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从影片播放情况、内容制作以及平台发展来探讨网络电影的市场变化与趋势。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1)

来源:传媒内参(CMNC)

文/王涵

2022年,网络电影行业发展已经走到第九年。从2014年“网络电影”模式正式推出,历经初期野蛮生长时代、摸索前进、创制播映“小阳春”时期等不同阶段,走上了降本增效、精品化创作的规范化发展之路。

跨过八年之变,在网络电影发展至第九年的2022年,行业迎来发展的又一次“分水岭”,不仅有了比以往更加专业化的模式,同时在市场不断更新、变化的状态下,不断升级与进阶,呈现出了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是侧重巩固内容、提升品质的新格局。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票房分账破千万的网络电影已经有48部票房总规模8.82亿,而2021年同期破千万的影片有68部、票房总规模19.6亿,同比减少29.1%、55%。并且呈现出“爱优腾”视频平台在包容、开放的商业模式中持续发力进行差异化竞争,现象级作品集中在惊悚、武侠题材,整体盈利能力大幅回落,需继续在口碑、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创新、重建等趋势。《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从影片播放情况、内容制作以及平台发展来探讨网络电影的市场变化与趋势。

惊悚、武侠成内容“主阵地”,

各类题材呈现“脱虚向实”的迹象

根据2022年网络电影千万票房分账榜数据显示,在题材类型上,48部票房破千万的影片中,惊悚、武侠替代古装、奇幻成为新的内容“聚集地”。此外,剧情、动作题材的市场影响力较为稳定,IP改编愈加受追捧,同时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虽占比较低,但现实主义元素贯穿各类题材成常态。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2)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3)

1、惊悚题材占据榜首,热度不断

从相关数据及汇总来看,惊悚题材在2022年的网络电影榜单中占比明显,包括票房榜单排名前三位的《阴阳镇怪谈》《大蛇3:龙蛇之战》《开棺》,以及《民间怪谈录之走阴人》《重启之深渊疑冢》等。此类题材在2022年热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制作方开始重点布局于此。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4)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为国内院线电影少见的类型,视觉感官较为刺激、受众较多的惊悚题材作品在网络电影市场上备受关注也愈加活跃;二是惊悚元素适配于多元类型融合创作,在内容创新、题材融合等角度来看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2、IP改编愈加受追捧,内容创新成突破口

对于创作空间与环境较为宽松的网络电影市场来说,为了控制试错成本,通过更为详尽、细致的大数据平台中观众、市场反馈,发掘具有改编价值的IP内容或者掌握IP,能够有效降低电影改编的市场风险。

从另一角度来看,虽有受众基础和市场反馈,但IP改编、IP翻拍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对作品的要求只会更高。通过盘点2022年的IP改编作品,发现众多作品名列票房榜单之中,市场反馈较好。包括香港导演王晶执导、编剧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改编自都梁所著长篇小说《亮剑》的《亮剑:决战鬼哭谷》,鬼吹灯系列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鬼吹灯之南海归墟》,公版IP改编的《张三丰》,音乐IP改编的《依兰爱情故事》,以及自成IP系列的《大蛇3:龙蛇之战》《老板娘2无间潜行》《暴走财神3》《逃狱兄弟3》《陈翔六点半之拳王妈妈》等等。

在市场的不断成熟、大量优秀创作者的入局、观众的需求增长之下,IP化改编已不再是以往带有试探性、求生性的“蛮荒式”生长模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可以独立发掘IP,以及开展原创内容系列化、IP化的更高一级商业化模式,从而进一步带来内容作品的创作创新,或将成为网络电影内容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3、现实主义元素成链接观众“利器”

一直以来,现实主义创作被行业、市场、政策进行多次提倡,现实主义也成为各类题材故事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包括惊悚题材、玄幻题材等,而不仅仅出现在现代作品中。演变至今,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生活流”元素成为各类题材中的“必备品”,从而令观众在各式各异的故事中寻找到情感共鸣。

在现当代故事方面,包括《东北告别天团》通过一场不寻常的葬礼展现人间悲欢,在此期间发生不少趣事并牵扯出一段陈年恩怨,用小人物描绘人间烟火,抚慰人心的同时也传达出对“赎罪和原谅”的思考;《依兰爱情故事》中充分融入了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和市井气息,传递出真爱远胜于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从而将观众更好地带入这个由“穿越”引发的故事中;依据史实创作《勇士连》讲述了红四团昼夜奔袭240里,在枪林弹雨之下22名突击队员踩着13条锁链成功夺下泸定桥的故事;以及依据小说改编,截取抗日战争片段的《亮剑:决战鬼哭谷》,讲述警方与毒贩斗智斗勇将其绳之以法的《猎毒者》等等。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5)

