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18首(012每日一诗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1)

每日一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一首诗歌叫《从前慢》,诗人木心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全诗围绕一个“慢”勾勒了如画般的诗意慢生活。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 马 邮件 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每日一诗18首(012每日一诗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2)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从前慢,传递爱意的车马、书信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因为慢,一别数载,再难相逢。

因为慢,音信无期,难诉衷肠。

因为慢,所以惜别离,重别离。

正因如此,抒写离别之情也成了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永恒主题。

赵嘏作“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惜别友人;

卢照邻作“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惜别亲人;

王维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惜别同僚。

除此之外,更有恋人之别。这就不得不提唐代诗人杜牧。

杜牧居住在扬州时结识一位美丽的歌妓。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三十三岁的杜牧惜别相好歌妓赴长安任监察御史。为表达自己对歌妓的留恋与不舍,杜牧作《赠别》两首。其一(004每日一诗|杜牧:春风十里不如你)记载了歌妓的风姿绰约。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每日一诗18首(012每日一诗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3)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其二则将诗人与歌妓的惜别刻画得深远精妙,动人心弦。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每日一诗18首(012每日一诗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4)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总:一直。

樽:酒杯。

【释义】

聚首时如胶似漆,作别时却冷漠冰霜,好似无情,只觉得酒筵上想笑却笑不出声。

案头上的蜡烛有蜡心,还会依依惜别,仿佛在替我们流泪流到天亮。

【赏析】

诗的前两句,诗人将心中的惜别之情写得委婉而情味浓浓。

同所爱惜别,难舍难分,又不得不作别,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诗人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别具一格,又不哗众取宠。一“总”字,加强语气的同时又强调了诗人浓厚的不舍之意。

送别的酒筵上,两人相对无语凝噎,好似彼此无情。诗人明明离别时悲苦万分,偏从“笑”字入手,又用一“唯”字加强语气。诗人筵别恋人,本意欲让所爱欢欣,奈何感伤离别,竟“笑不成”。“笑”是不想让恋人太过悲伤,这是因为诗人“多情”。“笑不成”是因为诗人郁悒感伤,实乃多情。这种事与愿违的矛盾描写,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情味浓浓。

诗的后两句,诗人借物抒情,将心中的不舍之意表达得意味深长。

酒筵上的蜡烛本是有烛芯的,诗人将“蜡烛有芯”拟人化为“蜡烛有心”,暗指诗人的惜别之心。蜡烛彻夜燃烧留下的烛泪,仿佛在为诗人与歌妓的离别伤心。诗人用“替人”二字更显意味深长。“到天明”既点明了酒筵时长之久,又表现了诗人的不忍分离。

全诗不用“悲”、“愁”等字,却把离别时的黯然销魂和缠绵悱恻的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真挚而深沉的感情,风情颇张,情意绵绵。

每日一诗18首(012每日一诗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5)

总有一次离别,不会再见

从前慢,重离别。

今日快,也请珍重每一次离别。

因为人生如漂泊之旅,总有一次离别是不会再见的。


(一首诗,饱含古人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日常哲思、闲情逸致、含情脉脉,给予我们以思想共鸣、生活智慧和人生启迪。每日读一诗,但愿生活添份诗意。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