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448期,书写孔平仲(宋)《寄内》。

原文: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释文:

让我试说说旅途中的风景,方知道与你分别后我的心情。夕阳西坠暮色苍茫,路上行人稀稀零零,那乱山深处,风雪迷濛,冷冷清清。

作者介绍:

孔平仲,生于公元1044年,卒于公元1111年,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子后裔。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平仲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文臣,与二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章名世”(《宋诗钞》),嘉祐、治平年间连续三科顺次登进士第,元祐初同入朝为官,声名卓著,时号“三孔”。有黄庭坚称:“二苏(苏轼、苏辙)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续世说》、《孔氏谈苑》、《珩璜新论》等。《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孔平仲占21卷。

作品赏析:

《寄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平仲寄给妻子的诗。宋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开始亲政,孔平仲因属元祐党人,被贬知衡州,又贬惠州别驾,此诗应作于赴惠州途中。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常方(山西阳泉、1976年)、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崔明山(陕西榆林、1976年)、洞庭老龙(湖南岳阳、1955年)、李文(广东深圳、1948年)、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刘岳生(湖南岳阳、1948年)、陇上墨言(甘肃白银、1960年)、梦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时献忠(河南郑州、1964年)、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昝财川(天津、1970年)、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

郝乙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2)

洞庭老龙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3)

崔明山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4)

梦回唐朝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5)

陇上墨言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6)

昝财川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7)

姚淑芳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8)

刘岳生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9)

常方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0)

时献忠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1)

张长义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2)

李文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3)

陈长水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4)

刘国华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5)

姚淑芳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6)

姚淑芳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7)

刘国华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手写 解读孔平仲宋寄内(18)

郝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