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印象中,夏、商、周、秦,这是朝代表的开端,自我们学习历史以来便是这样背诵的,这也是历史传承的见证。

几乎少有人去怀疑它的准确性,因为所谓历史大多有实有据。可偏偏这朝代的开端“夏”是一个仅存在于记载中的朝代。

哪怕在后世,关于夏朝有许多传闻,可至今为止,却没有一个人见过关于夏的实证。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虚空被提到的夏朝,它的存在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胡适曾说,有疑便要有证,其实就是在从反面表达他对夏朝存在的真实性的的不怀疑,可这千年文字中的夏朝当真不存在吗,那么说的一板一眼的黄帝的玄孙治水的大禹,建立的那个难道不是夏朝吗?

这样的困惑最终并没有在文人中得到解答,却在考古学家们那里有了答案。

充满争议的夏朝

学生时代,学历史时提到的夏朝,是自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历经400余年的风雨真实存在过的朝代,也是这泱泱华夏千古王朝的开端。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2)

炎帝与黄帝

都说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这炎帝与黄帝便是华夏文明的始祖,而炎黄二帝的直系子孙便是发展了华夏文明的重要人物。

在炎黄时期的华夏族,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那时只是部落而已,直到后来黄帝的玄孙禹的出现才让这天下格局有了变化。

关于禹,人们对他的了解其实并不多,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大禹之水了。

而禹之所以会在后来的这片华夏大地上有那么大的影响,也多亏了这一次的治水。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3)

那时洪水泛滥,受灾之地范围遍布极广,为了能够彻底治理水患,就必须因地制宜,以不同的方式方法适应各地的情况。

于是禹走遍天下,在治理了水患的同时,也对这让天下局势特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禹自然也是如此。

出身便高人一等的他,身上要承担的责任自然也要比别人更多一些,对这天下有了了解之后自然要有所作为。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4)

于是他划分九州,实行新政,继位之后,定国号为“夏”,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夏朝。

但除了这件大事,人们再提及关于夏朝别的大事,却总有些意见不统一,或是模棱两可。

可我们都知道“真相只有一个”。关于夏朝,我们就拿最应该结论明确的继位之人举例,就我们所知道的,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禹建立了夏之后,夏朝的发展他可以把控一时,可是夏朝的传承,便得是有人继位,有人延续才行,可这继位之人,有,但是谁却不一定。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5)

在后世唐朝,唐高祖李渊之后,便是唐太宗李世民,清朝时,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后便是清太宗皇太极。而这夏朝,禹之后,究竟是益还是启,却各说各有理。

说是益的人说,在禹于是之后,大小事务都是由益操持,正是因为益是继承人才有这样的资格。

而说是启的则说,启不论是才学还是治国之道上都是最优秀的,举国上下,都以启马首是瞻,因此在禹之后,掌国之人应是启。

继位之人究竟是谁,现在已经无从粪分辨,但是像这样“不一定”的事,放到夏朝可不止一件两件了。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6)

于是直至今日,有人质疑夏朝的存在,说夏朝是杜撰,是误解,难道真的是这样么?

有文字无实料的夏朝

一提到历史相关问题,人们最多想到的便是参考史书来寻找答案,这几千年来留下的各种书籍,其实大多见证了历史,任何历史问题都能在史书中找到答案。

以最知名的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来讲,作为一部涵盖了中华文明自黄帝起到汉武帝时期3000余年历史变革的史书,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同时,更被人奉为权威。

而在《史记》中《夏本纪》里便曾有提到过夏朝的存在,被大多数人判定为可信。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7)

另一本文学著作《尚书》中对夏朝有过更为细致的描述,并且提到了夏朝的几个著名人物,比如禹、启等。

两本书中都有提到夏朝,那么夏朝的存在的可信度便更高了。

但当文学界对夏朝的存在深信不疑的时候,另一个对历史钻研很深的派系却不干了,他们反驳了夏朝的存在的必然性,这群人便是考古学家们。

考古自然就是对古代的人物、事件的考察,在近现代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探究,考古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各个种类都有了进步与完善。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8)

文物

就比如一个鼎,一个斛,甚至一个爵在被发现之后,都能通过历史研究,准确地分析出它是什么年代的产物。

再比如一座陵墓的发现,通过碑文、墓葬中的摆设以及墓穴的构造,便能将墓的朝代甚至是墓主人推测个八九不离十。

当考古学家们对于自己对于历史的推断已经很有底气之后,他们却一直没有找到关于夏朝存在过的痕迹,他们怎么能不质疑夏朝的存在呢?

