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景色宜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不同国家的游客前去观赏,首都马尼拉是菲律宾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而在马尼拉城市中专门有一座中国城,类似国外的唐人街。

从这里向北面出发会发现有一段高达十米的围墙,围墙外是一条双向马路宽达十二米,在这座“唐人街”中居住着超过60万人,其中将近一半都是中国人,所以被称为“中国城”。

到了这里,你会从当地居民口中多次听到一句话“到这里没去过百万富豪街不算来过马尼拉”,你可能会感到疑惑并且在心里已经构造出了正常人心中的“富豪街”。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1)

道路宽阔干净整洁,绿植被人工修建得美轮美奂,两边都是细致精美的楼房,电梯厨房车库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配置,没错,马尼拉的富豪街同样如此,只不过这里你看不到任何一个人。

因为这里是公墓,而且是堪称豪宅级别的公墓,一年的租金一平方米五万元的华人公墓。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2)

01 菲律宾华侨历史

截止到今年《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已经成立了将近二十余年了,很多华人真正融入了菲律宾社会,开始关心这个国家的发展,真正以一个菲律宾公民的身份帮助国家强大。

而在这之前,很多华侨都是在1975年中菲建交之前就已经加入了菲律宾国籍,根据统计当时菲律宾全体人口中华人只占据了百分之一,外来种族的加入和当时菲律宾当局的种种原因发生了一些排华事件。

而这也导致当时的华人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国家,基本上全部定居在唐人街,那时候相比于整体华人还是更愿意与华人打交道,可是文化需要时间融入和了解,如果没有人捅破窗户纸华人永远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3)

两国建交后当时的华人组织菲律宾合一协进会的创始人施振明先生的遗孀洪玉华女士成立了“华裔青年会”帮助菲律宾华人和下一代认同理解菲律宾国民的身份。

同时愿意主动承担中国文化和菲律宾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其实这种做法当时在很多国家都是如此,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很多建交都是从民间组织开始的,这二十年的发展让菲律宾华侨焕然一新。

不再只待在小小的中国城中,而是勇敢地走出来与当地人交流,行使一位公民拥有的权利,菲律宾的华人商人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的功臣。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化一词逐渐被很多嗅觉灵敏的商人嗅到,无数商人改变策略改变方法准备迎接这次经济变化带来的冲击,而菲律宾华商同样如此,洪玉华女士在后来的研究中明确表示。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4)

“经济全球化对菲律宾华人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威胁,但是给大华商带来了发展机遇”事实同样如此,中小企业在这场经济变化中没有做到共同进退,而大华商抓住机会整合市场扩大版图。

由此成就了菲律宾华人大垄断财团,并且奠定了那一批华人在商业中显赫的地位。

02 华人公墓的建立

而这批富商把企业做大做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菲律宾当局申请在中国城北部建立一座华人公墓,这是因为当年西班牙在菲律宾殖民期间,很多华人都因为各种原因意外死亡。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5)

当时菲律宾民间中天主教教徒众多,由此华人尸体并没有进入天主教公墓安葬,有的直接扔到了河里,有的找个地方就地掩埋,还有的实在没有地方只能进行火化。

这些都是发生在近代的事情,那时的老人谁不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呢,就算回不到祖国安葬,起码在菲律宾找块墓地还是可以的,可最后就是没能如愿,而他们的后代也就是这一批商人中的个别人一直牢牢记着这回事。

包括后来华人在菲律宾死亡同样无法安葬在公墓中,就是因为和天主教信仰不同,而且菲律宾没有华人公墓。

后来在大家集资下终于把公墓修好了,而且取名为“华侨义山公墓”也就是现在的“百万富豪街”的前身,但是那时的公墓并没有修建的像现在这样富丽堂皇,那时的公墓也就和普通公墓一样的装修。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座公墓被修建得如此豪华呢?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6)

其实这里还涉及到当年的抗日战争,当初日本也派兵入侵了菲律宾,而菲律宾的民众被大量屠杀,这其中就有很多华人惨遭毒手。

据战后统计当时在菲的华人将近有十三万人,光是死在这场屠杀的华人就高达一万余人,但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面对这些入侵者是有反抗精神的,当时的菲律宾有一个马尼拉华人工会,里面都是在马尼拉务工的华人。

