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而死后的尸体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人在死后可以选择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其他葬法。古人一般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因此土葬是大多数人会采取的葬法。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1)

死亡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开始不愿接受土葬,觉得土葬以后的尸体还要经受虫蚁的撕咬,虽然死后感觉不到疼痛,但这过程让人不愿接受,反而偏向火葬的方式。随着认识的发展以及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推行火葬的方式。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2)

火葬

而转眼看到地球上的其他众多的生灵,大多数在死后采取的是自然循环的方式,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增量。比如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化石燃料,石油,就是大量动植物的尸体自然分解后的有机物质与泥沙以及碳酸钙沉淀物混合在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形成的。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3)

石油形成过程

如果自然降解有这样的好处,那么为什么人们要从土葬转为火葬呢,这样的方式究竟是好还是坏呢?先跟着小编了解一下为什么人类会选择火化吧。

人为什么要选择火化?

在古代,人死亡以后绝大部分会选择土葬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在动物界里面也更多的是选择土葬的方式。比如说大象到了老年时期对自己的死亡信号是有预感的,这时候它会选择离开种群,来到丛林深处挖坑,这个坑的作用就是用来埋藏自己,坑挖好以后就会静静躺在里面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4)

死亡的大象

古时候,人类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够随意损坏,所以认为土葬是死后较为体面的死亡方式。不过这样每一个人都需要划定一块区域作为墓地,就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农村少有人拥有土地使用权以外,大多数人城市人口就不太容易找到一块墓地入土为安。我国人口基数也很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将土地更好地利用起来,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土地资源闲置或者浪费,国家就开始广泛地推广火葬的方式。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5)

入土为安

除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以外,火葬还有其他一些利于现代生活的优势。首先人们了解到土葬的方式可能会污染周围的环境,比如说如果生前就经历过放射性治疗的病人,如果在死后选择土葬的话,放射性物质会随着尸体逐渐腐烂而释放出来,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火葬的方式可以消除掉尸体中的放射性元素,减少了环境受污染的情况。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6)

放射性物质影响

其次,比如说一些会传染的病毒,传染性极高,有一些病毒通过口鼻就可以进行传染。如果感染这样病毒的病人死后不及时进行火化,那么病毒就会一直存留在体内,通过土壤进行传播传染。最后就是可以将复杂的殡葬礼俗进行简化。此前,人们在土葬之前会遵从搭灵棚、摆路祭、唱大戏等风俗习惯,而现在新事新办,国家大力倡导文明、节约、简朴办丧事的殡葬礼俗。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7)

影视剧中的丧葬场景

火葬的实行节省了大量土地、人力、物力、时间等,也降低了疾病的传染和水源污染的可能性,同样减少了人们的经济负担。人类在知道火葬的好处以后,开始接纳火葬的方式。

动物死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动物在死后都会经历生态循环系统。生态循环系统指的是在自然界中,生物和环境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是需要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只有在相互协调的帮助下可能平衡生态系统,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生态系统也是开放型系统,如果想要维护好生态平衡,那么这个系统就需要不停地吸收能源才能释放能量,否则就会出现系统崩溃的结果。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8)

循环利用

生态循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动物需要从环境中去吸取水分、氧气、热量等营养元素才能成长,而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死后腐烂的尸体也会成为大自然的营养品,这就是生态循环。只要是身处大自然的所有生物的必须遵守这个循环标准。水分和氧气在光合作用的帮助下形成碳元素,碳元素是人和动物都需要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就像一条生态链,植物是储存有机物最好的容器,食草动物会通过啃食植物获取能量,肉食动物又会捕食食草动物。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9)

鲸落万物生

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到了死亡的那天,身体中的营养元素也会被泥土分解,分解出来的微量元素又会被土壤吸收转变成碳元素,最后再次变成植物所需要的营养。这样动植物死亡以后也会参与到生态循环系统中,通过重复循环维持着系统的平衡状态。

火化是否就是浪费资源?

火葬虽然环保便捷,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态循环系统呢?因为按照上文的描述来看,人体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能源,如果人们在死亡以后选择火葬的话,那么生态系统中也就少了有机能源的输出。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火化并不是浪费资源的表现,反而火化对生态循环系统并没有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动物死后为什么有臭味(动物死后都会重归自然)(10)

两种方式

人体在进行火化时,身体中的水分也会随着炉火的高温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会随着空气进入到大自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其次就是体内的碳元素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随着空气进入到大气层中,最后剩下的就只是一小部分的骨灰留在了人世间。人体中的能源最后还是回归了大自然中,只是数量远远不足土葬来得更多。

总结

土葬和火葬归根到底就是人类生命结束的形式,人死以后还会是回归到大自然中,不管是以完整的状态还是骨灰的形式。既然人死的结局就是回归大自然,那么何不尝试一种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方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