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感动河北“最美乡村女教师”郜艳敏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件是由她的女儿代写的:

现在我想平静地生活,希望家人不要受到伤害。

这里面说的家人,包括花钱从人贩子手中将她买下来的公公,毫无爱情可言的丈夫,和即将高考和中考的一双儿女。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1)

郜艳敏亲笔签名信

此时距离她获得“感动河北人物”过去9年了。这个可怜的女人无声地请求着,希望公众不要再打扰她,她不再需要人们对她的怜悯和呐喊,更不需要任何法律援助。

有媒体拍下她愤怒地质问:“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们不觉得正义来得太迟了么?现在舆论又来揭我的伤疤,不仅伤害了我,更伤害了我的孩子们。现在面对村民们的那些指责,我和孩子们怎么在这里生活?

一、人贩子的套路,买家有恃无恐

1993年秋天,17岁的郜艳敏从河南襄城县老家来到河北保定打工。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成绩优异,但为了供两个弟弟上学,她上完高中就辍学了。

第二年端午节前夕,郜艳敏接到家里电话,说母亲生病了,她慌忙乘坐火车回家。

在石家庄中转之时,有两名面善的妇女和她搭话,得知郜艳敏是襄城县人,谎称同路,一直跟着郜艳敏。

郜艳敏毫不怀疑地喝下了她们给自己买的饮料,就昏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人贩子卖了。

第一个买家是一个黑大汉,无论她怎么哀求,都无法阻止他对自己的虐待。两天后,黑大汉又转手以2700元将她转手卖给了一名老汉。

老汉带着她走了一天的山路,最终来到了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后来她才知道这是河北曲阳县的下岸村,整个村子只有400多口人,土地贫瘠,几乎与世隔绝。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2)

郜艳敏

被拐卖后,郜艳敏从未停止过对命运的抗争,但几次逃跑都被追了回来。因为是花2700元买回来的,“丈夫”一直将郜艳敏当作自己的所有物,一不如意就会对郜艳敏拳打脚踢,她成日活在恐惧之中。

1997年冬天,郜艳敏在离村子十来里远的泉井挑水之时,遇到一名70多岁的老婆婆,老婆婆颤抖着声音询问她:“闺女,外面来的吧!俺问你个事, 听说前些年来了日本鬼子,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走了没有?”

老婆婆的这句话让郜艳敏十分惊愕,从老婆婆身上她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心中说不出的悲凉和酸楚。回到家,她一口气喝了半瓶农药。等她醒来的时候人躺在医院里面,她被人抬了几十里山路送到了镇医院抢救。

没有任何抗争能力的郜艳敏生完女儿后又一次选择了自杀,她跳进水塘,结果被一个放羊娃发现,救了上来。

买家可不想就这样人财两空,为了控制郜艳敏,他们又将郜艳敏给关了起来,不让她出门。

屡次逃跑,屡次自杀,郜艳敏恨自己逃不出命运。但奇怪的是郜艳敏对公公婆婆依旧很好,特别是对公公。

郜艳敏回忆第一次见到公公之时的情景,她几乎是扑过去跪在老人面前,央求着她赶紧将自己买走。

从她被拐的经历之中可以看出人贩子的一套“成熟经验”。一道人贩子往往是女性,她们看起来老实巴交,热情助人,可以轻易获得单身女性信任;二道人贩子是男性,在姑娘们刚刚意识到自己被拐卖,惊惶无措的时候,他们将姑娘单独囚禁在小黑屋子里虐待、侮辱;等到卖家来了,被拐卖的姑娘会当买家是救命恩人。

郜艳敏曾对记者说过:“当时我公公去看我,他看我挺小挺可怜,但是人贩子不让我走,他又回家凑钱才把我带走,如果不是跟着他走,我可能已经死了。”

郜艳敏在婚后一年获得了丈夫的准许,和丈夫一起回到了襄城县老家。

郜艳敏试探着问父母,她能不能不回去。她当时是抱着很大希望的,没想到父母给了她一个尴尬的回答,他们希望女儿首先考虑公婆一家,如果她不回去,公婆就人财两空了。

郜艳敏说:“我们可以还他的钱。”

但父母还在给她“讲道理”:“不是钱的问题,他们也是农民,不容易,买你的钱,都是向别人借的。另外,在咱们这个地方,结过婚的女子,再想找个好对象就难了。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3)

郜艳敏和她的婆婆

郜艳敏和父母都经过了一番艰难的内心挣扎,郜艳敏最终决定回去。

她从不承认自己对“丈夫”有感情,只说过自己是因为公婆的善良而留下来,并且愿意为公婆做一个好媳妇。

郜艳敏从没想过,自己会面对这样的人生。细思极恐的是,从她被拐的那一天起,所有的一切都在人贩子的预料之中。

二、尴尬的成名之路,村民指责她露“家丑”

