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电影【满江红】火了,里面的配乐豫剧,对,他们说收做“摇滚豫剧”,配乐“十保官”也火了,网上有很多模仿他们里面的走路姿势,他们表示这段唱词非常的上头。

深究一下,唱词里面的十保官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些人?他们有没有可能保荐包青天?替包拯担保下陈州。

满江红电影里真实人物:电影满江红的配乐(1)

这段配乐源于豫剧《下陈州》,是豫剧里面的传统名剧,讲的是北宋庆历年间陈州闹灾荒,当地官员贪污受贿,弄的民不聊生,包拯通过微服私访,惩奸除恶的故事。

庆历年间是公元1041年十一月到1048年,是宋仁宗的年号,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去世于1062年。

十保官唱词:

一保官,王恩师延龄丞相。

查史料,北宋仁宗朝并没有叫王延龄的丞相,甚至都没有姓王的丞相,最为接近的是仁宗他爹宋真宗时的丞相王旦,王旦一生刚直,倒是符合唱词里的人物,只是王旦去世于1017年,没能活到庆历年间,他去世时包拯才18岁,不可能保荐包拯去陈州赈灾。

满江红电影里真实人物:电影满江红的配乐(2)

二保官,南清宫八主贤王

八主贤王,感觉就像是戏剧里的经常出现的八贤王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戏曲里赵德芳手持尚方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正气凛然的,正史里,赵德芳去世于公元981年,包拯在他去世以后的18年才出生。

赵德芳的去世史书上只有三个字“寝疾薨”,就是突发急病去世,在其他的一些史料中,更详细的说他死于吃肥肉过急噎死了,一个22岁的正当壮年的小伙子,突然死于这种莫名其妙的死法,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

更接近于“八贤王”的是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他生于985年,去世于1044年,年纪上倒有可能替包拯担保,狸猫换太子里的刘太后掌权,赵元俨十分畏惧刘后,天天装神经病深居简出,刘太后去世以后,他又跳出来挑拨离间,说刘太后的坏话,结果宋仁宗通过调查,知道真相,对他敬而远之,属于没有人理的闲职,而且他已经年老多病,庆历年间几乎不问世事了。

满江红电影里真实人物:电影满江红的配乐(3)

三保官,扫殿侯呼延上将

没写名字,北宋的呼延家族一个是北宋名将呼延赞,他去世于公元1000年,显然是不可能担保包拯的,他的几个儿子呼延丕显等生卒年不详,传统评书《呼延庆打擂》说的就是他们家族的故事,姑且算是呼延丕显吧。

四保官,杨招讨干国中良

杨家一看就是杨继业一家的杨家将,杨家的故事都很熟悉,最有名的杨延昭去世于1014年,当然是可能是他,最有可能是他的儿子杨文广,他和包拯同岁,只是他一生最大的官也不过是观察使,团练使,没能做过主政一方的招讨使。

五保官,曹太师皇亲国丈

曹姓皇亲国丈,那一定是北宋的曹彬家族了,自曹彬始,曹家就为大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孙女光献皇后曹氏,为宋仁宗的正牌皇后,曹皇后的父亲曹玘,显然说的就是他。

六保官,寇天官理政有方

寇准,寇老西去世于公元1023年,距离庆历年间还有二十几年,编戏剧的不管这些,凡是北宋的名人,一股脑的往上靠。

满江红电影里真实人物:电影满江红的配乐(4)

七保官,范尚书人人敬仰

范仲淹,去世于1052年,时间上倒可以替包拯担保,庆历年间他官居参知政事,为北宋的副相,他也没有做过尚书,他主持了著名的“庆历新政”,对北宋冗官现象有了一定的限制和改革,只是没能改变根本,所以才有了以后的王安石变法。

八保官,吕蒙正执掌朝纲

吕蒙正,这个点名道姓的直接说是吕蒙正,这个太扯了,他1011年就去世了,他是宋太宗的丞相,宋仁宗一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他去世时包拯12岁,反正不管是谁,只要是北宋的名人,都去保荐包拯了。

九保官,吕夷简左班丞相

吕夷简和范仲淹是死对头,两个人不会共同保荐同一个人的,他去世于1044年,是上面说的吕蒙正之侄,吕夷简在政治上还算有作为,但是在打击政敌上,可是丝毫不手软。

十保官,文彦博燮理阴阳

文彦博在庆历年间也同为参知政事,去世于1097年,庆历年间是他风头正盛之时,他是后来的王安石的对头,王安石就是对他主政期间的作为看不懂看不惯,才下决心要变法革新的。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