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逐渐增强,冬至阳气生,因此认为冬至是“大吉之日”。

《汉书》记载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古人认为冬至是一个吉日,要互相拜贺、宴请,因此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2)

每年冬至节期间,宁波人有一项传统习俗,吃水饺和年糕。

年糕是用糯米或米粉,蒸制成的糕点,年糕又叫“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因此有“吃年糕,年年高”之意。

民谚说:“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

有诗云:“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3)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4)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5)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6)

宁波人吃年糕的习俗由来已久。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的水稻种子,证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

民间传说,年糕是春秋战国时期,从吴国都城(今苏州)传递到四面八方。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7)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8)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9)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0)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1)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称伍子胥联齐反吴,因此送给伍子胥一把宝剑,令其自杀。

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就可以得到粮食。后来姑苏城被越军包围,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饿死者不少,此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下之地,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一样的食物,也就是年糕。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2)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3)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4)

伍子胥和粽子(因为伍子胥吃年糕)(15)

原来伍子胥早督造姑苏城城时,已做好了“屯粮”的准备。

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做年糕,人们用吃年糕的方式,纪念伍子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