村子里被买来的女人有30多个,她算是学历最高的。前前后后,这些外地媳妇已经跑掉了一半,包括郜艳敏的二嫂,村里没有娘的孩子也有不少。

对这些逃跑的母亲,村民们都极为憎恶和鄙视,觉得她们抛弃孩子没有良心,就连郜艳敏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000年,下岸村小学要合并到辉灵中心小学,孩子们要去上学就要翻山越岭走7里路。有些孩子太小了,风里来雨里去不安全,辉灵中心小学就在下岸村设了一个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学点。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4)

为孩子们上课的郜艳敏

但这里条件实在太差,老师们都不愿意来,辉灵中心小学的校长和村支书就找到了郜艳敏,希望她能做代课老师。

那时候的郜艳敏几乎足不出户,她觉得被拐妇女的身份是她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耻辱。但她爱自己的儿女,看到学校里的孩子她有深深的刺痛感,特别是那几个被拐女子逃跑后留下的后代。

郜艳敏被评为“2006年感动河北人物”时,颁奖词是这么说的:

她以坚忍的姿态接受了不公平的命运,用宽容回报着山村,用爱点亮了40多个穷孩子的前程。

她真的对过去宽容了吗?真的在“回报”山村吗?

她被丈夫当作一个买来的传宗接代的商品,和家里牲口一样,喝了酒就随意打骂。只有在学校里面,她才可能拥有一个能够找到自己的世界,她明白如果这些孩子们不上学,长大后就会重复祖辈的情况。

她感受到身上无形的责任感,领到第一份工资后,她就给两个孩子交了学费,还给孩子们买来了笔和书本。除了教语文、数学之外,她还教孩子们唱歌。

教学点条件太差,到了冬天教室四面透风,她就将孩子们接到自己家里,在炕上教书。哪个孩子没钱买书了,她就自己掏钱,在她的努力之下,几年来一、二年级没有一个适龄儿童辍学。

而她的工资,一年一发,每年只有2000元。

2006年,曲阳县一名农民摄影师来深山采风,听说了郜艳敏的故事之后十分感动,就编辑成文发在了网上。

不久后,《燕赵都市报》对郜艳敏进行了报道,国内多家媒体也在转载,很多人知道了郜艳敏。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5)

"感动河北"人物郜艳敏跟以她的事迹为题材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的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村里相拥而泣

那年的“六一”儿童节,在好心人的资助之下,郜艳敏还带着14名学生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了升旗仪式。

从北京回来后,郜艳敏好像变了个人,他给老家的父亲打电话,说她去北京看过天安门了,连死了都心甘情愿。

郜艳敏开朗了很多,终于觉得人生有了点意义。

郜艳敏的“丈夫”不再打她了,公婆也对她很客气,知道自己的儿媳很了不起。郜艳敏觉得,自己的家庭能往这个方向发展已经很欣慰了,在漫长的时间之中,她也和买家处出了感情。

“被拐少女在农村教书”的新闻被报道后,一下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媒体一家家来采访郜艳敏,郜艳敏将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要从她最不愿意回忆的被拐说起,随后就讲到她对孩子的希望和付出

越来越多不明身份的人涌向这个偏僻的村庄,村民们开始警觉起来。下岸村当然不愿意面对“买卖媳妇”这个真实而又丑陋的历史。

村民们从不觉得郜艳敏的故事有什么好感动的,她就是一个教书、劳作的普通妇女,和“丈夫”感情不和,经常吵架。有的村民觉得孩子三年级终究是要去外面读书的,成绩好坏和郜艳敏根本没有关系。

县里和村里安排了专门的“干部”驱赶记者,而且一定要看到记者离开曲阳县为止。当地人对记者大呼小叫:“你们采访郜艳敏就是在揭曲阳县的伤疤。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6)

郜艳敏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和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摄制组采访受阻,郜艳敏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在看到记者的时候她会连连摇头拒绝:“我不愿提起过去的事情,不想接受采访。”

凤凰卫视已经拍好的素材被村干部强行洗去,《半边天》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对村支书下了死命令: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撤你的职。

除了媒体之外,很多爱心人士都指名要给郜艳敏捐钱。一名美籍华人给郜艳敏寄来了250美元,并且写信告诉她,这些钱就是给她个人的,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使用。

爱心人士的捐款郜艳敏全都送给了贫困学生,并没有留给自己。镇政府出面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并且在媒体上公布了电话和地址,全面接受外界的捐款,但基金会成立之后,捐款反而减少了。

三、旧案重提,她被视为“耻辱”

郜艳敏的人生因为媒体的报道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她自杀的念头总是会冒出来。2005年10月1日,郜艳敏的母亲郁郁而终。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晚上,郜艳敏在下岸村村口给母亲烧纸,每天晚上都会梦见母亲,常常想要追随母亲而去。

生下两个孩子之后,这个家更加贫困。郜艳敏“丈夫”体弱多病,公公得过脑血栓,婆婆没到了冬天气管炎就会发作,下不了床,一大家子的家务是郜艳敏一个人在做。

2009年,以郜艳敏为原型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上映,电影和郜艳敏的故事不太一样。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7)