而在惊悚、玄幻、恐怖等脱离现实的题材作品中,现实主义元素也贯穿其中。例如《阴阳镇怪谈》虽是民国恐怖诅咒故事背景,但其结合中式民俗元素,错综复杂的神鬼故事只是表象,背后展现的人性之恶才是真正内核;《大蛇3:龙蛇之战》主线虽是荒岛逃亡加巨兽争霸,但其赋予了怪兽更加人性化的情感内核,使观众的代入感得到凸显。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6)

重磅演员加盟、香港班底突进

网络电影“大融合”进行中

在题材内容之外,2022年的网络电影千万票房分账榜还传递了行业市场发展的三大新“信号”,进一步体现出网络电影虽在商业营收上直接砍半,但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未来依旧可期。

第一,演员咖位不断上升,多位知名从业者加盟其中。一直以来,影视行业存在着“看不见”的鄙视链,而网络电影则位于影视剧、院线电影之后。但根据榜单显示,众多知名演员的加入、咖位限制的打破也表明这种鄙视链正在逐渐消融。例如陈紫函主演《大蛇3:龙蛇之战》,韩栋、姜超主演的《开棺》,吴樾,柳岩主演的《张三丰》,甄子丹、古天乐、林峯、文咏珊参演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任贤齐,陈瑶主演的《烈探》,谭耀文、吴卓羲主演的《逃狱兄弟》,何泓姗主演的《依兰爱情故事》,吴刚主演的《猎毒之闪电突击》,冯绍峰、胡军、金晨主演的《青面修罗》等等。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7)

第二,不同文娱行业从业人员在网络电影中进行大融合,包括综艺、戏剧、音乐等领域。例如融合了德云社、大碗娱乐、本山传媒等喜剧娱乐王牌阵容,由喜剧、综艺节目演员崔志佳、宋晓峰、于洋、孙越、张海燕等主演的《东北告别天团》;宋晓峰、林子聪主演的《我不是酒神》融合了东北喜剧与香港喜剧的两种风格;相声演员孙越,加入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主持团的日本演员、主持人矢野浩二主演的《暴走财神3》;以及歌手、演员任贤齐主演的《烈探》,因《奇葩说》被观众喜爱的演员、主持人范湉湉参演了《蜀山传:万剑归宗》等等。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8)

第三 香港“班子”对于本土巩固、向“内”纵深的战略布局基本显露在内地市场如此多元、包容的当下,各大视频平台播出港剧、港片数量不断上升,尤其以TVB为代表的香港制作方与内地视频平台的合作愈加紧密。而对于更加侧重商业回报和利益的香港“班子”来说,投入少回报高的网络电影的确更具吸引力。其中包括爱奇艺独播,中国香港公司东方影业出品,香港演员谭耀文、吴卓羲、黄德斌、陈豪等主演的《逃狱兄弟3》;香港著名导演王晶执导、编剧,谢天华、汤镇业主演的《老板娘2无间潜行》;以及王晶执导,由甄子丹、古天、林峯、文咏珊、徐锦江、方中信、黄浩然等主演的《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等。

降本增效下逐渐向院线标准看齐

爱优腾面临更多“竞合”

结合行业发展现状,近几年国内网络电影现状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提质减量成效大;第二,平台商业模式不断优化;第三,内容创作不断出新,但瓶颈仍亟待突破。基于此,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也在2022年接连发布在分账、创作、商业合作模式等方面的新举措。

爱奇艺:提高片方分账比例,提倡“增效适本”

2022年,网络电影千万票房分账榜中爱奇艺独播、拼播作品有38部,题材涉及惊悚、动作、喜剧、悬疑、武侠等多种元素,数量占优,同时在商业模式上也在不断进阶。从2017年开启云腾计划,到2022年改革原有分账规则,推出“云影院”模式,同时搭建“青创计划”服务平台,爱奇艺现已扩展自身业务,进军“自制”和“参投”领域,而这也正是其倡导“增效适本”下的策略布局。

其中,从2022年9月起,爱奇艺决定对云影院首映模式的影片,推出阶段性的激励政策:点播分账期片方分账比例在60%的基础上,增加30%的分账激励,即在扣除渠道费后,点播分账期的片方分账比例提高到90%。大大提升的分账比例说明,爱奇艺通过不断帮助和激励片方产出更优质内容,突破网络电影票房天花板,在持续“增效”的同时带动成本的合理涨幅,从而实现内容精品化、商业模式精准化的良性循环。

优酷:推出内容和营销奖励计划,加速标准化体系建立

自2022年开年以来,共有15部进入分账金额千万量级的网络电影在优酷平台播出,其中参与制作作品有《大蛇3:龙蛇之战》《烈探》《勇士连》。题材内容主要侧重剧情、惊悚、动作这三大类型,依旧更为偏向“硬汉”气质,符合平台在网络电影内容布局上的主要受众定位。

