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谣:小大姐小二姐,揍嘛来?裹脚来,裹的脚怪臭滴,当街来个卖肉滴,卖滴肉怪香滴,当姐来个卖姜滴,卖滴姜怪辣滴,当街来个算卦滴,算滴卦挺灵滴,当街来个打绳滴,打滴绳挺好滴,当街来个卖枣滴,卖滴枣稀甜滴,当街来个磨镰滴,磨滴镰挺快滴,当街来个卖菜滴,卖滴菜挺高滴,当街来个攒筲滴,攒滴筲不漏水,打你伯(因“掰”,爹的意思)个胡子嘴,你伯胡子嘴上一撮毛,打你伯个后脑勺你伯后脑勺有个大旮瘩,打你伯个大妈妈(这一句有的版本没有,可能是有人后加的“大妈妈”指乳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河北省各地顺口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河北省各地顺口溜(河北泊头一些童谣)

河北省各地顺口溜

​一,童谣:

小大姐小二姐,揍嘛来?裹脚来,裹的脚怪臭滴,当街来个卖肉滴,卖滴肉怪香滴,当姐来个卖姜滴,卖滴姜怪辣滴,当街来个算卦滴,算滴卦挺灵滴,当街来个打绳滴,打滴绳挺好滴,当街来个卖枣滴,卖滴枣稀甜滴,当街来个磨镰滴,磨滴镰挺快滴,当街来个卖菜滴,卖滴菜挺高滴,当街来个攒筲滴,攒滴筲不漏水,打你伯(因“掰”,爹的意思)个胡子嘴,你伯胡子嘴上一撮毛,打你伯个后脑勺。你伯后脑勺有个大旮瘩,打你伯个大妈妈(这一句有的版本没有,可能是有人后加的。“大妈妈”指乳房)。

二,游戏(手牵手扯成一个大圈同时转动)童谣:

扯,扯,扯轱辘圆,扯到家后扯家前。

三,游戏(一个接一个搂抱,最后抱成一大团)童谣:

叽里呱啦卖锁来,卖滴嘛锁,金刚银钢打滴锁。用嘛开,钥匙开。开不开,碌碡轧。轧不开,我问大哥你姓嘛。我姓转,转过头来我看看。(转过头来就开始搂抱)

四,童谣:

王兆他娘贴饼子,一贴王兆他娘一脖领子。

五,童谣:

爷儿爷儿(一说是:影儿影儿,此处存疑。指阳光。)给我晒晒,我给你拜拜。

六,童谣:

骨头子鸡(头顶一撮毛的鸡)瞎嘎嘎,老娘要吃面甜瓜。面甜瓜不面,要吃鸡蛋。鸡蛋腥气,要吃公鸡。公鸡有毛,要吃毛桃。毛桃有核,要吃牛犊。牛犊吗儿吗儿,吓死一家儿。糖瓜儿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婆子要个臭裹脚,老头子要个破毡帽。

七,童谣:

天上有个星星,擓周(“周”是土语“着”的意思)一篮子烧饼。揍嘛去?看她公公。公公怎么滴来,叫老鼠咬了个大窟窿。好了不?没有。走道还哼哼。

八,童谣:

呱哒板子竖一溜河(“竖一溜河”这几个字只记录发音,具体那几个字未知。意思不明,考虑是语气虚词,一直传唱),挺好的小伙怕老婆,说俺怕,俺揍(“揍”是“就”的土语)怕,到当街拉大话。关上门儿拿尿盆。锅里煮着白饺子。你吃着,俺瞅着。孩子哭喽俺哄着。油撒喽,俺捧着。

九,游戏童谣:

(小女孩面朝外围成一圈站着,小脚丫勾在一起)十月一呀,大红花呀,小小的姑娘,跪下吧呀。(念到这里,孩子们下蹲而后站起,开始念下面,不断下蹲站起,没控制好的会掉队从而出局。可以练习平衡和腿力)编编编花篮儿,花篮儿底下有小孩儿。小孩儿小吃青草,小孩儿大会说话。一把剪子坐椅子,两把剪子喝酒吃菜。你一碗我一碗,我给大哥留一碗。大哥回来耍脾气,爱吃不吃滚出去。

十,童谣:

飞机飞机,你下来,我上去。我跟美国打仗去。你拿枪我拿炮,打得美国拉拉(“拉”读二声扬调)尿。(注:家乡上方有一条飞机航线,经常有银白色的客机飞过。孩子们看到飞机,有时就会说以上歌谣)

十一,(大人背着孩子)童谣:

背狗狗,卖钱儿钱儿,谁家买这个小孩儿孩儿。

十二,童谣:

小大姐小二姐,上南洼搂豆叶。一搂搂了个小甜瓜。爹咬一口,娘咬一口,一咬咬着孩子手指头儿。孩儿孩儿你别哭,赶(“赶”是土语“等到”的意思)集上给你买个皮老鼠。白天拿着玩儿,晚上当枕头。

