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坡所处的位置,在苏轼离开黄州八十年后,陆游前来做过探访,他在《入蜀记》中写道: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1)

宿舍区内的花园

那时的东坡还有遗址在,并且建有一座居士亭,里面有苏轼像,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点出了东坡所处之位置:“东坡,在州治之东百余步。元丰三年,苏轼谪居寓临皋亭,后得其地,立雪堂而徙居焉。七年,移汝州。去黄之日,遂以雪堂付潘大临兄弟居焉。崇宁壬午,党禁既兴,堂遂毁焉。其后,邦人属神宵宫道士李斯立重建。”

到明代时,弘治版的《黄州府志》载:“东坡故居在今县学东,宋元丰三年苏轼为吴兴守,谪黄州三年,故人马正卿为守得地,立雪堂居之,自号东坡居士。”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2)

花坛周围全是楼房

按此说法,东坡处在县学之东,弘治时黄州知府卢濬所编的《古黄遗迹》中更为明确地点出东坡在府治东南:“东坡在府治东南县学前,宋苏子瞻先生谪黄筑居于此,因以为号。有洗墨池尚存,后人思之为建祠塑像在赤壁山。”

可见,东坡处在黄州老城之里,随着历史变迁,东坡渐渐变成了城区。比如清道光二十八年版《黄冈县志·山川》中载:“东坡,今城内十三坡、十八坡东南,皆其故址。”为此,《黄州赤壁志》中解释说:“表明东坡遗址位置在今黄州穆家街十三坡,胜利街十八坡东南一带,即在明城之西南。”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3)

越走越窄的十三坡

对于此街的位置,《湖北省黄冈县地名志》中说:“穆家街由原穆家街、十三坡扩建而成。长309米,宽1.5-4米,沙石路面,东西走向,东起考棚街,西经县招待所南侧出青云街。有地区轻工业局、工业局、商业局和镇织布厂等单位。”

关于十八坡,此《志》中又称:“十八坡巷地处缓坡,原有十八级石阶,故名。长368米,宽4米,东西走向,东起考棚街,西经县招待所北侧出青云街。有地区水利局、黄州供电所、县纺织品公司等单位。”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4)

握手楼

然而此《志》中却没有提到十三坡,于是我把这里定为了先去探看之处。2021年秋,在黄冈师范学院何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步行前去寻找十三坡,因为在老城区内,乘车不便,一路上均靠步行。何先生退休后每日以走路代替健身,他说自己平均每天走两万步。这么大的活动量令我钦佩,我们边聊天边前行,但是他因为步伐太快,每走出几分钟就会在原地等我一下,我也尽全力加快步伐追赶。

就整体而言,黄州都城区的地形略与重庆相仿佛:道路高低起伏,大概是平山所建,故其起伏程度比重庆小得多。即使如此,走起路来也颇为吃力,可能是为了让我少走路之故,何先生一直穿行在窄窄的大街小巷抄近路。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5)

十三坡的另一个出口

走出一段后,我在一院落门口看到了黄州城墙,何先生说这是新建的,不值得一看。但城墙简介图上却有黄州古城图,在上面仔细辨认,竟然找到了雪堂,其位于清源门之北。何先生告诉我,这些老城墙已经没有了痕迹,那个位置大约就是现在的十三坡附近。

之后我们穿入了医院,何先生提醒我进医院一定要戴口罩。此时我已走得气喘嘘嘘,戴上口罩后明显觉得缺氧,好在我们没有进入门诊楼,而是从旁边的路走到了医院的另一个大门。出此门左转有一小路,街边的路牌上赫然写着“十三坡”。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6)

果然是坡

顺利找到颇为兴奋,沿着十三坡向内走,两边全是宿舍楼,一楼的底商有一半关了门。街角有一摊位在制作油炸食品,我没有见过此物,欲买来一尝,何先生立即制止我:“油炸食品对身体不好,苏轼当年肯定不吃这种东西。”我只得忍住口水,继续探看周围情形。

十三坡街内找不到可拍照的老房子,于是想到当年苏轼在东坡建有雪堂,故决定先去探看雪堂遗址。关于雪堂所处的位置,苏轼在《与子安兄》中写道:“近于城中得荒地十数亩,躬耕其中。作草屋数间,谓之东坡雪堂。”可见雪堂就位于东坡,苏轼称其为东坡雪堂。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亦载:“郡将搜集东坡雪堂。郡东山垄重复,中有平地,四向皆有小冈环之。东坡卜居时,是亦有取于风水之说。前守鸠材欲作设厅,已而辍作雪堂,故稍宏壮。堂东小屋,榜曰东坡,堂前桥亭曰小桥,皆后人旁缘命之。对面高坡上,新作小亭曰高寒,姑取《水调》中语,非当时故实。然此亭正对东岸武昌数峰,亦登览不凡处。”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7)

