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人们看桂林山水的视角,都是平视和仰视的,看到的山水景观难免千篇一律的单调。于是很多不安分的人们想要采用“上帝的视角”,从高空俯视桂林山水。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最朴实无华的方法,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哼哧哼哧地登上高山之巅,如相公山,老寨山,大面山等,都是非常热门的观赏(俯视)漓江山水的最佳地点。近年来,阳朔如意峰景区的建成开放,利用索道将游客运送到山顶看风景,免去了汗流浃背的登山过程,算是这种方法的2.0升级版。第二种方法就比较土豪,乘坐热气球升到空中看山水。虽然能够俯视山水,但只有短暂的时间,而且还伴随着几分高空恐惧症,在匆忙慌乱、情绪紧张中,怎么能欣赏美景?这种状况下,还真谈不上以“上帝的视角”看山水。第三种,比较时尚炫酷,采用无人机航拍,借助无人机的视角来看山水。

观察桂林山水美景(桂林山水的正确打开方式)(1)

相公山上看到漓江第一湾中壮观的喀斯特山水

上述三种方法,突破了通常平视和仰视的局限,以一种俯视和瞭望的视角,看到了更多的景观。在这个意义上讲,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山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它让人看到的其实还是一样的山水——都是山水的外在现象、表面形式上的美。如果不能突破表面现象、外在形式看到山水内在的科学内含和美学意蕴,即使借助现代交通设施,到达了以前不能进入的点位,看到了更多的景观;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无人机技术、网络技术),对景观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的观看,那也是仍然停留在景观的外在美上,在这个角度上讲,你所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风景。

观察桂林山水美景(桂林山水的正确打开方式)(2)

老亲山上俯视漓江最大湾

上述三种方法,只是从物理层面上转换了视角,但看风景的方法、观念、意识方面没有升级更新,即观赏者的思维、认识、理解、欣赏等没有提升转变,因此,只要是采用原来的认识系统,原有的思维观念,无论怎样变换角度,都不能看到新的风景和真正的美。我们所说的换一个视角,就是要换上一个科学的和美学的视角,让人们看(认识、理解、欣赏)桂林山水的能力、方法、技巧升级换代,获得一个全新的科学认识系统、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个体验美的心灵。这样才能真正看到不一样的山水,看到山水全部的美。

观察桂林山水美景(桂林山水的正确打开方式)(3)

在大面山顶可以眺望辽阔的喀斯特峰丛群山

桂林山水的美世界罕见,古往今来无数游人慕名而来游览观赏。但相当比例的游客观感平淡,体验平平,认为不过如此,这与甲天下的盛名并不相符。人们对桂林山水旅游的体验不高不丰富,责任不在游客,而在于桂林旅游界和从业人员对桂林山水的科学认识不到位,不能阐明桂林山水的审美要点和基本规律,从而不能正确引导游客认识理解和欣赏、体验山水的科学价值和美学意义。因此,首先是桂林山水旅游的理论学术界要对山水旅游资源有了一个科学完整的认识,这样才使桂林旅游业界及从业人员对桂林山水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视角,进而引导游客正确地欣赏山水。

观察桂林山水美景(桂林山水的正确打开方式)(4)

如意峰上望见碧莲峰里住人家

桂林山水是一个特定地理单元内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因此要从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喀斯特(岩溶)学等学科(统称为地球科学,简称地学)角度,去认识、理解桂林山水。同时,桂林山水作为旅游审美对象,还要从旅游美学、人文科学(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诗学、哲学等学科(可以笼统地概括为美学)角度,来认识、把握桂林山水。我们把综合了地学与美学的多学科知识背景与方法的视角,称为科学视角。在这样的科学视角之下,可以全面、深入的体认桂林山水的科学价值和美学意蕴,可以看到最美的山水。这是我们欣赏桂林山水的终极方法与视角,也是桂林山水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

山水未负桂林人,桂林人岂负山水?讲好桂林山水故事,将其美与价值充分阐明,昭然揭示于人,广泛传播于世,是为桂林人不负山水、不负游客之义务与责任。

观察桂林山水美景(桂林山水的正确打开方式)(5)

如此优美的喀斯特景观,只有从喀斯特科学视角才能品味其中的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