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萧耳免费读(荐书萧耳鹊桥仙)(1)

鹊桥仙萧耳免费读(荐书萧耳鹊桥仙)(2)

《鹊桥仙》

作者:萧耳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江南尺度何所拟

文/萧耳

大学毕业那年,我在一个绿皮日记本上第一次开始写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叫小蛮,也就是我自己,大概每个小说作者的第一篇小说总是想写自己。小说的地点就是我自小生活的江南水乡古镇塘栖。

我写到了秦观的一首词《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青春年少时的我,心境却已经惆怅得要“春也去,飞红万点愁如海”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反正那个小说并没有写成。直至多年以后,最初是17万字删减版《鹊桥仙》在《收获》长篇小说春卷刊登后,我听到一些好评,特别是当我听到文学圈外人说喜欢这个小说时,令我尤其欣慰,我希望有江南情结的人,能在此中依稀寻梦。

我的故乡江南塘栖镇,老底子确曾“阔”过几朝,而构成栖镇 “江南小世界”的,其实就是小说中的两代人。似乎很难确定,我们的下一代,还会不会对父母的故乡往事感兴趣。

鹊桥仙萧耳免费读(荐书萧耳鹊桥仙)(3)

在《鹊桥仙》小说文本之外,我最想闲谈几句还是所谓的“江南性”。

江南人物的塑造是《鹊桥仙》的重中之重。我在其中寄托了对江南人物的理想,不管读者怎么看,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男女主人公陈易知和何易从都有一个“易”字,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的阴阳,是二位一体,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文人、知识分子,我试图从江南水乡文脉里挖出未断裂的那一脉“斯文”,于是“知从从知”。靳天、唐云和刘春燕是一类人,他们连接着江南水乡自古的那一缕“仕气”,学而优则仕,也是江南传统,是江南人家的“正道”,当然他们只是一些基层官员,包括也是江南人的陈易知丈夫陆韶,都不是真正的“达官贵人”,却都是被仕途大浪裹挟而行的一员。戴正则是另一路江南“闲人”,也是自古有之的,或许只有江南的水土才能优裕地给戴正这类闲人一席快意之地。那么自古作为运河上大码头的江南古镇,商人的位置在哪里?我尝试着在一些女性人物上做了体现:我以为书中几个主要人物沈美枝、杜秋依和靳瑶骨子里都是商人思维,还有一个或许份量不够足的失败者刘晓光,从来商人和“白相人”之间,是一种摇摆的平衡。

江南水乡出美女,自古塘栖也出美女。我在小说中让一众栖镇美人出列来“摆阔”,实乃事实如此,江南美人并非空中楼阁。翻出少年时代的毕业集体照,一个个看女生,俊的很多,几乎找不出丑的。再看男生,长得歪瓜劣枣的,真是很少很少。

我们那个时代,往往美人太忙就无心用功,不管上不上大学,美人们的人生照样有比普通样貌者更多的可能性。小说中,仪态万方的栖镇美女一一登场:陈易知、刘春燕、杜秋依、沈美枝、瑶姑娘和许湘柳,河边丽人行,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命运。伴随着江南年年岁岁的风花雪月四季更替,她们是江南靳公子何才子们真正的温柔乡和梦里人。反倒是“闲人”戴正与江南美人无缘,当然也是作者故意为之的一个“指向”。

《鹊桥仙》从《收获》版到单行本,是又一段跋涉。跟一些朋友探讨过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江南尺度”——我仍然坚持,时至今日,在时代的沉浮中,江南古镇依然有那一点最后的斯文,最后的尊严,能将人物的那最低处往上抬高一寸,但我想多给中年的人物们“一些尘埃”是对的,理想本就是用来打破的,于是看过《鹊桥仙》《收获》版的读者们会发现,何易从与刘春燕有了更多的交集,以交待何易从多年来蓄积的乡愁何所寄,以及曾经的迷茫。沈美枝病后出家,受不了寺庙的生活又还俗了,陆韶不能侥幸避祸,陈易知因为人生不如意种种,最后一刻在何易从面前崩溃了,但是靳天,我依然坚持了一种飘然逸出的人生可能性,因为这里面寄托了我对江南性智慧的赞赏……

有些读者被《鹊桥仙》里的江南爱情吸引,无论是“靳湘”之放,还是“知从”之收,都不符合世道常规伦理,但小说只探讨人类心灵的可能性,并不作世俗道德判断。

三十年后,依然有一阙词呼应我在绿皮本上写到的那首秦观的词,是我远在大洋彼岸的发小即兴填的一阙《鹊桥仙-塘栖》:

廊檐走道,眠床倚靠。七孔古桥夕照。渔火幽微映水碧,依稀梦当时年少。

杨梅酒烧,枇杷膏熬。十里梅海凛笑。炊烟一缕催人归,仿佛道别来可好。

我们的江南记忆终于可以安放。我们出发时都是少年,天地悠悠,长长斯远。一停足一稍歇,一半幽梦,一半余生,需要一块惊堂木,需要青梅煮酒,阑干拍遍。

-END-

作者简介

萧耳

鹊桥仙萧耳免费读(荐书萧耳鹊桥仙)(4)

萧耳,女,作家,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为《南方周末》、《书城》、《信息时报》、《百花洲》等多家文学期刊、时尚杂志和报纸写专栏,自2000年始开始文学创作,已在《收获》《钟山》《上海文学》《大家》《小说月报》《西湖》等文学刊物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多种。

出版有长篇小说《中产阶级看月亮》、《继续向左》;文化随笔《樱花乱》、《锦灰堆 美人计》《小酒馆之歌》《女艺术家镜像》《20世纪60年代西方时尚符号》及电影文化随笔《第二性元素》、文化地理随笔《杭州往事》等。长篇小说《鹊桥仙》首发2021年《收获》长篇小说春卷,2022年6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随笔集《流光记》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相关阅读:

荐书 | 鲍坚《正是看花时节》:都是真心话

荐书 | 厚圃《拖神》:唤醒每个人心中隐藏的“神性”

荐书 | 黄德海《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试图成为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

荐书 | 李云雷《沉默的人》:从生活中自然生长的创作

荐书 | 张莉《望云而行:2021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小说里的新词与旧词

荐书 | 贾志红《人在非洲》:我想在这里当一棵树

荐书 | 牛庆国《持灯者》:诗歌是一条河流

荐书 | 王方晨《凤栖梧》:短篇小说的大作为

荐书 | 付秀莹《野望》:“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荐书 |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融入革命者身姿和灵魂的千里江山

荐书 | 艾伟《镜中》:任何艺术都是人间镜像

荐书 | 鲁敏《金色河流》:这条河来自南方

荐书 |《血脉之河的上游》:对故土乡亲的深挚感情是乡村书写中“关键的关键”

荐书 | 哲贵《仙境》:寻访仙境之旅

荐书 | 江子《回乡记》:当乡村面目日渐模糊

荐书 | 北乔《远道而来》:一切都可以肩并肩手挽手

荐书 | 《百年中国新诗编年》:原典集成、述而有作,一览中国新诗百年历程

荐书 | 周洁茹《美丽阁》:她们还是要出发

荐书 | 《且来花里听笙歌》: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

荐书 | 金铃子《例外》:诗歌之道

荐书 | 周瑄璞《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把故乡作为方法

荐书 | 散文之美,日常之光——《人生有所思:给青少年的散文读本》

编辑:邓洁舲

二审:王杨

三审:陈涛

鹊桥仙萧耳免费读(荐书萧耳鹊桥仙)(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