十八坡路牌

当年苏轼所建的雪堂在北宋崇宁元年(1102)已被毁,《曲洧旧闻》中称:“中大夫、直微猷阁安咏字信可,宣和初守齐安,下车访东坡雪堂,遗址虽存,堂木瓦已为兵马都监拆而为教场亭子矣。信可即呼都监责之,且命复新之。堂成,多燕饮其上。兹事士大夫喜称道之。”

关于雪堂遗址所在,涂普生主编的《东坡黄州五年间》一书中称:“我们认为县学(即雪堂)大约在市烟草局宿舍区和市商业局一带;东坡应该就在十三坡,大约是市商业局至胜利街派出所。”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8)

窄窄的十八坡

我把这个地址出示给何先生,他说很熟悉这个去处。我们穿过解放新村,一直走到了十三坡12号院,何先生说这里就是市烟草局宿舍区。步入院中,里面有一位保安拦住我们,何先生用当地话向他解释一番,但保安说院中没有遗址碑,何先生对此颇为不满,他训斥保安为什么不给苏轼在这里立一块牌子,保安很无辜地望着我二人,于是何先生大手一挥:“走!我们找。”

此处宿舍是围合式建筑,中间是一小型花园,沿着花园转一圈,确实没有找到介绍牌,只好泄气走出。在院门口,我问何先生这里为什么叫十三坡,他说当地有个传说,十三坡和十八坡正是苏轼二字的笔画,我默默地以繁体字写此两字,轼字确实是十三画,但苏字怎么数都是十九画。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9)

黄梅戏剧场

走出宿舍小区,前方所见的十三巷以较大的坡度向南延伸,但却变得更窄。我想看看十三坡巷的另一侧,故沿此窄巷向前走。穿过一个窄窄的跨街门洞,继续向前走,则是几乎连成一体的握手楼。再穿过一个门洞,终于走出了十三坡。

站在此处,何先生又确认了我的寻访单,他说黄冈中学旧址就在旁边,里面有相应的寻访遗迹,我们决定先到那里去探看,未成想那个学校的安保人员坚决不让入校,对方解释称里面的小亭子长满了荒草,故校领导禁止让人拍照。无论何先生怎样解释,都不能说动对方,我们只好退出。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10)

十八坡比十三坡还要陡

此时已是下午近五点,天已渐暗,走了两个多小时的高高低低之路,已经让我感觉腿软,我提出打车送何先生回家,而后回酒店,但他却反问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我报上自己的基本工资数额,何先生严厉地说:“赚这么点儿钱还打车,再走出三站地就到了。”无奈我只得跟随他继续穿街走巷,之后竟走入了一个寺院内,我隐约觉得这不是酒店的方向,何先生却说:“确实绕了一段路,我想让你看看我小时候在里面玩耍的古塔。”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11)

十字小街

转天,腿疼严重,只好乘陈先生车进老城再去寻找十八坡,这次很快找到了地方,但周围无法停车,只能靠步行走入十八坡。十八坡下也很窄,两边同样都是小商铺,但道路的坡度却比十三坡还要陡。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12)

胜利路派出所

步行一路向上走,注意着街两边,没能看到介绍牌,在路上看到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此时很安静,里面没有传出咿咿呀呀的歌声。走出一百余米,登到了高地的顶端,此处有一十字交叉小街,我先到右方去探看,在路边看到了一字门社区垃圾分类收集站,该处应当是东坡的制高点,同时点明了该街区的名称。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13)

十八坡另一出口

苏东坡密州出猎典故(觅苏记黄州东坡)(14)

十八坡另一侧街景

走过垃圾站继续前行五十米,该处即为胜利街派出所。昨日我在青砖湖向那几位老先生请教十八坡所在地时,他们告诉我说找到胜利街派出所就找到东坡了。同时涂普生的《东坡黄州五年间》一书中也说东坡在胜利街派出所一带,但该书却说该派出所位于十三坡,我猜测如果沿此巷继续前行,说不定就能走到昨天的十三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