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墨林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日本发生在1976年,在此之前米格-25从来没有被允许出口,一直被当成苏联的最高机密之一——就和今天美国的F-22一样别连科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这种状况,并为许多国家提高国防能力做出了杰出贡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米格25外观介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米格25外观介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米格25外观介绍

大家好,我是墨林。

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日本发生在1976年,在此之前米格-25从来没有被允许出口,一直被当成苏联的最高机密之一——就和今天美国的F-22一样。别连科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这种状况,并为许多国家提高国防能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叛逃到日本函馆机场的米格-25

不过美国人从这架叛逃的飞机上其实也没得到什么意外的收获,因为拆开米格-25以后才发现,这种之前曾让整个西方震惊的战机,其实采用的都是早已成熟甚至过时的技术,但苏联人就像会玩魔术一样,把一些并不先进的技术堆在一起,就成了这款当时唯一一款能突破热障并批量服役的有人驾驶战斗机——米格-25,北约绰号“狐蝠”(Foxbat)。这一点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整出来一个名词,叫做“米格-25效应”。

米格-25本尊

美国人得到的东西恐怕更多来自于别连科本人,据说对别连科的审问持续了半年之久,而别连科也很配合,知无不言,因此可以认为美国人是把别连科榨了个干干净净。因为飞行员一般都是各国的精英,别连科作为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5战斗机的飞行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精英一般知道的都比较多,包括但不限于作战训练强度水平、武器性能和使用特点、空战战法战术等等,这些对当时的美军来说无疑也十分珍贵,所以美国后来对别连科的保护也很得力,时不时还散出一两个别连科已经死了的报道,意思就是KGB你别追了……据说这厮换了个名字,娶了个美国老婆,一直到2015年还好好地在美国活着,并且苏联解体以后还悄悄回了趟俄罗斯。

但即便美国人把米格-25大卸无数块的研究,还是拿它没脾气,当时美军主力战机F-4在追击米格-25时连屁眼都看不到,雷达能发现锁定,导弹也能追踪,问题是越追越远——没办法,快到导弹都追不上。SR-71倒是能和米格-25一拼,但SR-71又没有加载武器,倒是SR-71在执行高速任务时还能被挂着导弹的米格-25跟在屁股后面一顿撵,不过这样的情况倒也极少见到报道。幸好米格-25除了高空高速,其它本事倒也并不多,不然美国人大概会更难受。

美国SR-71侦察机

其实促成了米格-25诞生的反倒是美国人。50年代美国发展XB-70轰炸机和配套的护航战斗机YF-108,计划用于更新B-47、B-52这样的战略轰炸机。XB-70一开始就奔着高空高速去,因为显然B-52这样的轰炸机无法突破苏联强大的防空网,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的B-58这样也不行。所以XB-70的设计时速超过了当时所有苏联现役的截击机,达到3.0马赫以上。苏联人当然不会坐等落于下风,于是就相应发展了米格-25进行拦截,不料拦截的服役了,却没等来敌人,XB-70只生产了两架试验机就停止了发展,那两架里还坠毁了一架。当然3倍音速的轰炸机研制难度肯定要比战斗机大一些,苏联其实也发展了一款,就是霍伊公司的T-4,跟后来的图-144很像,也停止发展了——没办法,太难了,同时太快了也用不上。

T-4和XB-70,现在两个都在博物馆

但突破热障的飞行,对机体结构材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常用的航空铝合金材料扛不住高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美国人技术好,采用了又轻又耐高温的钛合金,苏联人没办法,只好用不锈钢,至于采用钢材产生的机体增重则只好由大推力发动机解决。发动机推力越大,意味着耗油量增加,同时进气量也必然相应增加,所以米格-25的进气口几乎和机身一个尺寸,相比之下其他战斗机的进气口就小多了,同理还有尾喷口。

感受一下进气口

还有尾喷口

所以这两台发动机实际上已经不止是米格-25的“心脏”,简直可以算是“灵魂”。米格-25采用的这两台R-15B-300加力涡喷发动机,最大状态推力达到86.24 千牛,加力状态下则进一步增加到109.76 千牛,如果装在当时的米格-21上,不考虑其它因素的话,能把米格-21的推重比增加到1.1以上,但米格-21的机内燃油大概也只够它起飞后绕机场转几圈再落下来。当然这是假设,真要装上去了,米格-21的后半截大概得做成水缸。

除了发动机,米格-25的气动外形也堪称暴力美学,机翼、机身没有太多的弧形设计,充斥了有棱有角的直线条。从外形上看,米格-25的主翼比较靠后,因此焦点也比较靠后,这大概是为了保证在高速飞行时焦点前移不至于超过重心,从而保证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这在放宽静安定性技术得到应用之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这样也就意味着米格-25在低速情况下的机动性必然较差,其实这也是高空高速战机的通病。

米格-25三视图

米格-25出彩的地方除了被人驾驶叛逃,还有创纪录的飞行,有资料说它在1977年8月31日创下了有人驾驶飞行器在无负载情况下飞上37650米的高度,估计飞行员是穿宇航服上去的。米格-25还创下了其它多个纪录,有些到现在还没有被打破。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纪录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限制,为了破纪录而破纪录的飞行,有些实际意义并不大——虽然这话说起来有点酸溜溜的。

但是和很多60年代以后苏系的战机一样,米格-25的实战战果少得可怜,但这个可能怪不到米格-25甚至苏系飞机本身,毕竟米格-25本来就不是用来空战的战斗机,更毕竟那些用米格-25进行过实战的国家,在实战中往往都是被压着打的“弱者”。但米格-25那些不多的闪光点也不断被人传说着,有报道说海湾战争后一架伊拉克的米格-25击落了一架美军的F-18,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按照美国主导舆论的逻辑来看,被击落的恐怕不止一架。无论如何,米格-25这种一辈子只会干一件事的战机,终究还是在航空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