十三,游戏童谣:(游戏叫:拾宅儿,也叫欻子)

点儿来点儿,一起筛儿,一起不筛儿,筛儿谷子堆,谷堆子筛儿。撩下钱儿,进大钱儿玩小钱儿,哄没了四飘带儿。四来四包饺子,烙活子(“活子”本地的一种面食,两层面皮中间夹菜馅,烙熟),什么菜馅儿?牛肉丝儿,大葱根儿,撩下四儿。拾四四个子我,个子小胆儿六大个,六来六春王八打灯笼,灯笼底下开白花儿,落红花儿。一六红花儿,红花儿唉老盖儿唉,七梭儿唉,八万儿唉,八儿来八儿,一八儿一个尖儿,两八儿上高山,高山似有水,似有水八平安。五八儿的小红鱼儿,六六大眼眼,七七燕子乙(“燕子乙”是一种野菜),八儿八儿地往高举。九八儿的莲花盆儿,十把儿的小六人儿。拾珍珠描梨花,要多少一十俩。一十要唉,这一个木(没有)拾错,要两个,没有姜,一打唉,一起唉,烙饼唉,煎鱼唉。(根据谐音整理记录,部分用字可能不正确。余下的还有,讲述人已不能回忆。望知道的补齐)

十四,游戏(面对面坐着,脚丫一个接一个交错排放在一起,用手指逐个点。最后一个“他”字指到哪个脚丫,那个脚丫就出局。然后再剩下的脚丫接着点,接着淘汰出局)童谣:

点点拨拨儿,江米食货儿,黑豆粒儿,白豆花儿,不去你就去他儿。

十五,游戏童谣(二人对面坐拉着手张开前后晃动):

打摞摞,倚摞摞,熟喽麦子吃馍馍。你一个我一个,给xxx(对方名字)一大簸箩。

十六,童谣:

锔盆子锔碗儿锔大缸,烧饼果子,麻花儿香啊,王大娘的裤子掉水缸了,我说给他捞去,他说甭家强(“甭家强”指不用了)啊。

十七,童谣:

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二月二敲八斗,一年一个胖丫头。二月二,敲舀子,一年一个胖小子

十八,童谣:

肚子疼,叫老赢。老赢不在家,叫老八,老八下不去手,叫老九,老九磨磨刀子就宰狗。

十九,游戏(两个小孩儿手腕子互相交叉攥紧模拟花轿,另一个小孩坐在上面抬着走)童谣:

嘟嘟哇儿啊,嘟嘟哇儿啊。娶个媳妇没头发儿。

二十,游戏(两个人对面站立,手互相拉在一起模拟渔网,另一个小孩跑过来向“网”里冲。有时候放过去就叫“不过鱼”,有时拦住就叫“逮个大鲤鱼”)童谣:

一网不过鱼哟,二网去赶集哟,三网逮个大鲤鱼,约约多沉儿啊(跑过来的小孩儿趴在拦的小孩儿胳膊上)。一斤,二斤,三斤……

二十一,童谣:

小八狗钻篱笆,一钻钻到二姨家。二姨不管饭吃,拾羊巴巴蛋儿吃。

二十二,童谣:

嘟喽酸,酸嘟喽,他娘养个凸葫芦,他爹说掐死他,他娘说留着过十五。(“嘟喽酸”是本地一种带酸味的野菜)

二十三,童谣:

下雨来撇啪来,王八光着脚丫来。下雨来撇泡来,王八戴着草帽来。

二十四,童谣:

挤挤挤旮旯儿,挤出屁来炒豆芽。炒出豆芽给谁吃,给卖馃子滴老头儿吃。

二十五,游戏(弹杏核)童谣:

弹一弹,二麻兰,三青枣儿,小胖小儿,胖小儿胖,上了炕。

二十六,童谣:

青青菜往锅喽杂,王八露着大白牙。(“青青菜”指“小蓟”,“喽”是“里”的土语,“杂”指:用热水焯)

二十七,童谣:

呼啦(“呼啦”指用手摸)呼啦毛儿,吓不着。呼啦呼啦头芯儿,吓一阵儿。(这是小孩子吓着以后,村里“收小孩儿”的摸着孩子头说的口诀。孩子们听了记住了怎么说,也会在游戏中模仿。所谓“收小孩儿”的是指为受惊吓而发病的孩子解除痛苦不适的人。具体操作就是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圆圈状抚摸孩子头顶,同时嘴里念叨上面说的口诀。)

注:以上仅是以个人生活整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经常说的。童谣因时代变迁许多都已湮灭。整理也为留存一段历史,为我的家乡冀东平原小城泊头、也为我中华历史保留些许文化记忆。整理过程尽量不收录网络已经有的内容,当然只是沧海一粟,还希望更多人参与。俾斯麦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因以上,所以整理保存我们已经或正在消逝的语言实为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