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帖用听的,直接点开就好啦~

文稿的

分界线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儿歌三百首》系列的第二集。

第一集关于一条小神龙,点击这里回顾一下:第一集。

很久以前,一个美国的英语老师提醒我,你哼一下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跟 Alphabet Song ,什么感觉啊?

咦,是同一个旋律啊。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首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是一首非常古老的催眠曲,话说儿歌很多种类,有些是游戏用,有些是唱得诙谐好玩,还有一些是专门哄孩子睡觉的,这就是 Lullaby,也叫做 cradle song 摇篮曲。

这首歌曲的曲其实非常古老,最早的记录在1778年 ,来自法国。

也就是说,先有的曲子,然后各国人民按照自己美好的想象开始填词。

Ah ! Vous dirai-je maman

Ce qui cause mon tourment?

Papa veut que je raisonne

Comme une grande personne

Moi je dis que les bonbons

Valent mieux que la raison.

法国的版本很好玩,说一个小孩跟他妈妈说,马麻,我是不是要告诉你我为什么不爽呢?我爸跟我说要讲道理,可是那些糖果难道不就是理由吗?

我这个三脚猫法语,只听懂了 bonbon ,糖果的意思。

到了英国,其实比小星星还要早的版本是一头小绵羊。

Baa, ba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

Yes, sir, yes, sir,

Three bags full;

One for the master,

And one for the dame,

And one for the little boy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这首歌最早被记录在1731年,请注意,这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年代,这首儿歌说的是撸羊毛的故事,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的纺织业发达,不但自己用,还向全世界输出,当年的儿歌当中还可以窥探出生产关系,例如 master,主人,这个就应该是新兴资产阶级了哈。

再说下去,我们这一期就该叫做《用无产阶级观点分析外国文艺作品》了。

再之后,小绵羊就到了天上,记录在1806年的 Rhymes for the Nursery 的儿歌合集里。

这里就要考你一下了: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呀?

话说世界上好多知名作品,我们都是有上句没下句,例如,I have a dream 下一句是什么?下一句是什么?嘿嘿。

好,英文的歌词是这样的: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从此之后,世界人民就开始各种脑洞。

美国人民带着这首歌漂洋过海,经过跟德国移民毫无幽默感的融合之后,成为了学英语的孩子们都熟知的字母歌,也成为 Alphabet Song,据说它还是知名搜索引擎 Google 的企业主旋律,哈哈。

这首字母歌的版权最早属于波士顿的音乐出版商,当时1835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想说,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五年时间。

—— 此处音频当中有惊喜,请记得听哟!

这首歌还是很多国家的版本,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瑞典语等等,版本有 70 多个,其实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加拿大的童谣演唱家 Raffi 的演唱会版本。

一闪一闪小星星的英文歌曲怎么唱(你哼一遍一闪一闪小星星)(1)

在演唱会上,Raffi 启发小朋友自主改编歌词,去押韵,去创造,一边看他的表演,一边就看出人跟人之间真诚有趣的互动就一点点的演变出来,最后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演唱会的录音。各位老师也可以从这个小小互动里学习一下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创造,以及这些创造的乐趣。

感谢大家今天的收听,也欢迎大家把这个有趣的小节目分享给更多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如果你想获得本次的音频,以及音频当中提到了各种歌曲录音,可以回复三个字【三百首】,我们会告诉大家如何获得这一次,以及上一次关于Puff the Magic Dragon 的资料,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