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做联合办公空间的(选择联合办公空间的理由)(1)

此前在澳大利亚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的李强,2015年底带着拿到了天使投资的新项目回到国内。然而,在事业起步的第一关——租办公室的过程中——他就遇到了周折。

李强创办的“帮推客”APP是一个社会化互助营销推广平台,被认为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理想办公地点是上地、中关村或者CBD这些互联网创业公司聚集的地方。然而,在看了一圈普通写字楼之后,他发现实在太贵。

“后来我也想过去租一个郊区别墅,但那意味着团队十几个人将天天封闭在一个小楼里,想想都觉得腻。”李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经朋友介绍,他最后选择了位于中关村e世界财富中心的联合创业办公社(People Squared,以下简称P2)。最大的原因,是那里跟他们之前在国外习惯的开放式办公环境几乎完全相同。

P2是一个典型的众创空间,与优客工场、无界空间、SOHO 3Q等一样,通常对入驻企业按照工位收取租金或者会员费。

除了省钱,还能白捞一个“大管家”

“对我们这样一个办公人员在不断增加的创业企业来说,P2最明显的一个优势是工位可以随时增减、按月甚至按天付租金。如果是传统写字楼,你要考虑未来的需求,要么预留足够的办公面积先闲置着,要么就不停地搬家。”李强对本刊记者坦言。

在办公租赁平台优办创始人兼CEO卢阳看来,联合办公空间的性价比是显而易见的。

“就写字楼来说,以望京SOHO大厦为例,一间100平方米的办公室月租金就要3万元,这还不包括装修、购置桌椅、物业、水电暖等相关费用。相比之下,北京过半的联合办公空间工位单价在每月1000元到2000元之间,10个人的团队每个月只需要两万元就可以搞定。”卢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与此同时,联合办公空间的运营商或空间合作的第三方服务商还提供工商注册、法务咨询、社保代理等其他增值服务,可以让企业省却前台、行政的资金、精力投入。

上海方糖小镇的创始人万里江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方糖小镇扮演着“跑腿王”“小喇叭”“人贩子”等多种角色,“我们认为对创业者来说,他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产品和服务上。因此,行政杂务、产品宣传、资本对接、融资后的企业管理、人才招聘等等这些创业者核心业务以外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对有较多商务交流需求、注重效率的现代公司来说,联合办公空间的线上系统也是区别于传统写字楼或商住民宅的一大亮点。

“很多公司行政管理者光是在做会议预订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麻烦,要拿个小本记录哪个时间段、哪个会议室空闲。使用者则要不断跟前台询问。实际上互联网时代,所有这些办公室内部的痛点都可以用智能化的手段来解决。”专门为联合办公空间做日常运营系统的创业公司Remi的创始人黄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以访客登记为例,“通过Remi,你可以在访客到来之前发送邀请函,包括公司地址、交通建议、WiFi信息等等,来者到达前台后通过iPad完成登记,系统将直接通知被访人。”黄涛介绍,预订会议室则变得像看电影选座一样方便。

哪些做联合办公空间的(选择联合办公空间的理由)(2)

在这样的办公室里“求加班”

“很多人尝试过联合办公这种形式之后,其实很难再回到传统的写字楼、格子间。”曾做过峰瑞资本合伙人、接触过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公司的黄涛对本刊记者说。

网上曾流传过一篇创业公司CEO吐槽压力大的文章,其中就提到,“高精尖”的互联网人才不光工资要得高,对工作环境也有高要求,理由则让人无法拒绝——“办公条件这么差,你让我拿什么心情写代码?”

“办公室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人性化、健康、美好的办公空间更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像Google自由敞开的免费campus、Facebook的封闭式城堡等等都是通过办公空间提高大家的工作质量和办公幸福感的创意设计。当然,成本也是昂贵的,小企业或者创业公司根本无力承担。”卢阳说

P2创始人郑健灵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P2为创业者提供这种灵活、有趣、专业的办公环境,希望通过共享的方式,让再小的初创团队也能享受到堪比硅谷办公室的创业氛围。”

“在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曾去跟一些创业的朋友交流,发现他们窝在民宅、地下室的办公条件不仅差,还非常限制事业的发展。当时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有科技寺这种众创空间,但它更倾向于科技类的创业公司,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有极大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无界空间创始人万柳朔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比如,上海裸心社的工作区有9米高的植物墙,会员还可以享受按摩室、瑜伽房、浴室等娱乐休闲设施;方糖小镇则大量使用竹、木等自然元素,让空间看上去像是一个“创业农场”;在P2的中关村店里可以看到“懒人”专享的下楼滑梯、移动缆车、迷你高尔夫球道甚至从游戏厅直接搬过来的大型游戏机……