电影封面

电影刻意规避了发生在郜艳敏身上的很多犯罪事实,比如被人贩子多次转卖,遭遇毒打和强暴,因为不堪凌辱多次自杀等等。对女主角公公的描写,也是塑造成为一名善良的老人家,让观众很难将他与犯罪联系起来。

为了突出郜艳敏的崇高精神,电影之中甚至还虚构了一个男朋友,女主角面对爱情的诱惑,依旧选择留在了深山之中。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警察”的形象,家人和男友找到了女主角,两次都是单独行动。

这部电影感动了很多人,但郜艳敏从来没有看过。当时宣传该片的时候,导演曾经说过《嫁给大山的女人》即将角逐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他给这部电影定下的基调是——唯美,浪漫

2015年,有人开始在网上质疑《嫁给大山的女人》所宣扬的畸形价值观,人们对这个故事不再是感动,而是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为什么拐卖妇女没人追求,教育落后没人关心?也有人评论郜艳敏上的节目不该是《感动人物》,而应该上《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8)

当时整个下岸村就没有几家安装网络,郜艳敏也很少接触互联网。一天,一个陌生的记者打电话给她,告诉她现在网上到处都是讨论她的新闻,想要询问她的看法。

郜艳敏觉得莫名其妙,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没过多久,公安局、教育局和宣传部的人都来了。公安局的人一来就问她有没有报案过,需要调查一下。

郜艳敏当场愣住了,已经21年了,从没有人这么郑重其事地询问过她这个问题。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1994年,她会毫不犹豫接受调查,恳求警方的救助。而现在她和家人都很害怕,最怕已经重病的公公被公安局抓走

宣传部的人告诉郜艳敏现在网上都在谈论她的事情,网友反应不一,还有些激进的人说她是“国家的耻辱”。郜艳敏脑子里“嗡”地一声,接下来好几天,翻来覆去念叨的就是这个词,谁安慰都没有用。

她没有办法接受网友对她的这种评价,更担心家人的安全,她认为这一次关注,是对她彻底的伤害。

她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公公80多岁了,婆婆也70多岁了,两个孩子一个要高考一个要中考。她能理解网友是为她好,她想要向这些素不相识的网友解释:“我知道大家也是说说,发泄他们的气愤,在气头上都会说话发狠。有些事情,你身在这儿,真的身不由己。

曲阳县教育局觉得郜艳敏“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将她视作“家丑”,竟然决定取消下岸村的教学点,宁愿孩子们走几公里路去上学,也不再聘请郜艳敏做老师。

女教师山村支教被拐:被拐最美乡村女教师后续让人心惊(9)

郜艳敏与学生

消息被报媒知道后马上发新闻披露,上百名读者气怒之下致电报社,对教育局的做法表示不满。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曲阳县教育局决定留下教学点,让郜艳敏继续留任。

2015年9月份暑假开学,下岸村教学点终于派来了一名新的女老师和郜艳敏一同工作,她也有个任务,就是注意来访的记者,有情况要随时向镇里报道。

《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法律要回应“郜艳敏们”》,针对公众号“新媒体女性”文章《让被拐女成为最美乡村女教师是国家耻辱》提出异议,希望公众不要对郜艳敏二次伤害。

过着平凡而幸福生活的人们,高呼着正义的口号来谴责郜艳敏的无奈选择。从“为她感动”到“替她讨伐”,人们始终没有设身处地体会郜艳敏背后的沉重和不幸。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郜艳敏经受一次又一次的舆论压力,她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怀。拐卖她的,强暴她的人都是犯罪,同样,利用她的苦难来肆意消费、宣泄个人情绪的媒体,同样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四、煽情背后,还有29位消失的妇女

抛弃所有煽情化的描述,单单看郜艳敏案,社会公众的出发点,是持续已久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痛恨,是对“买主”逍遥法外的无可奈何。

买你的人,会变成你的家人,甚至需要你牺牲自己来保护他们。正是因为买家从不相信“人财两空”的报应,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400人的下岸村,竟然有30多名被拐妇女!当年所有媒体矫情地关注着郜艳敏的“忍辱负重”,有谁去关心另外29名妇女的状况。

看起来正能量的“感动人物”背后,是冷漠、残酷和扭曲。这个事件更深层次的悲剧,就是这些妇女们暗无天日、深受欺辱的不幸生活。

被拐的姑娘们没有得到解放,她们已经成了走不掉的母亲,人贩子不一定得到严惩,买家可能也不会被绳之以法。这个罪恶的故事过去了这么多年,没有朝着正义得到伸张的方向发展,乡镇干部们惶惶不安,而郜艳敏一次又一次被伤害。

如果没有被拐卖,她们的命运会走向何方。郜艳敏说自己还没有谈过一次恋爱,但说这些都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不可能再回到十八九岁啊,说一千次一万次,说什么都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