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讲述三代塞罕坝人动人事迹的电影《那时风华》巡映走进衡水,影片导演李三林、编剧田运章和主演程琤、图门巴雅尔等在衡水红旗影剧院与观众互动交流。

塞罕坝公益片(电影那时风华巡映走进衡水)(1)

电影《那时风华》以三代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的真实经历为创作依据,讲述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北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们,肩负“荒漠造绿洲”的神圣使命来到坝上,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献了青春献子孙,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看完《那时风华》特别感动,影片拍得好、演员演得也好。通过这部电影对塞罕坝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不畏艰难、三代接力把荒原变林海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观众李先生说。

在映后交流中,该片编剧田运章表示,为创作这部影片,主创团队也多次去塞罕坝体验生活,创作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塞罕坝人就是这么做的,这也是中国精神,现在需要,将来也需要。导演李三林透露,剧组辗转怀来天漠、涿鹿黄帝城、乌拉盖草原、乌丹沙漠、坝上草原等多地拍摄,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每一个场景都精益求精。对于《那时风华》作为主旋律电影,如何做到守正创新,李三林表示,拍这个片子的社会效益大于它的经济效益。“现在社会缺失的、忘记的东西太多了。我是60后,我们上一辈的人或者更早的人,他们的思想境界很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希望通过影片能够影响观众,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是通过影片上映后观众的反响来看,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据悉,《那时风华》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电影局、河北影视集团等联合摄制,河北电影制片厂、恩幕传媒、秋江潮传媒出品。影片目前正在全国热映。

(燕都融媒体记者康瑞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