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女好友孙总紧急邀请,周日为她所里的小朋友们聊聊内审工作,所以匆匆总结若干内审心得进行分享,抛砖引玉,期待真诚交流哈!

历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前期调研很重要。内审基础工作很重要。需要掌握和分析被审计单位和其行业相关政策、行业发展前景、行业统计数据、是否有舆论关注、历年资料、基本风险点等等。要着重考察被审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之内部环境状况,内部控制成效是内审流程设计和内审工作计划参考的基础。内部业务流程和风险评估是内部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首先关注内部环境的优劣,其次关注内部控制的各项要素:关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关注授权审批控制;关注会计系统控制;关注财产保护控制;关注预算控制;关注运营分析控制;关注绩效考评控制;关注合同控制;关注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等等。关注整体业务活动控制并根据内审企业的特点,关注其业务活动控制的其关键的某一方面的控制,如资金活动控制;资产控制;采购业务活动控制,销售业务活动控制等等。

进行内审,被审单位的合规是前提,如果不合规了,那过程肯定有问题。过程有问题,大概率会影响结果。企业的内控和合规,一定是个对标的过程。标是什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如果是企业,还需对标行业领军企业或集团。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所谓通用制度。无论是审计大咖还是审计小白,无论如何努力收集政策文件,但到每次写方案,发现依旧在寻找制度的路上……

交流过了企业审计的心得,再谈谈政府审计哈。对于政府审计来说,总是有审计小朋友。想要一本葵花宝典,通用准则。那么,政府审计的通用制度只有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简直就是所有政府业务的基础。政府审计写方案,一定要去看相关政策,政府事项,全部围绕着政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么做,法律法规怎么规定的,很多专项资金都有相关管理文件,那么涉及其评价的重点和关注点都在里面了。

最后,强调一下,做项目的时候,无论是内审、内控或者相关的绩效评价。首先要去做前期调研,最好做出尽调报告。然后正式进场,现场看凭证,看各类自制单据,看会议纪要,看各类通知,看章程,看文件…搜集单位内控相关的制度,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完全充分的资料。然后才能考虑回所里,整理资料,根据发现的问题、风险点,做底稿…写交流记录,和被审单位沟通…反复沟通…写报告,写管理建议书。

总之,知道方法以后,就需要自己开始行动找资料去了。注意内审工作结果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全面保证。祝大家工作顺利!多沟通,多交流,多分享。匆匆而作,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比心]

内审的工作体会(内审工作心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