在北京、上海等创业者集中的各大联合办公企业的运营空间内,除了基本的文印一体、咖啡厅等硬件,图书馆、健身房、厨房等也几乎成了标配。

2016年9月1日,优办还专门举办了一场“最美办公空间大赏”颁奖典礼。卢阳对本刊记者介绍,在对150余家单位的600余组参赛作品、超过3000张图片经过历时三个月的评审之后,裸心社、优客工场、方糖小镇被列为前三。

所以,传说中的“哭着喊着求加班”的员工不止Google们有。在入驻位于三元桥的无界空间后,“Remi团队成员曾调侃,宁可降工资也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办公。”黄涛对本刊记者说。

哪些做联合办公空间的(选择联合办公空间的理由)(3)

社群的价值

在李强看来,联合办公空间最诱人的“福利”反而是无形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同团队之间的碰撞有时候会激发灵感,这恰恰是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最需要的。”

对此,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王连涛也深有感触。2012年,在线短租鼻祖Airbnb为筹划进军中国,在P2位于静安区的光源项目举办了一场活动,前去参会的王连涛意外发现,P2的办公环境和定期举办的一些跨界交流会非常适合发展早期的小猪。

“入驻之后,确实受益很多。”王连涛对《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小猪短租在上海地区较早的一批房东、用户,很多就是在光源里办公的其他团队成员。”

郑健灵向本刊记者透露,诞生于2014年的一款原创图片社交应用APP足记,之所以在2015年初一夜爆红,与它所入驻的P2上海创客中心项目有很大关系。

“当时这个团队每研发出一款滤镜都会发在我们空间的一个微信群里面,大家乐于去体验并很快给出反馈。它最早的种子用户,大部分出自P2。其中有一个成员的爱人是位知名摄影师,他把那种大片效果的图片发到自己朋友圈,这个产品在摄影爱好者的圈子里流行,很快火了起来。在没怎么推广的情况下,足记最高峰时日增200万新用户。”

“所以对空间运营商来说,最宝贵的价值不是你能提供的一张桌子,而是一个社群生态。”郑健灵总结称。

万里江也认为,除了地理位置、办公条件等入驻企业的基本诉求,内部的成员构成、它的运行规则、氛围都是空间的一部分。为此,方糖小镇在2015年12月19日发起了一个名为《我们》,共分为“联结、共创、自治”三篇的自治公约,希望所有成员“时时躬照,日行成风”。

为促进团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每一个进入P2的会员都要签一个使用守则,都有机会在空间内每周都举行的午餐分享会上跟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经历甚至是遇到的困难。刚开始时确实比较难,但是慢慢的你可以发现从中受益很多,大家积极性很高。”郑健灵告诉本刊记者。

无界空间也组织过很多撮合团队沟通的活动,比如近200人参加的“天台音乐会”,带狗狗上班,“空间特有的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运营商,我们的作用是去培育和维护每个空间的个性和气场。”万柳朔说。

哪些做联合办公空间的(选择联合办公空间的理由)(4)

服务对象不限于创业者

跟过去相比,今天的创业者们无疑是幸运的。

“首先是他的创业成本在降低,比如一个互联网公司原来可能需要自己去搭服务器、去维护,但是现在有微软、创新工场或者大公司的孵化器、加速器给你提供,有相应的资源给你迅速导入,给你空间让你迅速试错,以前花一两年时间才有机会发现的问题,现在两周就可以。”郑健灵对本刊记者分析。

然而,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刺激下,服务于创业者的众创空间领域很快出现了泡沫,而很多本身也是创业者的空间运营商们在行业洗牌过程中,也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命运。

这样的案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创业者看重的热点城市,并不鲜见。甚至有机构在2016年6月份断言,“未来10个月众创空间将死掉一大片。”

“实际上众创空间已经分化成了新型孵化器和联合办公两大主要类别,前者以投资、孵化项目为主,同时提供办公空间和相关服务,联合办公则类似于‘二房东’。我们认为从概念上来看,联合办公这种形式是涵盖孵化器、咖啡馆或者其他众创空间的,它更关注空间本身的运营。”克而瑞咨询中心总监陈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卢阳看来,联合办公空间的市场还很广阔。“50人以下的公司根本没必要自己去装修,设施完备的联合办公环境让你很快入驻,包括中型、大型公司对某些区域的灵活办公需求也是存在的,比如总部在上地,你还是需要在CBD有一个驻点。”

所以,“目前联合办公空间的服务对象并不局限于创业者,这是对的。从WeWork的服务对象构成来看,20%的创业者、30%左右的自由职业者,另外一半则包括中小企业和大公司分部,中国将来也是这个趋势,而现在,联合办公在整个办公市场的占比还不到1%”卢阳说。

无界空间、P2、方糖小镇等联合办公空间之间,以及办公空间与公寓、酒店、商场之间的合作也异常频繁。

符合互联网共享精神的未来办公场景也许是这样的:一个入驻了联合办公空间的会员企业成员出差到另一个城市,楼下是同一品牌的办公室,楼上是它们合作的某酒店或某短租公寓的客房,在生活中办公,在办公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