在考古学家看来,不管是哪朝哪代,存在过就必然会有痕迹,他们也一直没有停下过对夏朝的探索,可至今为止,却收获甚微。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9)

考古学家们没有探明夏朝的真迹,却寻到了比夏朝距离我们更加久远的尧在位的时期的真迹,所以因为夏朝距离今天过于遥远才不可见的这个原因便不成立了

但在考古的这个过程中,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各种考古发现的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结论:禹的确有建国,但未必是夏。

通过遗址辩朝代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并不是考古学家们的凭空猜想,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考古发现总结推理出来的。

前文我们也有提到说,考古发现了尧存在时期的遗址。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0)

正是位于现今的山西的陶寺遗址,在这里发现的宫殿、城址,王墓,通过考古学家们的精细探查,深入研究最终敲定了这里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间,这里的种种迹象与历史上所记载的尧都平阳极为相似。

既然尧帝的存在都已得到证实,那么人们对夏朝的存在也多了几分信心。

中华文明远没有达到5000年,而是从商朝开始的3000余年的言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对于历史的开端遂已毋庸置疑,但是夏朝却一直是个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1)

直到二里头遗址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僵局,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界对于夏文化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

有无数考古学者开始寻找夏朝的踪迹。

在1959年下位豫西发现了如今被我们命名为二里头文化的遗址,经过考古学家们的专业的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存在的那段时间就是夏朝颇为鼎盛的时期。

而在这里发现的宫殿遗址,从道路到城墙,包括各类建筑遗址都与文献记载的夏都城斟鄩尽皆吻合。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2)

而《夏本纪》中也有提到“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这就足以证明这里的确是夏朝的都城所在。

《竹书纪年》中也提到了是中康继位之后,定都于斟鄩,在经历了多代传承之中,夏朝的都城有过数次变化,直到后来夏朝的最后一任主人桀又回到了这里。

但这都是夏朝中后期的事情了,与夏的中前期没有任何关联,就连我们最为熟知的大禹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3)

可是禹的存在是一定的,因为他治水的事件记载的清楚明了,而且在陶寺遗址专家们也看到了洪水冲刷过后的痕迹。

并且不难看出的是当年的那场洪水给那片土地带来的灾难是有多么严重,从房屋到人口,如果没有一番有效的治理,那么历史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于是大禹治水这件事情便算是被证实了。

但有个细节不可忽略,那便是,经过研究可以在陶寺遗址上看出这里的确曾经历洪水,但时间却是公元前1900年左右,而不是二里头文明发展的公元前1780年左右。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4)

经过这种种迹象,专家们才推断在历史上,大禹和夏朝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但他们并不是有直接关联的。

夏朝并非是禹建立的,虽然大禹当年因为治水得天下人敬仰,然后从舜的手里接管了整个部落。

可能他也真的曾经建立了国家,但应该该不是我们所发现的这个夏朝。

所以即便找到了夏朝存在的证据,也和禹扯不上关系。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5)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的史书记载都是错的么,那么历史上丢失的那将近一百二十余年去了哪里呢?

与禹无关的夏初

时间当然不会凭空消失,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论都是有连贯性的,夏朝的历史自然也是如此。

史书中所提到的夏朝四百余年也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于是开始有考古学家试图寻找夏初的痕迹。

最先确定夏朝初年存在的是“文字”,文字的发展,从甲骨文开始一点点演变至今,形成了我们现在通用的简体汉字。可书法中依旧有不少字体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6)

对于文字,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从古至今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夏朝存在便一定会拥有用以沟通的文字存在。

“夏篆”便是夏朝时启用的,在当时也算是发展的较为成熟。

而夏篆的历史便可追溯到夏初年,可见夏朝的存在并不是二里头遗址发展的那般从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开始。

关于夏初的史实,在各类书籍上,绕不开的都是与禹有关,除治水之外便是划分九州。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7)

《左传》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接着便有提到禹上位之后,掌九周之权,这在《尚书·禹贡》之中也有明确记载,仿若不假。

但后来却有人反驳了这一点。说夏王朝并不是涵盖了九州范围的王朝国度。

因为在考古界除了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还有龙山文化遗址的存在,龙山文化不同于前两者地域面积上有很大局限性。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8)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涵盖的范围极广,被认为是几千年前各氏族部落文化遗址。

从黄河到长江绵延甚广,可不单单是陶寺加二里头就能抵得上的。

于是,流传下来的这个夏朝便不是这九州,很可能九州夏朝与其他氏族部落的统称。

而那个因为治了水,而名震九州的禹,他所建立的,所掌握着的国度可能也并不叫夏。

而我们关心的史书上懂得夏初的百余年,禹在其中又是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19)

从最初的治水,画九州,禹让自己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大人物,于是,他有了成为部落公主的资格,并且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政权。

但这个政权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再来定义的时候,可能与我们今天所定义的王朝与国家不大一样。

不像是秦始皇统一六国那般令诸国俯首称臣,只秦一家独大。

禹所建立的政权,就如他治水的方法一样,应是求同存异,各自自治,依然留有不同的氏族部落,任他们按自身情况生存与发展。在权力甚至是名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20)

而禹的角色是在这些政权的背后,解决问题的,亦如当年一样有大灾祸时再挺身而出。

而在禹之后,不论是益还是启,他们也都是一次为模板,这近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这样传承的。

这才有了龙山文化那般多样的文明。

但是这些都是基于考古学的角度给予的对历史的推断。

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21)

在文学上,不管是什么朝代,提起夏朝的时候,都与大禹有关,这二者虽然有些出入,但不变的却是对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肯定。

之所以会有人质疑夏朝的存在,不过是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与夏朝更为密切的直接证据。

但考古一直在路上,相信传承千年的史实不会有错,这是作为一个华夏儿女对于华夏文明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