在商业模式的升级上,优酷在2022年8月起正式取消网络电影B级项目合作,推出“IP系列化内容奖励计划”,鼓励优质IP内容持续生产,以及“营销有效性奖励计划”。基于搜索指数来评判营销的有效性,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营销目标、把控营销预算、规划营销周期、选择营销渠道,从而实现激励营销专业性、有效性提升的发展目标,达到促进行业内容品质提升和加速营销标准化体系建立,打造影视从业者“发电站”、培育行业新力量的发展布局。

腾讯视频:给予内容激励奖金,题材细分着重四大赛道

腾讯视频在2022年网络电影发展中的布局主要分为两大举措:一方面将以题材评估、类型定位引导、制作资源整合、用户画像反哺、深入营销及资源保障等方式给予创作内容支持,一方面对动作、东方幻想、喜剧及创新赛道给予内容激励奖金。

具体实施上,腾讯视频根据用户题材喜好及市场升级现状,通过“从用户身上找灵感”“善用新工具,多劳多得”等实践经验,对用户兴趣点进行重点传播,使影片持续保持较高的热度,实现用户的破圈层触达、提升营销效率。同时,在2022年9月推出网络电影内容激励计划,以票房和口碑指数为考核标准,对评选的题材内容进行细分,着重于动作、喜剧、东方幻想、创新这四大赛道,奖励每个赛道的TOP2。根据2022年网络电影千万票房分账榜显示,腾讯视频共有28部作品在位,其中自制且独播影片有《东北告别天团》《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9)

通过复盘发现,各大平台的分账模式、营销模式、激励模式不断升级,都以下沉市场的核心布局为基石,以图摆脱口碑困境,实现更加注重内容品质,逐步向院线电影标准看齐的发展进程。

同时,三大视频平台在网络电影行业中的内容与商业布局,可以发现在精细化和差异化的排播运营之外,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自制、独播影片数量进一步“缩水”,以拼播为形式的合作共赢成为新关键词。其中爱奇艺独播作品有12部,占比31.6%;优酷独播且自制作品2部,参与制作1部,占比20%;腾讯视频独播且自制作品2部,其余独播作品4部,占比21.4%。这不仅扭转了往年视频平台在网络电影方面以独播为主流的态势,也再次说明平台降本增效战略布局的急迫性、有效性。

口碑、内容、商业发展曲线下降

“增效适本”进一步盘活市场

在内容题材不断填补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继续融合向上、平台激励秩序愈加规范的情况下,网络电影在2022年可谓是跨过了艰难的八年之变,上升之势显而易见。但在另一方面,弊端与问题也在逐渐暴露,仍然亟需做出改变。

首先,在口碑方面,豆瓣评分依旧普遍较低,达到及格线水平的作品仍占少数。根据2022年网络电影千万票房分账榜汇总显示,作品的豆瓣平均分为4.8分,其中超过6分的作品仅有4部,分别是喜剧剧情的《东北告别天团》,犯罪题材的《目中无人》,悬疑题材的《山村狐妻》以及主旋律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因此,网络电影“短平快”的特点是一把“双刃剑”,行业仍需在内容创新、制作水准等方面上进行提升。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10)

其次,在精品化的市场、行业需求下,作品制作水准随之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成本增加,从而需要继续降本增效、提质减量。实际上,对于网络电影的精品化发展来说,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因此“增效”则更应成为侧重的方向。一方面,平台通过更加精细化的受众数据分析、内容创作平台搭建等举措进行作品与市场的进一步匹配;另一方面,影视制作出品方需在挖掘优秀内容创作人才、注重内容品质、提高拍摄效率、拓宽多元化的发行模式等维度进行提升,以此缩小成本在收益中的占比,助力网络电影“降本增效”。

第三,头部效能显著,但仍需要更多腰部、尾部公司进一步“盘活”市场。与其他类型创作内容不同,在网络电影行业八年的变幻与洗牌中,以淘梦、奇树有鱼、众乐乐影视、新片场影业、精鹰传媒、中广天择传媒等为代表的头部、肩部公司显得更为强势,也一直处于开拓者、深耕者、引领者的角色,虽各有特色,垄断市场的趋势明显。但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行业依旧需要后继者、创新者等“新鲜血液”涌入,或将进一步“盘活”市场,带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新突破。

总的来说,在2022年,从主管部门到视频平台再到主流业界,都给予了网络电影行业极大的引导、扶持和关注。放眼未来,网络电影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加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市场优秀人才的聚集以及资本的投入这四大方面均在稳步提升,更令大众期待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1月网络电影市场最全分析报告(2022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11)

,