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习惯将晚餐称呼喝汤除过清淡的主食、小菜,最是讲究喝汤平常喝的有拌汤、糊汤(也叫稀面水)、米汤(大米稀饭)、粥汤(玉米粥、小米粥等)四类汤拌汤作为普通平常的一种吃食,打小,我就喜欢喝,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自己做拌汤文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自己做拌汤文案(散文拌汤)

自己做拌汤文案

家乡人习惯将晚餐称呼喝汤。除过清淡的主食、小菜,最是讲究喝汤。平常喝的有拌汤、糊汤(也叫稀面水)、米汤(大米稀饭)、粥汤(玉米粥、小米粥等)四类汤。拌汤作为普通平常的一种吃食,打小,我就喜欢喝。

对拌汤渴望和期待的时光,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时候,刚上初中,学校在别的村子里,早出晚归,中午带些冷馍馍充饥。十三四岁正是不知道饱的年龄,下午放学时,早已是饥肠辘辘。三步并作两步,甚至是一路小跑,急急忙忙往家赶。

进门后直奔厨房,娘已做好了饭等我,拌汤的气息从木锅盖的缝隙里钻出来,感觉香极了。娘揭开锅盖,取出蒸笼,从锅底盛上碗上拌汤。乘这功夫,我已抓了热气腾腾的馍馍,就了小菜开吃,末了,喝下色香味俱全的拌汤,过瘾又舒服。

拌汤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一灶一锅一碗即可。娘先取半碗白麦面,放一点点盐,舀半碗水往面粉里滴,一边滴一边用手把面粉朝一个方向搅拌,直到面粉滚成一个一个黄豆粒大小的疙瘩絮絮,再也看不到生面粉的时候,把面疙瘩放在灶台上。

娘顺手洗几根小葱或蒜苗,切成小段,灶膛里开始生火,锅里倒上菜籽油,烧开,放入小葱、蒜苗炒出香味,舀半瓢凉水,倒进锅里,继续烧。一会儿水开始从锅底往上翻冒小气泡,娘把准备好的青菜用手撕碎,扔进锅里滚几滚,开始往里下面疙瘩絮絮。

下面疙瘩絮絮,要用筷子慢慢往锅里翻卷浪花的地方拨,拨的速度快了,或者一个疏忽拨到静水里,疙瘩絮絮容易粘在一起。疙瘩太大,难熟又不容易入味;太小了,又容易熬成糊糊。做一锅颗粒均匀、稀稠正好的拌汤,也是一门技术活呢。

等面疙瘩絮絮煮熟,再倒上点盐、五香粉、酱油和醋,淋点香油,利用灶膛柴火还未燃尽的余温,再炖一会儿,让各种食材和滋味充分溶解。顿时,扑鼻的香味时就从冒着热气的锅里弥漫开来。吃一碗,浑身舒坦,意犹未尽。吃两碗,大汗淋漓,唇齿留香。

现在我的妻子做拌汤手艺也很出色,孩子们也喜欢吃。只是拌汤的做法加了些精致与细节。烧开的水里,放进扁豆、红豆、花生煮熟,再按程序做拌汤。扁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

另取炒勺,倒油,用韭苔或小葱、蒜苗与西红柿、红萝卜丝混炒,熟后,与煮好的拌汤混合,再慢慢倒进几颗鸡蛋搅匀的蛋汁,轻搅,黄黄的蛋花,混合白的面疙瘩絮絮,绿的菜,红的菜,翻滚着飘上来,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式拌汤也就做好了。

扁豆拌汤现在成了全家人共同的爱好。老老少少围在一起,你一碗,他一碗,津津有味地品尝,成了我生命里亲切而生动的温馨场景。

投稿:马科平

笔名:周塬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