在战争爆发后,这个工会摇身一变成为了“菲律宾华人抗日游击队”简称华支,里面全部是由在菲律宾的华人组成的军队,最初一共有52名成员,而且他们五十二人刚开始只有两支手枪和五支步枪。

在菲律宾的抗日战争中这支由华人组成的游击队不但得到了菲律宾民众的认可,还为菲律宾的和平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据其中一位队员的儿子李莲宝所说“父亲不喜欢谈论当时的战斗,但是会强调菲律宾人跟他们站在一起”。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7)

也是在这次战争中菲律宾华人光荣牺牲了很多人,而有幸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华人只能亲手把他们埋葬在了华侨义山公墓当中,直到战后经济慢慢恢复后,很多华侨商人和后代们为了缅怀先烈和铭记历史。

决定集资重修墓园,还在墓园的中间竖起了先烈们的英雄牌坊和烈士堂以及纪念碑等,而后又经过数次翻修,特别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那一批华商富起来了,几乎每个华商都会花费天文数字对陵墓翻修。

03 豪宅到底有多豪

这批华商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当时的抗日战争,而且那时候的他们是看着自己的长辈参加这场战役的,所以从小在他们的心中对这些战争中牺牲的华人都非常尊敬。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8)

所以有了一定的资本后几乎每个华商都希望能通过修建公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烈士们的敬意,不只是敬意,也是他们表达的一种遗憾,遗憾先烈们无法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了。

那么这里究竟有多“豪”呢?据说这里的设计师是专门从国内请来的,光从建筑格局上来看,你会发现不管是江南庭院式还是古代宫殿式,甚至包含了宗教气息的建筑都在这里错落有致。

而且如果你能进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建筑的内部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摆满了现代家居和设施,空调,马桶,冰箱,还有电梯和各种你能想到的家电全部都有,说是豪宅一点不为过。

可是这里是公墓啊,建造这么好的房子干嘛呢?或许这是华商们对烈士们的一种敬仰吧,因为如果他们活着的话应该就是住的最好的房子和最好的条件,可是他们不在了,但是仍然把这样最好的房子留给他们“居住”。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9)

而且这里是公墓,没有人愿意把房子买到这里面来住,更不会有房地产商把主意打到这上面。

根据统计初始的华侨义山公墓占地面积只有不到二十公顷,但是经过菲律宾的华商不断翻修后现在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五十多公顷,也就是五十多万平方米,这样的规模远比一个富豪别墅区要大得多。

而且这里是目前全世界最大年代最久的华人公墓。

很多去旅游的人都会对这些房子产生疑问,不用怀疑了,里面的电梯和电器都是完好无损的,随时能够运转的,而且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如果有电器损坏或是卫生需要打扫。

马上就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前来清理,一栋房子大概会有四个工作人员看守,而且仅限华人使用,据华侨陈比利所说,他的爷爷就葬在这里,不过只是葬在了普通区域。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10)

陈比利支付的金额是按照每平方米每年1.5万披索,七十平方米来算,折合成人民币就是三百七十多万,这个价格让很多人感到震撼,同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活着的人还没有死去的人过得好,认为富商应该多去帮助这些穷人才是实际,但是同样有人出来反驳说活着的人干嘛羡慕死去的人,不过风波过去后这里的烈士们仍然沉睡安详。

而这就是号称“百万富豪街”的真相,也是义山公墓的由来和历史,虽然很多人还是想把烈士运回国内安葬,但是过去了这么多年也无法轻易动土,另一部分人的想法还是不打扰烈士们的安眠。

马尼拉北部公墓(揭秘菲律宾华人公墓)(11)

中国驻菲大使赵鉴华及华侨代表赴公墓祭奠抗日烈士

不管是哪种方式吧,这些烈士牺牲时都不会想要住什么好房子大房子,心里只会牵挂着下一代能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苏芝桂《独立后菲律宾经济民族文化研究》;2017

中国知网;沈红芳《菲律宾华侨华人研究现状》;2009

中国知网;良上苑《菲律宾华侨抗日斗争历史概述》;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