇到了一户人家,占地不大,大概只有一亩地,花草丛生,也看不见人。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5)

图片鸣谢网络

崔护叩门很久,刚准备离开,有一位女子隔着门缝偷看,并问了一句:谁呀?崔护先自报姓名,然后说:大好的日子,我一个人独自看看春光,由于喝酒口渴,能不能给口水喝?女子开门端来一杯水给崔护,让他坐在院中的马扎上、原文是“设床命坐”,而自己却一个人倚在一棵正开着花的小桃树上,含情脉脉地看着崔护。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6)

图片鸣谢网络

这女子“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护看着美人,不知说什么好。两人相互看着,许久,崔护只好告辞,女子将他送到门口,好像一肚子话没说就返回屋里。崔护一步三回头地回了城,此后一年的时间里他再也没有来过。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7)

图片鸣谢网络

第二年清明,崔护一下子想起去年的事情,“情不可抑,径往寻之”。结果是一切如故,只是大门锁上了。崔护想了想,就在大门的左扇门写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8)

图片鸣谢网络

诗是按故事顺序叙述的。前两句就是去年发生的一切,精彩的描述是“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是崔护将去年的相遇提炼而成,“人面”即女子,桃红乃隐喻。

南朝梁有个诗人叫刘遵,写过绮丽的宫体诗,其中就有“鲜肤胜粉白,曼脸若桃红”之句,这就让“人面桃花”一语双关,隐喻极深。

后两句是崔护今年的感受,事隔一年,再次造访不遇,顿生几分遗憾,好在隔着院墙看见盛开的桃花依旧。崔护真实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没有后来的故事,估计这首诗就淹没在唐代诗词的大海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9)

图片鸣谢网络

但孟棨的故事后续续的好。几天后,崔护又去了城南:“复往寻之”,忽然听到院里有哭声,然后问怎么回事?一个老者问:你是不是崔护?崔护点头,老者笑:是你杀了我的女儿。

崔护听了,惊得说不出话。老者继续说:我女儿都十五岁了,成年了,知书达礼,就是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去年你走后,她天天恍惚若有所失,前几天出门回来时看见门上的题诗,进门就病了,然后几日水米不进,死了。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10)

图片鸣谢网络

老者接着说:我老了,就这么一个女儿,迟迟未嫁的原因就是想遇见个好人,将来把终身托付给他。可今天不幸死了,这不是你害死的吗?老者又扶住崔护大哭,崔护十分感动,就问老者:我能进屋看看她吗?然后二人进屋,女子额在床上,崔护上前扶起女子的头,放在自己大腿上,哭着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啊!哭了没多一会儿,女子睁开眼,仅半天就完全康复了。老者乃改大悲为大喜,最后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人面桃花相映红下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11)

图片鸣谢网络

孟棨在《本事诗》里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凭感觉,故事后半段是续上的,无论加何,算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皆大欢喜。

诗歌的文化力量在中华文化史上毫无争议位列第一。自先秦的《诗经》起,先贤们就知道“不学诗,无以言”,这甚至与“不学礼,无以立”并列。

“人面桃花”的诗与故事一道,形成了唐诗的一道风景。崔护以一首小诗名扬天下显然不是偶然,因为诗中包含了太多的民族情感和生存理念,国人愿意将其中有关女子的部分发扬光大。

桃花,一种普普通通的花卉,因人们赋予了它文化内涵,在某些时刻迸发巨大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